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金融的盛世缩影:在线借贷的源起、进化和未来
昨天在昆明参加 太平洋证券 的年度策略会之后,我赶在飞机起飞之前推送了那张照片。
有读者朋友在后台问我,去参加券商策略会是一种什么感觉?
说实话,第一次以行业专家而非主持人的身份站在话筒前,发现自己好像比做主持人的时候还要镇定,大概是因为这些内容都是自己长期观察、记录这个行业之后形成的观点,用我朋友的话说,在表达上可能更自信了一些。
于我自己而言,这次经历最大的价值可能是借着这个机会,将我所了解和认知的新金融行业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梳理,又进行了一次集中的输出。
今天就把我在策略会上演讲的内容分享给大家,希望这些观点不止能够帮助投资,还能够对从业者有积极的影响。
当然,如果你有其他观点,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交流。
………………………以下为演讲全文………………………
谢谢 主持人的介绍,感谢太平洋证券的邀请,可能我跟前面几位分享嘉宾有一些不一样,我是一个媒体人,做了七年的财经记者,还有两年财经节目主持人。这些年,我一直比较关注“非主流”的金融形态,和一些创新的商业模式,比如,早年的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到后来泛滥成灾的P2P,互联网金融公司等等。
作为新金融行业一个长期的观察者,我每天都在与参与这个领域的从业者、投资者、监管者交流,也在持续地记录这个行业的发展、变迁,我想今天可能我会从一个不同视角来聊一聊这个行业。
我的分享主题有点长,后半句:在线借贷的源起、进化和未来,这是主办方给我的命题。但我认为,任 何一 个事物的发展、进化都不是孤立的事件,都离不开大环境的变化,所以我还加了前半句。
在线借贷是这几年中国金融创新,叫互联网金融也好,金融科技也好,是这个大势之下的典型样本。它的兴起、爆发,包括现在面临的监管问题都跟整个新金融的发展一脉相承。所以,今天时间有限,我们分享的只是在线借贷这个细分领域,但实际上这也是中国新金融行业的一个缩影。
1
源起和进化
第一部分我想做一些基础的铺垫,先厘清一些概念,明确究竟我们讨论的是什么。
网络小贷(公司) :获得地方金融办 许可 ,可以通过互联网跨区域展业的小贷公司。
现金贷: 这也是今年比较受关注的热门词,最初的定义更靠近美国的payday loan(发薪日贷款),具有超短期(一个月以内)、超小额(不超过2000元)、高利息等特点的借贷产品。但是最近,根据刚刚下发的《》,其中对于现金贷给出了四个特征,即具有无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无客户群体限定、无抵押的贷款。
在线借贷: 完全基于线上数据和渠道的放款/借贷行为(以移动端为主)。
我一直认为,在线借贷是互联网金融(或者现在叫新金融)发展过程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样本。大家都知道,新金融崛起有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市场,所谓的二八法则,覆盖到了长尾用户;一个是技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让市场能够得到新的拓展。
具体落脚到在线借贷也是一样,它的爆发同样得益于这两个关键因素的改变,市场变大了(消费意愿增强、消费习惯改变),技术进步了(信贷科技升级)。消费意愿增强就不用多说了,这里有一张图是最近几年阿里“双11”当日的销售额,每年都在刷新纪录。
另外,消费习惯改变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市场驱动因素。从借记卡到信用卡,从计划消费到透支消费,从PC端到手机端,从线下购物到线上消费.......都直接推动了在线借贷,包括现金贷的发展。
比如,透支消费这一项,前几天,我跟一家消费金融公司的总经理交流,他说最初设计产品时,额度最低都在几千元的级别,因为大家普遍认为只有单价比较高的时候,用户才会有动力去分期。但后来,他们发现,现在的年轻人买两三百的东西同样会选择分期。
信贷科技升级,一方面是针对企业端,他们利用大数据等技术让风控效率和效果都大大的提升了,所以额度可以降到很低,用户可以大大下沉。另一方面就是对用户端,大家借钱更便捷,体验更好了,基本上现在申请贷款都可以做到秒级反馈。
那随着市场和技术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在线借贷业务的进化、演变:
前面花了一些时间来介绍在线借贷的背景、源起,我想表达的是,不管现在这个细分领域面对哪些挑战,庞大的市场需求已经被唤醒,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那么,我们真正需要考虑的是,这个市场究竟由谁来做,什么样的企业能分的这块蛋糕?
