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亲自讨债,到格力国美之战,再到呛声雷军,原来董明珠是这样的董明珠!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36岁那年, 董明珠 做了人生中最重要一个决定:去南方。

那是1990年,受国家政策的刺激,珠三角兴起了创业潮,许多体制内的人都下了海。

   董明珠 是南京人,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在南京化工研究所上班,工作体面而稳定。然而30岁那年不幸降临了,她的丈夫突然病逝,丢下她和一个两岁的儿子。其后她一个人拉扯儿子,又当爹又当妈,一直没有再婚。

   儿子八岁时,董明珠开始焦虑:她年纪不小了,儿子也一天天长大,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而她的单位却是个清水衙门。思来想去,她觉得只有下海去南方才有出路,便辞了工作,把儿子托付给母亲,然后坐火车南下......

董明珠没有想到,她的这个决定影响了一个产业的格局,也开启了她的战斗人生。

   讨债能手

  到南方后不久,董明珠进入珠海海利空调厂( 格力电器 的前身)做业务员。那时,海利的规模很小,年产能只有两万台,没有名气。董明珠之所以来这,是因为这里做100万能提2万。

她被安排到一名老业务员手下做学徒,跟着跑北京和东北市场。她学得很勤奋,没多久就出师,自己去跑各大百货商场,结果半年时间就跑出了300多万业绩。

这时厂里发生了一个变故:安徽市场原业务员离职,需要新人接替,厂长便让董明珠接手。

   董明珠到安徽后干的第一件事,是去讨要前任留下的一笔42万元应收账款。这本不是她的责任,但她就是忍不住要管,并想借此考验一下自己的能力:当时这种欠债非常普遍,所以一个好的业务员也要是一名讨债能手。

欠债人是一个微胖的中年男人,他对董明珠的到来非常反感,先是批评董明珠不懂行规——从来都是卖完了再给钱,然后指责海利的产品卖不动,最后以“我还有会”为由下了逐客令。第一回合就此结束。

此后,这样的较量又持续了好几回,每一回都是董明珠给那位老板做思想政治工作,而对方则像一个坏学生一样充耳不闻。董明珠心里的火越积越烈,有一天终于爆发了:“我问你,海利的空调卖了没有?卖了就给钱,没卖就给货,不能就这样拖着!”

那位老板见董明珠是个烈性子,干脆躲了起来,后来躲不过就答应还货,但其实不作数。

到了第40天,董明珠被彻底引爆了:“从现在起,你走到哪里我跟到哪里,我说话算数!”那位老板傻眼了,没见过这样的,便识趣地打开了仓库大门。

董明珠进到仓库后更加气愤,空调被杂乱无章地摆放着,包装早就没有了,看上去像一堆废品。为了挽回损失,她与工人们拼命地装货,甚至把一些不是海利的产品也装上了车,直到觉得与货款相抵。

   回珠海的路上,董明珠泪如雨下,她发誓:从今往后,再不跟这种无信之人做生意,而且要先交钱后给货!

此后,董明珠便以此为原则开拓安徽市场,专门找那些愿意先付款的大经销商,并跑到一线去帮对方培训业务员,逐步打开了淮南、合肥、芜湖、铜陵、安庆等市场。

   华商韬略查阅资料显示:到1992年,安徽的年销售额突破1600万元,占整个公司的1/8。后来董明珠又接手了南京市场,并在1993年做到3650万元业绩,与安徽的业绩加起来有将近5000万元,占整个公司的1/6,在公司所有业务员中排名第一。

  董明珠实现了南下目标,挣到了以前想都不 敢想 的大钱。更重要的是,她改变了行业的游戏规则,在她的带动下,格力到1995年就再没有应收账款了,而其他厂家也开始效仿。

1 2 3 4 下一页 阅读全文

随意打赏

雷军董明珠10亿对赌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董明珠雷军10亿赌局雷军与董明珠的赌局董明珠怒摔格力手机雷军回应董明珠董明珠雷军打赌董明珠雷军两会雷军vs董明珠董明珠和雷军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