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国敏:中国未来35年将会有更多的新的投资机会
2017年11月22日,第十届中国中部(湖北)创业投资大会盛大召开,作为第十届中国武汉金融博览会的专题活动之一,本次大会由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政府和武汉市政府联合主办,科技部火炬中心、湖北省科技厅和 清科集团 等单位承办。
大会以“创投新机遇 发展新动能”为主题,旨在探索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新模式,探讨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在新经济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发展态势等热点问题,吸引更多投资机构生根湖北、投资中部、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面向企业成长全周期的投资链条,搭建各类投资机构与创业创新企业对接平台,促进资本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流动。
会上华盖医疗基金董事总经理施国敏以“脱虚向实、产业升级的投资机会”为主题发表了演讲,现场实录如下:
大家好!非常高兴来到武汉,最近来武汉非常多,上周来过一次,上两周也来过,这边的项目越来越多,整个中部项目数也多,经济变得更强了。今天我的主题听起来有点大,“脱虚向实、产业升级的投资机会”。但是我希望通过短短15—20分时间给大家带来一些概念或者数据,让大家有初步的印象,接下来我会通过数据和过往发生的事跟大家分享。
提到产业升级,就会想到在产业和经济里面重大的全球格局变化以及国内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这对投资以及实实在在为企业服务是有所帮助的,这张图来自于华盛顿邮报,这张图是英国经济学家参考麦肯锡的数据做的全球在过去2000年以来整个经济中心的演变史。在公元1000年左右中国的宋朝第三个皇帝宋真宗的年代,在那个时候,宋朝经济实力按照GDP当时等价物的水平排在全球最顶端的位置。
当时宋朝经济非常繁荣,除了经济之外,政治体制和科举、宗教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当时全球经济体里面,当时的中国占了非常大的经济份额。当时印度也是经济体相对比较高点,1000年左右整个中国和印度,亚洲地区在全球是非常大的位置,整个经济变迁在过去2000年有趋势线,一个是逐渐往西移,在18世纪60年代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代表的英国带动整个欧洲经济体的兴起,整个世界经济中心GDP的迁徙到了英国,也是为日后英国在全球进行扩张打下了很重要基础。
再随着时间推移到1950年,也就是二战结束以后,美国由于各方面人才、经济以及其他技术方面的吸引力和储备,成为新一轮的经济中心,但是这是第一条上面列的黑的线,后来美国有了一条新的折返这条线,到2000年左右逐渐经济中心在往亚洲转移,根据麦肯锡当时的预测到2025年左右,整个世界经济中心又会重新回到东方,但是他说这个东方不完完全全是中国,可以稍北一点。
其实个人觉得,从目前中国经济形势和增长发展来看,完完全全有可能不是向北,可能就是往下。前几天,跟几个外资药企朋友在聊,很多外企在中国目前实际压力是非常大的,无论是药品生产还是企业生产,乃至于医疗产业之外的其他制造业。当然也有一些外企本身也做的非常不错,但是中间出现分化的现状。
全球经济的变迁大概是过去2000年,如果把2000年缩短,中国过去的这35年以及中国未来35年,其实也有大的经济变化路线图,一是随着海归不断回到国内,沿海经济带不断起来了,除了沿海经济带,另外有两条经济带。
一个是长江经济带,围绕湖北长江中下游到上游,整个产业在过去几年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无论是母基金和产业,还是在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在武汉做的投资,其实这个里面有很多机会。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经济带,国家大力推广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 陆地 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个决定了接下来几十年,整个增长趋势。
