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半年报:营收降、净利增,押注实景娱乐但缺强IP..
冯小刚导演新作《芳华》进入宣传期,但从作品品相上来看,虽然看点颇多,但能否挽回曾经商业电影“大哥”的王座,仍存相当多的不确定性。但作为 华谊兄弟 “千金买马骨”,《芳华》的出品方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却承担了相当大的票房压力——冯小刚导演创办的这家公司,被 华谊兄弟 以10.5亿元收购70%股权,收购将现金一次性付清,这或许也是《我是潘金莲》上映时冯导和万达怼起来的原因之一。
而在今日, 华谊兄弟 也发布了半年报,关键点:营收降、净利增。数据显示,公司2017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4.66亿元,同比下降0.15%;传媒行业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17.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0亿元,同比增长42.12%。
读娱君认为,相对比净利润的增加,营收的下降则显得有一些突兀,或许是因为和华谊兄弟去电影化后的大电影项目减少有直接关联吧。
增速放缓,“一哥”尚能饭否
在半年报中,华谊兄弟继续强调其是目前国内将影视娱乐、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和互联网娱乐三大业务板块及产业投资实现有效整合的娱乐传媒企业;但从财报中来看,被华谊兄弟报以厚望的实景娱乐并没有承担起营收的重任,而影视娱乐版块则面临着来自行业的新老势力的冲击。
在过去的三年多时间里, 中国电影 的票房总盘子和单片的总票房不断的被刷新,虽然中国电影市场的前进模式还存在争议,但资本的青睐和票房的业绩对于电影公司而言是利好消息——但作为曾经的电影公司的“一哥”,华谊兄弟近年来在资本市场的动作却多数都是围绕游戏、实景娱乐等进行,读娱君统计了过去3年的半年报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出华谊兄弟事实上已经进入到瓶颈期。
从财报数据来看,中报营收最高的是2016年,利润最高的反而是2015年,回顾原因,大概是因为华谊兄弟当时还有《西游降魔》《老炮儿》等撑门面,而且对于掌趣等游戏公司的辗转挪移,使得财报看起来还是很漂亮的。
半年报中,提到的影视作品,多数都是参与投资或发行,从牌面上来看,华谊兄弟和诸如 北京文化 等公司的差异化并不明显,只是北京文化等公司以保底进场,而华谊兄弟是以资源保持存在感。
——影视娱乐方面 ,华谊兄弟上半年参与投资发行了《摔跤吧!爸爸》《西游伏妖篇》《少年巴比伦》《疯岳撬佳人》《美好的意外》等影片; 3月,华谊兄弟和工夫影业发布了五部作品。
——网络内容方面 ,上半年,华谊兄弟参与投资并发行了《花间提壶方大厨》《决对争锋》《胭脂债》等。网络综艺参与了《约吧大明星》第二季、《姐姐好饿》第二季、《年味有FUN》等作品。
《摔跤吧!爸爸》票房和口碑确实不错,但华谊兄弟仅仅是发行方之一,其他作品在市场上的表现连及格都谈不上,至于网综在收入层面还难以形成大规模的营收,而在网剧领域,头部系列中并没有华谊兄弟的身影。
华谊兄弟丢掉“电影一哥”的说法并不是新鲜话题,但曾经去制作化的强资本运营,目前来看,也使得华谊兄弟丢掉了对于“内容”的把控——而把主导权交给了诸如冯小刚导演的东阳美拉等。
而从电影投资来看,产业资本扎堆也是一种现象,这虽然使得风险被分摊,但利润同样也被分摊,而冯小刚作为商业票之王的地位,今年来也被宁浩、 徐峥 、周星驰、吴京等挑战,而都使得华谊兄弟在“电影”主业的营收放缓。
押注实景娱乐但缺强IP
华谊兄弟的年报中,实景娱乐成为重点 ,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板块大幅增长超7成。
据了解,目前华谊兄弟已经在全国多地布局了包括电影小镇、电影世界、电影城和文化城4种产品形态的多个项目。长沙、西昌、郑州等地项目上半年进入在建;6月28日,华谊兄弟(南京)电影小镇项目也正式开工。据悉,华谊兄弟电影世界(苏州)业已确定将于年内开业,华谊兄弟方面表示,该项目是中国首个依靠自有IP打造的本土电影主题公园项目。园区拥有五大主题区,汇聚了《非诚勿扰》《集结号》《太极》《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等7部华谊兄弟的电影IP,并为电影《八佰》搭建场景。园区将在电影拍摄结束后对公众开放。
但实景娱乐能否成为华谊兄弟的下一个发动机还是有疑问的?
曾号称要让 迪士尼 在中国不盈利的万达就已经半退出了实景娱乐的竞争。是的,在最近一段时间里,万达的大动作不断,又是卖酒店、又是卖广场,就连睥睨“迪士尼”的文旅项目也被万达卖了出去,最后酒店、文旅是真的卖了换钱了…
所以虽然 王中 磊对外表态,华谊的模式是以品牌授权为主,拿地盖房子是合作方来做。“我们还是轻资产,靠知识产权挣钱。比如电影公社我有35%的股权,不是全部现金投入,而是现金加知识产权入股。”。但对于华谊兄弟而言,最大的问题也是出自了IP上,华谊兄弟的那些电影IP并不是具有市场号召力的强IP。
即使不和迪士尼等海外主题乐园做对比,和国内的方特、长隆乐园相比,华谊兄弟的实景娱乐更多的是和全国遍地开花的“仿古一条街”类似。以海口观澜湖电影公社项目为例,两个景区1942民国街和南洋风情街绝不是主题乐园更像是民俗一条街的景区观光,配以街边的商业店铺,只不过是街面、店铺的外观披上了电影的外衣——这其实就是华谊兄弟的电影IP的现状,并没有形成强IP的吸引力,所以也谈不上什么老少咸宜了。
读娱君认为华谊兄弟唯一的优势是近年来地方上的文化旅游热,而这也曾经是万达文旅的卖点,但目前来看在,这条路也不容易。
事实上,除了万达、华谊兄弟之外,光线、博纳、北京文化、 当代东方 等影视文化公司都有类似实景娱乐的布局,但从目前来看,能够形成品牌的还没有出现,应该说大家都看到了迪士尼的迪士尼等国际娱乐公司成功: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最重要衍生品之一,实景娱乐的整条产业链一旦被激活,将形成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比如迪士尼,如今主题乐园和度假区在整体业务的营收占比中已超过 30%,高于影视娱乐版块。
但没有看到迪士尼在电影的孜孜不倦,旗下迪士尼、皮克斯、漫威等都源源不断的生产好电影形成全球IP,以为助推主题乐园的兴盛不衰——影视是根基,而华谊兄弟的问题,就是发家的源头不稳,才使得营收和利润看起来不太稳定。
曾经一度“去电影化”的华谊兄弟,在资本市场的红利吃透后,越来越像一家“投资+房产”公司,但要更好的做投资和品牌授权,华谊兄弟反过来可能还要补上“电影”这一刻。而下半年,随着《芳华》的上映,以及工夫影业合作的作品的落地,财报或许会更靓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