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们再战IPO:还借什么壳?我们有身份了!
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而在教育类公司梦想清单中,就有上市一项。
但梦想和现实之间是有距离的。
2006年9月7日, 新东方 登陆纳斯达克,开启了教育行业海外上市浪潮;
2014年7月9日, 新南洋 (600661.SH)获证监会批准将 昂立教育 收入囊中,A股首只教育产业股诞生;
2014年7月24日, 华图教育 成为早期登陆新三板的教育公司之一…
是的,基本上耳熟能详的教育公司都往资本市场上靠了。
在资本的诱惑及自身诉求双驱动下,教育类公司们争抢着搭乘资本列车的车票。
从已有的案例来看,在法律地位尴尬、自身质地、监管严、多次冲击A股失败等大背景下,为了省时省力,不少教育类公司采用借壳、收购等资产重组等方式曲线登陆资本市场,还有的,瞧上了门槛较低,同样可以融资圈钱的新三板市场。
据富姐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5月26日,挂牌新三板的教育公司总计89家,其中不乏 颂大教育 、 华图教育 等业内翘楚。
然而屁股还没坐热,新一轮动作又要开始了,比如屡试不爽的华图教育。
2017年5月26日,华图教育发布公告称,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并在 上海证券 交易所上市的议案》。
这是华图教育五年四战IPO,也是时隔五年后再次选择IPO。
有人说,这个决定来得真突然,距最近一次借壳失败不过十来天。
但是,站在资本市场的大门口,不到最后,总归不甘心。
「 走,组团上市去 」
在瞎逼逼之前,富姐先给大家介绍下新三板教育挂牌公司情况做个大致介绍。
剔除6家还未发布2016年财报,从83家教育挂牌公司来看,大体呈现业绩成长性较好态势。东财choice显示:
1、共21家教育挂牌公司面临亏损局面,占比25%;
2、净利润有所增长的教育挂牌公司达49家,占比59%;
3、有11家教育挂牌公司净利超3000万元。其中华图教育更是以净利润3.56亿元拔得头筹,俨然入围新三板盈利大户圈;
4、从二级市场流动性来看,仅有31只个股有交易记录,占比35%;
5、有43家教育挂牌公司有融资行为,其中颂大教育更是完成了三次融资。来看融资总额方面,华图教育以募集总额8.8亿元位列榜首。这成绩,放在万家挂牌公司中还是算不错的。
但,这远远满足不了众多大体量的教育公司的梦想和野心。
于是,越来越多的教育挂牌公司开始转战IPO,或者挂起停牌筹备资产重组一牌。
东财choice显示,截至2017年5月27日,共有5家教育挂牌公司正接受IPO辅导,分别是 佳一教育 、 行动教育 、 嘉达早教 、颂大教育、 亿童文教 。
另外,龙门教育正停牌筹备被上市公司 科斯伍德 (300192.SZ)收购事项,而华图教育继停牌筹备借壳 扬子新材 失败后将再次冲刺IPO。
在通往资本道路上,华图教育可谓越战越勇。算下来,这已是华图教育五年四战A股。富姐给各位简单罗列一下时间节点:
1、2012年10月,华图教育启动了IPO辅导备案,但由于IPO审核暂缓,华图教育IPO就此搁置;
2、2015年2月,华图教育打算借壳ST新都。不到4个月时间,即6月16日,华图教育宣布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ST新都2014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其二,ST新都于6月2日又被深交所出具监管函,涉及公司违规担保和信披不及时;
3、2017年2月10日,华图教育打算用换股的方式借壳扬子新材,但在5月10日,扬子新材发公告称,因华图教育股东未能就业绩补偿事宜达成一致,致使本次交易无法继续进行,故终止此次重大资产重组。借壳再次告吹。
梦想还是要有的,说不定哪天就实现了,特别是在IPO加速大背景下,所以华图教育第四次冲击A股结果值得期待。
「 IPO财务标准完全不在话下 」
大致情况巴拉完了,在新三板上的优质教育公司还是不少的,但够格冲击IPO吗?