过去35年中国大概发生了什么?首先是在过去35年,中国整个经济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培养大概6亿中产阶级的群体,高品质消费主导新的需求不断在形成,从2014年开始到往后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新的35年可能会带来更多新的机会,这些机会主要驱动力主要三个方面:一是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到今天为止中国城镇化率早就超过50%,城镇化带来的增长潜力非常巨大,很多以前是城乡结合部的,但是随着城镇化深度不断加深里面产生了很多消费、房产、医疗、新兴服务机构非常多。二是人均收入的增长。人均收入如果在2000美金以下,其实很多需求是不会去想的,但是如果人均收入不断增长、新的结构性需求就会产生,同时新经济的动能带来另外一个增长。
基于这三个驱动因素在未来中国不会像以前那么超高速增长,但是应该会是比较稳定相对比较快的增长,稳定会保持比较长的时间,相对比全球其他国家经济体高很多,过去35年整个增长8.5%—11.5%的区间段,但是如果是未来35年,应该是6.5%到8.5%的区间段,这个区间段是下降的,所谓加速就是下降,但是它的增长其实还是在不断增长,另外整个产业结构也是在不断调整,过往是以制造业消费推动构成国家消费体系,未来服务业会增加得更多,当然服务业包括医疗、文化、教育等等。
在刚刚过去十九大报告里面提出目前中国主要矛盾转变了,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如果套用到投资和产业,应该是说投资人对不断增长的优质项目的需求,和优质项目对价值投资人的,这种不断苛求需求之间的矛盾不充分不平衡,中间的匹配还是需要更多的沟通。
因为现在很多公司的退出,主要还是希望能够在 中国资本 市场能够得到退出,无论是主板还是未来潜在的三板,它从2015年5000点A股到现在的2000点左右,这个里面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无论是估值体系,还是对一级市场融资影响非常非常大。
但是在这种压力情况下,其实还是有很多结构性机会,提到产业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中国目前的第三产业的占比大概在2015年时达到只有51%,相当于就是德国在上世纪70年代的水平51%。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未来的机会是非常多的,我们并不一定要快速超越美国,但是这蕴含着机会。如果我们去深度挖掘目标,我们看一个项目,这个项目美国的对标比例是多少,一定程度上不完全对,但是可以参考,为什么说不完全对,因为很多中国的需求很多是满足过的,而国外的占比非常少,而美国是一个全球供应市场。
最开始提到GDP和人均水平的增长,中国比较多的比例中产阶级人群消费,为未来储备了很强大的消费后备,从收入水平和文化差异来看,如果按年龄段区分有老年、青年和中年,老年人的需求,可能更多是在医疗、健康、理财等等,他们是在资产达到了 高峰 时,对健康需求更多一点。
80后更多是对房产、汽车需求多一点,90后完全不太一样,他们更多是实实在在的对动漫、文化娱乐,给自己带来身心快乐方面投入会更多一点,但是每一个领域确实有不同的机会。在这种机会下,其实市场竞争是非常厉害的,2016年大概资本市场募资,股权投资一级市场是超过1万亿的,这仅仅是说纳入统计口径的,其实还有一些没有纳入统计口径,这个背后数字远远超过1万亿。
新募集的基金数量在2438支,除了1万亿2438支以外,一级市场的募资已经超过二级市场的募资,也充分反映一级市场的火热。现在从业人员刚刚提到有接近100万,也是非常吃惊的,太多人涌入这个行业,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的人。
除此之外如果再去看细分行业,在细分行业专业性的基金很多,无论是专业化的直接融资投资基金,专业化的母基金也已经开始出现,仅仅是医疗2015年、2016年有超过100支医疗基金在从事股权投资的事,而且只是统计的,加上未统计至少有两三百支,但是目前专业的比例还是比较,免得未来会面临一定的挑战。
再者提到转型,提到中国过去这十年。这十年确实非常有意思,回顾这十年和今年的变化,从投资角度结合产业过去的十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看富豪100榜和1000榜,过去十年绝大部分产生于房地产行业,所以在这个里面投资是非常多的,产生的富豪也非常多。
