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火爆,蓝翔隔壁这所学校却在上演《建军大业》
我党主旋律大片《建军大业》正在暑期档热映,忆往昔,峥嵘岁月。
话说一帮先辈,中了娘希匹的常凯申的暗算,革命进入低潮,此后经历各种起义,南方打游击,反围剿,长征大转移,始终找不到方向。
黑夜茫茫里,终得润之先生站出来,遵义会议定下了扭转命运的千年大计。
想不到,我大A股荡气回肠的3000家上市公司里,竟然也有一家经历了类似的传奇。
这一家,名唤 山大华特 (000915) 。
山大华特,是山东大学的校属公司。
话说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高校系也算一大门派。
左青龙清华系,右白虎北大系,横行江湖二十载,目前控股和参股的上市公司总市值就超过3600亿!
如图,
清华和北大控股、参股的A股上市公司:
和他们比,只有“山大华特”一根独苗的山东大学就要弱得多了。
你或许不知道,山东大学可是全国排名前20的高校啊,前身成立于1901年,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
源远流长,根正苗红。
聊起山东最有名的学校,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通常是:
“挖掘机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
身为孔孟故里,出大师的地方,最有名的学校竟然是一个技工学校,真是不能忍啊。
但没钱,再伟大的理想也是个泡影。
于是山东大学,决定追求科技大革命的潮流,创办了一家小小的校办企业。
1990年代,股票市场开锣, 复旦复华(原名复华实业) 在上交所上市,打响了头炮。
接下来,清华的,北大的,上交的,南大的,川大的,陆续奔赴A股。
从1996年到2001年的5年,A股上证指数涨了近4倍,科技股尤其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托普软件、英豪科教、北大车行 等高科技概念股涨的如火如荼。
背景有高校撑腰的概念股更被视为明日之星,一遇风云便化龙, 扶摇直上 九万里。
如此大好形势,那当然是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2001年, 山大华特借壳山东声乐,成为山东省高校第一家上市公司 ,他们没有料到,等着他们的是一个巨大的坑。
山东声乐扮演了常凯申的角色。
1999年6月,山东声乐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第二年,立马业绩变脸,第三年就挂牌出售给山大华特了。
别人都是抢着要上市,他倒好,屁股还没坐热,转身就大甩卖,想想就知道这壳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这套资本运作的艺术,今时今日的A股老司机早已玩得炉火纯青,然而当年还是一个愣头青知识分子的山大华特哪里知道啊。
这是犯了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2001年,声乐集团、山大集团签订《股权质押合同》(现在不少变相减持还是用这招),山大集团帮声乐集团还1.6亿来获得他手上的股权。
接下来数年,各种债务问题不断爆出,一个摁下,另一个又浮出来,简直就是遍地雷区,劫难不断。
山大华特的股价,也飞流直下,从7元掉到了1元。
投资者不禁要问一句:山大的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
屋漏偏逢连夜雨。
山大华特不仅外部遭暗算,内部也再次犯下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为了突围,山大华特四面出击,主营业务啥都有,制鞋、化工、通讯、软件、硬件,还有房租收入。
如图,
2001、2002年山大主营业务构成:
2003年又变成了这样:
医药、环保、教育、房地产和晶体材料、电子产品,啥都来一点。
看着像是正规军,高大上的集团公司吧,甚至2002年还被钦定为“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实际上呢,哪个都做不起来。
从2001年到2004年,上市公司扣非净利全军尽墨。
此后几年,通过甩卖亏损资产,偶尔也获得一点盈利,但是终归不能持久。
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业绩增长点,你又拿什么来赌明天呢?
绝望的尽头,一场遵义会议在等待着山大华特。
一名叫杨杰的高管站了出来。
杨杰早年曾在中国舰船研究院北京医院的儿科工作长达7年,对儿童药市场非常了解。
1992年,邓公南巡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的精神食粮,无数的年轻人被鼓舞着离开了体制。
杨杰也进入了外资药企,后辗转成为山大华特旗下 达因药业 的一份子,凭能力步步晋升。
2007年,杨杰出任达因药业总经理,山大副董事长,此前混乱的经营战略被彻底抛弃,新生开始!
杨杰的战略是什么呢?
答案两个字:聚焦。
达因药业有三大块业务:儿童药、糖尿病药、心血管药。
杨杰决定将后面两块业务全部砍掉,研发项目终止,销售人员统统转向卖儿童药,所有的不相关资本开支也全部停掉。
那时候,达因药业已经在开发区拿了一块地,准备搞工程建设,计划投入1.4亿元,对于当时年营收不到3亿元的达因药业来说,实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杨杰将这些项目全部停掉了,一心一意,做儿童药。
这场伟大的决策,拯救了达因,更拯救了山大。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2008年达因的净利润一下跳升了35%,2009年再涨42%,此后几年复合增速一直保持在30%以上!