2
监管与新规
这也是主办方跟我沟通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究竟这个行业的前景如何?谁能活下来且活得好?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影响或者说决定相关公司命运的核心要素究竟是什么。
可能现场有些朋友已经关注到了,刚刚出台了关于现金贷整顿的通知。作为一个受到高度监管的领域,没有什么比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力更大了。所以我们来说说这个新规,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影响。
尽管这只是一个“通知”,但其实内容已经非常的全面、细致。全文传达出一个最核心的原则就是:一切金融活动纳入监管。这也是现在整个金融行业,包括资管等都面临的强监管的大环境。那它的整治力度可以说远超业内的预期,后面我们会详细地说一说。
关于这份通知影响的对象,除了直接点名的网络小贷,P2P等提供现金贷产品的平台外,还有我们前面列举的所有涉足现金贷业务的公司其实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一些波及。 而间接影响的范围则更广,例如,为现金贷业务提供数据、征信、导流、催收等服务的第三方公司,以及与持牌机构或流量巨头合作提供风控技术的第三方公司等可能也都会受到一些影响。
那么这份通知都用了哪些“杀伤力”很大的方式呢?
前面我们提到在线借贷市场的很多参与者,自己并没有太多资金,主要依靠两种方式,一是资产转让、资产证券化;二是“助贷”的模式获取机构的资金,但现在这两种路径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比如,通知中就明确说到, 银行、信托等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能投资有现金贷、校园贷等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
“助贷”模式之前已经较为普遍了,那些有流量的平台负责推荐客户,做风控,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出资金,直接放款给用户,上市公司二三四五的贷款产品就是很典型的这种模式。
但过去的“助贷”模式中难免有一些“抽屉协议”,那些提供客户和风控技术的平台,基本都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比如,承诺回购,缴纳保证金等)承担部分,甚至全部风险。如果跟银行合作但完全不做信用背书,可能也只有微粒贷等极少数。那这种“助贷”模式被限制,对于很多公司的影响都很大。
除了掐断资金来源,限制杠杆也是杀伤力很大的一招。 现在即便做了资产转让或者证券化,融入的资金还是要计入表内。小贷公司的杠杆率,全国的标准是1.5倍,个别地方会放宽一些,比如,重庆大概是2.3倍,但这显然还远远不够,这对一些放贷规模较大巨头影响略大。
关 于明 晰费率,有两方面, 一是36%的利率红线,另一方面是费率的计算方式和标准,业内普遍前置的收费,俗称“砍头息”被禁止了,另外也不能巧立名目以高额逾期利息、滞纳金等费率等不合理的收费方式。最后,对于网路小贷牌照,一方面是禁止新增,另一方面则是对存量牌照进行新一轮准入。
那么,基于以上的这些整顿要求,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的判断:
刚才说到的都是一些已经确定的信息,当然,新规中也有一些还不是那么确定的信息,比如: 这几天就有很多分析文章称,什么算场景?还有现金贷的定义怎么更准确?包括“助贷”模式,如果我不做信用背书,只要得到金融机构的认可,是否还可以继续拿到资金做业务?