就像开始提到的到人均GDP能够超过8千美金的时候,人民的需求发生了更多的变化,不仅是有基本的需求,而是更多层次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新需求,医疗、文化、TMT这三个板块相对应是最重要的三个板块,而这三个板块目前也是目前 华盖资本 最重要的三个板块。
同时,VC、PE专业化趋势是越来越细分、越来越专业,以前有很多基金有综合的投资公司,有两三个人或者有几个人看医疗,但是同时还在看消费,或者是说他有一两个人团队是专注的,但是目前专业化基金也越来越多,还有一点外资基金和内资基金的变化。
当一个地区的经济体量上升吸引投资人的时候,往往是说外资带来优秀经验的基金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间上能够带来优势的,无论去看美国市场还是中国市场,外地区的基金可能在前期的五年、十年,货币比较长时间有优势,但是从长期来看,肯定是本土本地的基金优势会更明显。
中国目前如果有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同时使用,可能在这个阶段机会多一点,但是更长远是人民币基金带来的优势多一点,如果一定要说投资机会在哪里?哪里有基础哪里就有投资方向,有很多充分性的机会里面,也会有很多内容是意想不到的。前面提了产业的变迁,大概的数字给大家一个概念,分析一个产业和具体公司如果有宏观的概念可能会对思考有更多的帮助。
二、投资与机会,以医疗和文化领域。
医疗在过去十年的变迁史。我们都说医疗是黄金十年,每一年都在说黄金十年,整个中国医疗的增长速度是在20%—30%,如果到2015年到2020年速度是15%,区间下滑速度非常快,增长也非常快,因为基数非常好,增长一直超过人均GDP的增长,另外超过全球增长。
同时要注意到一点在中国、医疗器械、医疗服务,过去十年医疗行业的变化,无论从机构数量的增长,还是从机构类型的演变也好都发生了很多变化,投资的重点也从过去的医药传统化学仿制药,转变到现在创新为首的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的创新,资金的类型也是变得十分丰富,上市公司数量变得非常多,2009年之前中国医疗健康上市公司只有100多家,现在已经200多家,很快就要达到300家。
医疗行业未来的整个三大趋势:一是创新。创新无论从政策上还是产业支持上,这两年国家药监局以及其他政府部门培育的支持是非常非常大的,能够非常落地的。二是融合。在这些创新的过程中有些公司要把握住机会。三是并购。并购其实在过去几年,已经发生很多大家看得到的机会,未来仍然是很重要的趋势。
为什么说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要服务未来更多的机会,这个细分行业增长速度是超过医疗平均行业,生物医药全球卖的最好的药大概有7个左右是生物医药,而中国卖得最好的药是葡萄糖输液、抗生素,未来趋势是有很大的变化,未来生物医药创新带来的机会,能够给市场的认可和机会是非常大的。
如果从整个中国临床生物药渗透比例看,目前只占个位数,国际接近30—40%,另外生物医药的基础、研发水平和技术实力比以前高很多,同时有些临床效果还不错,所以基于这样的基础看了很多生物医药公司,前期投了一些创新药、化学药、生物药、单抗,陆陆续续投了一些项目,医疗器械和服务大致逻辑有点类似,但不一样。
文化行业,文化这个行业也是比GDP要跑赢实体经济的,当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一点偏虚,有一点偏实,从今年开始往后的文化也会出现新的变化,而不能说单纯只是一些电影、电视,单纯电视、电影文化投资资金压力是很大,单纯好的电视和电影跑出来的机会还是少的,有很多不靠谱项目。
华盖资本是前期储备了很多电影电视相关投资,二期基金要做更多股权相关的,优质的内容生产在文化领域是有更多机会,包括本身源头的投顾内容生产和运营公司以及相关的影视链,这里面文化、内容深度结合会产生更多机会,这些深度的结合不仅仅是虚的,可能是更实在的,结合新媒体、新体验、新科技,新体验有很多线下的娱乐、线下的亲子、冬天滑雪等等比较有特色的文化,以及新的科技像AR、VR以及人工智能带来文化的机会未来会有更多。
除了在这三个内容和媒体体验科技结合的方面,文化还会结合布局产业链的完整,另外是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和上市公司的对接,这个逻辑其实比较类似,无论是文化还是医疗,华盖医疗基金有30个LP都是上市公司,文化也好也有上市公司,这样跟未来产业合作乃至资本市场的退出,都有很多更充分和更丰富的退出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