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生网上求职被骗传销身亡,招聘网站乱象久矣!
23岁的李文星死了。
他刚从985高校东北大学毕业没多久,是个背负全家希望的山东农村学子。
两个月前,在接受那份从招聘网站上发来的offer时,他还跟 妈妈说 ,他先去天津试试看,如果工作不行,他就会回家。
两个月后,他的家人等来警方打来的电话,他们说,在天津静安区一处水塘,发现了一具已经泡烂的尸体,身上有李文星的身份证……
一封“死亡请柬”
去之前已怀疑是“传销”
这几日,一篇《求职少年李文星之死》被朋友们转发。不忍卒读,文章介绍了李文星从求职走向死亡的两个月。
文章交待了他生前的经历:
5月15日,李文星在招聘平台上发送 简历 。
5月19日,收到聘用通知函。
5月20日,从北京前往天津入职。去之前,他警惕地跟朋友说:“我怕是传销。”但是找工作的焦虑还是驱使他去了。
5月到7月,从不借钱的他向朋友借了3次钱,但当妹妹和朋友提出要去看他时,他找各种理由推辞了。期间他们多用微信交流,这2个月没人见过他。
7月8日,他给母亲打最后一个电话说:“谁打电话要钱你们都别给”。
7月14日,一具已经腐烂的尸体在天津静海区一处水塘被发现。
根据警方的官方通报,根据尸体所携带的传销笔记等物证,警方分析其极有可能误入了传销组织。
在招聘网发“假”信息
轻松过关并收到应聘简历
5月,李文星是在Boss直聘网站上投递的简历,他很快收到了一家名为“科蓝”的上市公司打来的电话。而经自媒体“芥末堆”查证,这家公司确实存在,但所有跟李文星联系的人,都在该公司查无此人。
为什么在Boss直聘平台上,这样冒充身份的信息,可以被通过?
有记者也展开调查:
7月26日,芥末堆记者同样以科蓝公司市场主管的名义发布一则招聘时,平台不用任何审核,在很短时间内便通过。
让记者可以直接和应聘人沟通, 在发布不到10分钟内,就收到了18个求职者的求职意向;
8月3日,南都记者以化名“李小冰”注册BOSS直聘成为深圳某知名互联网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并发布工作地点位于四川成都的“产品经理”一职,中间一路畅通,没有任何资料审核要求。 而在“产品经理”一职发出之后,3分钟不到的时间内,南都记者便开始收到简 ……
招聘平台作为对接招聘者和求职者的平台,却对企业招聘者“无审核”、“无门槛”,或许是导致虚假信息得以发布的原因,也让李文星走上了受骗的第一步。
李文星之死引起热议后,一位知乎网友直呼:天津的传销太多,招聘网站的假信息也不少。
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中,某大数据人力资源公司 合伙人 刘先生透露,造假是招聘网站公开的密码。
“网站对招聘企业的审核完全依赖营业执照,但是可以提供复印件甚至是照片,给造假者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和漏洞。如果通过某种渠道去办理假的营业执照,基本也不会有平台去查你的真实性。”
前公关经理发“公开信”
披露网站“商务绑架市场”
听闻李文星之死后,曾担任过Boss直聘华东市场公关经理的朱利安,也对外发布《致李文星母亲的一封信》,阐述了自己所知的Boss直聘网站的“运营内幕”:
1. 在信中,朱利安披露,传统的人才招聘网站,说到底就是一个卖C端客户简历给B端客户的公司。因为商务销售目标,商务绑架市场的情况早就存在;
2. 对于企业资质的审核,招聘网站主要有三道,但是网站的审核人员既为“裁判员又是运动员”, 他们要审核信息真实性,但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广告收入:
第一道审核是企业自主的登记。 此阶段由北京运营总部仅负责收集信息,因为总部没有甄别全国如此多的城市中如此庞大的企业资质登记信息的处理能力。
第二道审核来自于本地区的销售人员。 他们具有审核企业资质的权力,但大部分时候仅有完成销售工具达成其KPI的义务,他们获取企业信息的方式大部分仅限于网络;
第三道审核,把关人是本地区的商务总监、城市经理。虽然是审核的最后一关,但也是地区销售业绩的直接获利者 ,因此其审核资质的注意力集中于该企业的发展程度,能否给平台支付付费工具从而带来足够的广告收入。
如果上述的情况属实,这意味着招聘网站上的三道审核看似多,但都从企业和自身销售任务角度出发,没有一道是站在求职者的角度去把关。
李文星事件后,Boss直聘创始人、CEO 赵鹏 对此迅速回应: “我们意识到自2015年初以来,平台执行的“只发一个职位,资料合规,可以先发;不触发举报,可以招聘”这一机制,存在很大的问题。不能及时更新这个策略,是我们的问题。教训很惨痛。”
不久,在目前材料审核的基础上,我们会采取如身份证、人脸识别等更为准确的审核认证措施。
招聘网站虚假信息久矣!