这些可能也是政策留出的一道口子。那么,基于现在这个重要的政策变化和市场变化,我们再来看在线借贷,关于它的机遇与挑战,可能就会得出跟一两周以前不太一样的答案。
3
挑战与机遇
成本管理的能力是胜出的关键:
理论上,你在上述任一环节上有足够的优势都可以介入在线借贷业务,我们一个个来看。
获客成本最低的是谁?无疑是产生流量的互联网平台,比如,大家熟悉的互联网巨头BAT,还有上市公司里面较早涉及在线借贷业务的二三四五。所以沿着这个逻辑,未来所有能够产生流量的公司都可以介入这个业务。
事实上,这个趋势已经开始显现,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互联网公司滴滴、美团、 今日头条 (TMD),小米、360、 饿了么 、暴风集团、 聚美优品 等等都正式或者正在尝试推出在线借贷产品。我之前也在文章里盘点过,基本上现在没有不涉及新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公司。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流量变现的方式太少,而金融就是离钱最近的一块。所以,我相信不管现在监管有多么严格,这个市场的参与者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那么,为什么这些平台都可以来介入在线借贷业务?这就说到第二个核心环节,风控。也就是这几年大家都在提的大数据风控。
当然,那些自己拥有海量数据和风控系统开发能力的平台在这一块会比较优势。但因为在线借贷已经有一段发展周期了,所以这块的技术是相对成熟的,市面上也出现了不少提供相关标准化产品的金融科技公司。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利用已有的数据和经验,做成了一个风控的“插件”,这个工具可以接入任何有流量产生的平台上(然后根据该平台的特性微调一些参数即可),你只要数据进来,我立刻就能判断出是否能放款,能放多少款。
但是,现在因为新的监管政策,即便你在这两方面有一些优势,可能也没法像以前那样简单地介入这个业务了,因为有牌照的问题,即便你解决了牌照,还有还有杠杆的问题,资金的问题。
在新规之前,大家会关注能不能找到便宜的资金,这个直接决定了你的业务规模还有利润。但现在的问题可能是能不能找到资金。除了少数持牌机构、P2P平台,很多介入在线借贷的平台自己并没有资金。这个问题前面已经讲过了,非持牌机构的资金渠道几乎被堵死。
最后,我又加了一个运营成本,之前我在一些文章中写过成本管理能力这个问题,但并没有单独把运营成本拎出来。但现在情况不太一样了。
首先,利率上限被卡死。(36%是一道红线,24%也是一个门槛,因为很多第三方合作机构,比如在线借贷平台使用较多的芝麻信用就把合作门槛放在了24%而不是36%。)那过去靠高利润覆盖搞风险的模式就不可持续了。其次,规模也受到了限制。因为杠杆率、因为融资渠道等,前面也提到了。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靠规模来做利润了。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商业可持续? 只有一点点地优化细节,比如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大家不要小看这一点,我调研过很多做消费金融业务的公司,因为在线借贷的产品大都额度小、笔数多、周期短,所以如果可以在催收环节,或者提升复贷率上优化一下,可能就能节省不少成本,利润也就出来了。
其实,这才是回归本源,回归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初心,就是:通过应用技术降低风险、提升效率进而获得利润。
所以,如果今天问我,未来什么样的在线借贷产品或者公司有机会:牌照、技术、场景、流量,可能这几个关键词缺一不可了。
4
一点小展望
最后,还有一点时间,我想再扩散一下。其实,在线借贷只是金融互联网化,或者说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个分支,那它的未来也跟整个新金融的未来息息相关。
关于这个大市场的前景,我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这种金融服务和新技术融合是必然的趋势,大家的金融需求被唤醒也是不可逆转的现实。作为一个行业长期的观察者,我自己未来有两个关注的主线:
✔ 随着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的成熟, 蛰伏多年的传统金融机构开始真正发力。 对于它们来说,这场新金融的变革才刚刚开始。大家也看到了现在包括几家大行在内都在很积极地跟金融科技公司融合,这不只是一个口号了,他们已经在落地产品。
✔ 未来但凡有流量、有数据的公司都会切入金融业务, 提供金融服务不再是一家公司的专营业务,它逐渐成为很多公司标配的增值服务,一种内嵌的产品, 它会与这些企业的业务流程深度融合,供应链金融就是一个例子,现在也出现了很多新的供应链金融的形态。
再举个例子,淘宝与 支付宝 ,就是电商+金融的典型案例,还有最近刚刚上市的易鑫集团也是一个典型代表,汽车交易+汽车金融。它们的主业和金融相辅相成,金融是深植于业务当中,当然也推动了业务的增长,以及企业本身的价值增长。那么,这一类型的公司可能是大家更需要去关注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