碍于篇幅,富姐直接挑选拟IPO教育类挂牌公司来做个小测试。
富姐直接挑选创业板两大重要指标,以扣非净利润3000万元,平均复合增长率超30%来作为参考标的。
这里或有人问,现在不是有很多亏损企业都能成功过会了吗?这3000万参考价值不高啊。
这个说法不全面,富姐给个数据,2017年伊始至今,净利润在3000以下IPO被否有7家,占比29.17%。所以3000万元警戒线还是值得关注的,况且证监会在审核IPO企业质量更为严格,近期表现尤为明显。
1、佳一教育:2015年、2016年分别录得净利润1331.24万元、1888.68万元;2014-2016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46.8%;
2、行动教育:2015年、2016年分别录得净利润1677.17万元、3842.01万元;2015-2016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65.9%;(2014年无数据)
3、颂大教育:2015年、2016年分别录得净利润3046.35万元、4296.41万元;2014-2016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127.17%;
4、亿童文教:2015年、2016年分别录得净利润8867.08万元、1.16亿元;2014-2016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38.4%;
5、华图教育(还未辅导):2015年、2016年分别录得净利润2.08亿元、3.53亿元;2014-2016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67.5%;
6、 嘉达早教 :2016年财报还未公布。
剔除嘉达早教,其余教育挂牌公司极大部分表现出不错的业绩成长成长性,盈利水平也较高,甚至可以说,这些公司放在过去一两年申报IPO也有一定的把握,但为什么近年来站在IPO门口的教育类公司少之甚少呢?
「 还借什么壳 我们有身份了 」
从教育类公司过往来看,早期折戟IPO教育类公司不在少数,反而曲线上市更受教育公司们待见。
比如 学大教育 被 银润投资 收购、 昂立教育 被新南洋收购。不过就目前而言,曲线上市这条路也越来越不好走了;
比如华图教育借壳上市公司新都安及扬子新材失败;
比如启德教育终止被上市公司四通股份重组;
再比如新通教育终止借道上市公司 保龄宝 。
单从终止原因来看,多数是业绩补偿没谈拢或内部条件不达标等,但不可以忽视的是,前不久证监会发布了重组新规,对借壳事项有了更为严格的规定,这或产生一定影响。
或有人问,为什么教育资产在坦荡荡的IPO之路会走不通?
1、教育资产“身份”很尴尬;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法律对教育行业的定义。
从1997年10月1日《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支持民营资本进入教育行业,2003年《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出资人可在民办学校扣除国家有关规定必需费用后提取合理的回报,再到2013年修改后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少数地区可注册经营性的民办培训机构。
在这过程中,教育资产法律地位在逐步确立,但一直以来教育资产被法律定义为公益性、非营利性机构。
这也让不少IPO心切的教育类公司颇为无奈。上市有个硬性标准,就是得有盈利性。
不过,这一问题或在近期迎来破冰。
《民办教育促进法》在2016年得以修订,并在第十九条规定:民办学校的举办者这才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
这也就意味着,民办教育可具备营利性,这样一来就直接扫清了民营资本进入资本市场最大的法律障碍。
需要补充的是,这一条修订将于2017年9月1日实施,也就是说还有几个月的时间。
看回教育挂牌公司上市辅导时间,除了嘉达早教于2016年6月8日接受上市辅导,其余的均在2017年之后接受辅导。按照辅导一般时长4-6个月来算,只有佳一教育、行动教育可以赶上《民促法》修订的施行。
富姐只是做个简单的推算,没有考虑其中的细节。
伴随今年9月新版《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落地,教育资产证券化速度或有望进一步提升。
2、外资处境也很尴尬;
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中,对外资作出了投资限制,比如在义务制教育领域就禁止外国投资者进入,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学前教育要求外国投资者须为有相关经验和资格的外国教育机构且限于中外合作、中方主导。
但是,不少外资风投在教育公司发展早期就进入,比如 新东方 , 好未来 等。不排除外资股东对教育资产IPO产生一定影响。
3、招生广告水分多;
近年来教育机构抢生源大戏频频上演,不惜加入夸大公司规模、推高收入规模等虚假指标。不排除发审会会就此对教育类公司进行一轮盘问。
随着IPO加速、行业法律地位逐步确立,未来或有越来越多的教育资产直接通过IPO登陆A股市场,而在海外上市的教育公司可能也会回归拥抱大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