如果拒绝烧钱,2016的母婴电商怎样破茧重生?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母婴电商在2015年相继融资完毕。弹药充足,自然要打个痛快!价格战就这样拉开了帏幕,那依靠资本注入进行烧钱大战究竟打出了什么?

——喜闻乐见的消费者,以及不温不火的忠诚度。

在一场烧钱大战里,赢家会是谁?

自然是钱多的。 

相信这并非那些拒绝成为巨头附属品们的垂直电商运营者们所希望看到的局面,仅仅依靠烧钱短时间也没法把对手耗死,似乎也无法杀出重围。

笔者想表达的观点很简单:能够战胜微博的,绝对不是另一个微博。同理,能够跳出烧钱窘境的,也绝对不是另一个风险投资人。

如果拒绝烧钱,母婴电商能否破茧重生?

   除了价格补贴,垂直电商还能提供更多 

对于现阶段的消费者来说,大部分群体依然会选择天猫京东当当等“公知”电商品牌,对于母婴类垂直电商来说,依然不具备和巨头们“抢人头”的优势。 

巨头自然有得天独厚的流量优势,但是对于细化品类的聚焦程度和资源投入往往占比不高。

换言之,巨头的优势仅仅在于流量和依靠批量采购建立的成熟供应链,但是他们真的懂一个母亲的需求吗? 

未必。

而这恰恰映射出母婴垂直电商活下来的几个契机。

   契机一:让SNS营销继续完成人性化升级  

  首先,笔者想提一下 蜜芽宝贝 。 

  记得蜜芽接受 百度 1.5亿美元投资时,创始人刘楠说:“我选择百度很多人看不懂,说商品类的搜索在百度已经基本没什么红利了,电商流量已经被阿里和京东劫持了。但是,宝宝妈妈不光是搜索商品,她是搜解决方案的。比如搜宝宝吐奶怎么办?宝宝不喝奶瓶怎么办?有大量知识体系的东西,这在百度是有巨大流量的。所以我不光看重百度的钱,还希望能够凭借百度的知识类的流量,把蜜芽做得更强壮。” 

时至今日,刘楠的一番话仍然可以给每个母婴垂直电商从业者一些启发。 

笔者相信,真正将心比心的SNS营销才是未来企业存活的关键,而不是浮于表面,刷个流量,刷个百度收录,在文章里植入个品牌名称的肤浅行为。 

  就目前百度知道、 知乎 等渠道有关母婴话题的互动已经不少,但是不难发现,在育儿这个过程里,仍然有太多太多细碎的问题需要有人站出来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 

哪家企业可以真正站在为人父母的角度去把这些细节做好,自然会被消费者视为真正的粉丝和英雄。

1 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