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一个月拜访10家互联网公司 我眼中的“互联网” 世界正在翻页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潘石屹:一个月拜访10家互联网公司 我眼中的“互联网” 世界正在翻页

“我开始有一种恐惧。世界正在翻页,而如果我还不够好奇和好学,我会像一只蚂蚁被压在过去的一页里,似乎看见的还是那样的天和地,那些字。而真的世界与你无关。”这来自央视名主持人张泉灵在朋友圈引起热转的“辞职日记”。

互联网和创业的浪潮深刻改变着传统世界,而传统世界的人们或者在努力靠近,或者在行业里坚守。

   潘石屹 是努力以他略带传统的风格向互联网和创业靠近的一类人。他试图用地产商的智慧找到互联网和房地产新的盈利点。

  当然, 潘石屹 的兴趣也在发生变化。以前,潘石屹在公众场合喜欢提及的人物是 任志强 。但现在,他喜欢谈的是他拜访的一个又一个互联网企业家。互联网一些新的生产方式在感染着他。在看到马克· 扎克伯格 跟工程师在一起的办公桌后,他甚至每每回到自己偌大的办公室都略觉不安。

   互联网与创业

张泉灵在她的辞职日记中,采用了一个物理学比喻来表达互联网创业所带给传统世界的冲击。

“一群金鱼被养在圆形玻璃鱼缸里,它们看到的世界和我们所处的世界,哪个更真实?在金鱼的世界里,由于光在进入水时发生了折射,在我们看来做直线运动的一个不受外力影响的物体,在金鱼的眼中就是沿着曲线运动的。而如果金鱼足够聪明,那么,金鱼也可以在它们的世界里总结出一套物理学规律。虽然,这样的规律对于金鱼缸外的我们来说,根本就是胡说。但是,问题来了,我们怎么知道,我们不在一个更大的我们没有观察到的圆形金鱼缸里呢?”

潘石屹就是传统行业中想要看到金鱼缸世界里的人。他曾经给自己定下一个任务,一个月拜访10家互联网公司。他在试图用他“与人为善”地产商的风格接触互联网。

潘石屹看到互联网创业的另一面积极意义是,它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更加合理。

“我最深的一个体会就是,我们创业的年代,绝大多数下海的人都是靠关系,倒卖批文,钢材有批文、水泥有批文、铝合金有批文。今天再看互联网创业,比当年创业就公平得多。无论你爸是干什么的,你做个APP、做个网页都看不出来。这是我对互联网创业一个特别积极的看法。”

  而去年9月份到Facebook的参观令他印象深刻。“第一,中国人到Facebook特别多,从同济、复旦、清华大学毕业的,至少有一半中国人;第二,马克· 扎克伯格 身家也有几百亿美金,可他的办公室就跟工程师在一起。我还到他的办公桌上专门照了照片,就他的办公桌乱,其他工程师反而不乱;第三是,马克·扎克伯格的生活非常俭朴,平时多半以三明治为主。”

潘石屹认为,这就是互联网的文化和风格,而这些让身为传统地产商的他倍感压力。尽管移动3Q目前在国内已经在共享办公领域有着重要的市场地位,但他认为,真正的业务转型,仍然面临很大挑战。

“首先是思想观念上的挑战,你适应不了形势的变化。我从头到尾参观了近300家互联网企业,包括国内和外国的。传统企业都是一人一个大办公台,互联网企业的桌子都是1.2m、1.5m,挤得满满的;传统企业的人(在办公室)有看报纸的、喝茶的都吊儿郎当,互联网企业都是忙活着编程序的,气氛不一样。在互联网企业,老板基本上没有一个固定办公室,就是这里坐一会儿,那里坐一会儿,这个会议室坐一会儿,那个会议室坐一会儿。传统企业总裁、副总裁、部门经理的办公室,各自配置多大的办公室都很有讲究,你说都去讲究这些东西了,还有什么办公效率呢?”

  潘石屹说,他在努力让 SOHO中国 更像一个互联网企业。尽管他的办公室还没有搬出来,但每次参观回来,他都开始感到自己不应该坐在那里,否则就会觉得特别传统。

   互联网的批判

  潘石屹身边的好多朋友同时也在批判互联网思维,批判创业、创新,认为那都是瞎胡闹。他的好朋友 任志强 便是对“互联网”抱以批判态度的一类。

在去年望京SOHO开放日的一天,潘石屹也曾邀请任志强来参观其创新产品移动3Q。参观后,任志强总结说,互联网的目的就是用最简单的办法提高效率,提供各种服务,把人变傻。

潘石屹也并非全部认同互联网思维。

比如,在他看来,如果要做成事情,就要与人为善。“要跟所有的人交朋友。这不光是我的价值观,而且在今天这个时代,你要能够做成事情,千万不要觉得天底下的生意、好处全是你一个人的,要跟更多的人去团结合作,包括同行。”

而互联网企业家每天各种“打架”的风格,在他看来,则“比较幼稚”。他将其归结为他们“太年轻”。

另外,他认为传统企业如果要转变成互联网企业,也不能学习“烧钱”的风格。他认为,“烧钱就相当于在外面用剪刀剪下一束花,插在花瓶里,好看,但一个星期以后就干成柴火了。但哪怕是你拿着苗,只要它有根,栽在花盆里就会越长越大,千万不能够烧钱。我们别的观念要向互联网学习,可是烧钱的观念,我总觉得是不对的,不能学习。”

  如果从传统地产商转型的角度评价,潘石屹认为 SOHO中国 是成功的。因为SOHO中国“安全、平稳地持有北京、上海最繁华位置100多万平方米的办公楼,并且净负债率只有25%”。

按照潘石屹的计划,到2017年,SOHO移动3Q将有十万个座位,它的租金收入会远远超过传统办公楼租赁收入。

SOHO 3Q对于互联网的探索远不止于此。为了加快互联网转型,SOHO中国调整组织架构,成立了一个全新的部门SOHO LAB(SOHO实验室),以此来加强互联网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今年10月,3Q还将推出“众包模式”,即全面实现互联网化销售,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成为SOHO 3Q的销售员,只要订单完成,就可以获得相应的佣金。

潘石屹认为,共享经济一定是发展趋势,自己占有一亩三分地,用围墙围起来,这种经济方式已经过时。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投资界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