网友描述“受骗”经历
正如赵鹏所说,招聘网站的 “不被举报即可招聘” 的机制,存在已久,这也部分导致招聘网站虚假信息漫天的乱象。
在李文星事件前后, 微博、知乎上等社交平台,不少用户也曝光了在各大招聘网站上遇到虚假招聘的经历,其中就包括传销等。
例如,就在3个月前, 知乎网友“大奔奔” 就曾陪做前端开发的女友从北京去天津参加“ 中科软 科技公司”的复试,对方称入职之后要在天津跟三个月的项目,结束后可回北京(经历与李文星相似)。
到了天津之后,原本联系的人告诉他们,等会喊个朋友去接他们。“朋友”二字让他们瞬间提高了警惕,这才想起给中科软总部打了个电话,查询是否有这位人事部经理,最终的结果是查无此人。
而早在几年前, 许多网友就描述过自己“受骗”的经历:
可惜,以上这些遭遇的描写,李文星生前或许都没有看到。或许他看到过,但因为急于找到工作,他冒险了。
出身农村、家庭贫困、成绩优异、考入名校、身负重望、渴望留在离父母不太远的大城市——对于李文星,他太需要一份工作。
和他一样焦虑的,还有数以万计的大学生。他们初出茅庐涉世未深,相信平台发布的权威性,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无条件地透露给平台。
而对于各大招聘平台,媒体并非没有过报道,用户也并非没有过举报和反馈, 但平台紧盯着竞争要KPI要收益,显然没有尽到严格审核招聘信息之责。
可是长久以来, 各招聘平台在享受用户带来的每年过亿元营收,和投资人千万元级别的投 资时,却仍然对审核职责有意无意地忽视。
这让招聘网站成为虚假信息的温床, 即使没有直接“作恶”,却已是魔鬼的帮凶。
如何避免出现下一个
“魏则西和李文星”?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李文星之死让人想到了另一则让人沉痛的 “魏则西事件”: 西安大学生魏则西因为误信百度搜索上的医院信息,进入某医院治疗后病情反被延误至死。
现在,又一条年轻的生命因为网上虚假信息而消逝。
网络平台难辞其咎,而在呼吁网站加强监管的,净化网络信息的同时,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自身也应提升甄别判断能力!
这里,商界洞见根据警方提示整理出以下防骗手则, 请各位务必长点心:
套路一: 骗子常冒充各种大中型国企、央企,待遇当然都开得很诱人,吸引求职者投递;
套路二: 工作岗位多,地点多。岗位多,表现在公司什么岗位都招;地点多,表现在公司有很多分公司、培训点,提前告诉你可能会被派到任 何一 个地区;
套路三: 一般都要到外地培训。当人力打电话给求职者时(号码很多是170开头或电信号),人力一般会要求你接受外地培训,并承诺说培训不久就能回原地;
他还会假装关心询问你,在要去的那个外地有没有亲戚朋友,然后不等你说,他就会表现得很关怀备至, 说会派专人在站点“接待”你;
套路四: 除了“面试”等迫不得已的环节要打电话外,很多时候骗子们会选择邮箱联系。他们给求职者邮箱发一些pdf格式文件,吹嘘自己的公司多么牛逼,但文件多是复制或造假的;
套路五: 除了传销,一些招聘网站或还出现一种培训类骗局。即打着培养人才的幌子,告诉求职者可 免费参加培训 ,不仅不要钱,培训得好还有钱拿。然后偷偷盗取你的银行卡信息,用 你的银行卡贷款 ,培训期间给你卡里打一点钱算“补贴”。
当你以为自己又学到东西又拿钱,之后能轻松找到工作时,你的银行卡可能已被刷爆……
斯人已逝,只愿这样的悲剧,不要一再上演。毕竟那些用生命为代价带来的“吃一堑长一智”,实在太沉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