2009年,山大华特净利润一下飙升到3441.4万,同比大增151.35%;
2010年,净利再翻一倍,达到7054.2万;
随后几年稳步增长,到2014年已经突破2亿,6年翻了10倍!
牛逼的业绩,催生牛逼的股价。
2009年,山大只卖2元一股,到2015年最高涨到58元,7年涨了近20倍。
即使到了今天,中小创估值被严重挤压的情况下,股价仍然稳稳的站在30元之上,比去年的低位也涨了超过50%。
我们可以看到,达因药业的净利率自2007年之后,就一直稳定在30%以上。
这么多年来,达因对山大的净利润贡献长期保持在75%以上(除2015年由于取消右旋糖酐铁代理,达因业绩有所下滑)。
如图,
达因营收和净利润情况:
可以说,这些年完全是达因撑起了整个山大,让山大得以在A股的“高校系”中独领风骚。
2012-2014年,山大3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高达20.52%,完虐清华、北大系。
达因药业是凭什么创造辉煌的呢?
达因药业的名字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但是伊可新应该很多人都听过,还记得那句电视广告语吗?
“伊可新,妈妈的一颗心。”
伊可新主要是补充幼儿维生素AD的,目前分为适用于0-1岁宝宝的绿色装(绿葫芦)和适用于1-3岁宝宝及准妈妈的粉色装(粉葫芦)。
这款明星产品,占据了维生素AD补充剂80%以上的市场份额,处于绝对的霸主地位, 2016年单品销售7亿元,给达因贡献了85%以上的利润。
维生素AD补充剂是预防性用药,理论上每个儿童都需要服用,对应市场空间约170亿元,按此测算,伊可新的渗透率还不到10%,发展空间还很大。
但是,做维生素AD补充剂的公司其实不少,这并不是一个技术门槛很高的领域。
伊可新能够从2006年的1亿营收,做到今天的7亿,垄断行业80%份额,靠的是什么呢?
答案是品牌影响力。
维生素AD滴剂的市场,70%来自OTC,不到30%来自医院,但是,很关键的一点是,产妇第一次使用,往往是医生开出的。
当医生给产妇首次开了药,写下“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的名字后,她们都会认准这个品牌,无论在哪里购买,都不会轻易更换。
伊可新通过学术推广,持续10年以上占据医院市场第一,成为了医生首推的维生素补充剂。
这些年来,打广告、赞助电视剧,大家对伊可新的品牌印象也很深。
巨大的品牌护城河,让伊可新能够挺过大风大浪,再凶险的市场波涛都已摧不垮他。
2012年,伊可新被爆鱼肝油VA超标,当天成为微博热点。
2014年,央视315晚会又报道鱼肝油市场混乱,部分产品超过国家规定儿童正常摄入量。
要是别的小公司,早被央视干趴下。
但是伊可新,近几年的净利复合增长依然超过16%。
这绝非常人。
2015年10月,国务院新政,又送出一份重磅大礼。
我国全面放开二胎。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我国新生儿数量为1786万人,同比增长7.9%,出生人口创出了2000年以来新高。
但是,考虑到政策的传导期和孕妇怀孕周期,很明显,今明两年才将是新生儿的集中爆发期。
不同于大部分儿科治疗性用药,只有儿童发病时才使用,伊可新可是一种预防性保健药,这大大提升了他的使用频次。
并且,使用年龄是出生2周到3~4岁,销售的拉动不仅体现在孩子出生当年,更将收益期拉长到了未来的3到4年。
今年上半年,达因营收5.89亿,净利润2.52亿,同比大幅增长37.5%和55.02%。
一条明显的上扬曲线,已经形成。
再看达因的储备,目前进入注册 程序 的产品有7个:
最有看点的,是 “右旋糖酐铁颗粒” 。
还记得刚才讲到的2015年业绩突然下滑吗?
2007年,达因获得了 康缘药业 的“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的代理权,这款产品曾经贡献了达因相当一部分的营收。
但是,2015年忽然被取消了代理权。
不是亲儿子,果然还是有风险啊,于是痛定思痛,达因自己开发,要将这10亿元级的市场重新抢回手里。
一次伟大的决策,就这样将垂死的山大拯救了回来。
但是啊,山大山大,毕竟还是一个校办企业,体制因素不能不防。
目前,达因、环保公司和卧龙学校是山大的主要营收来源,营收贡献分别为68.34%、15.75%、9.36%。
除了达因,其他两块依然是在亏损边缘。
环保公司上半年营收1.36亿,同比下降16.19%,搞环保的这两年PPP那么火,他特么业绩还在下滑,服!
卧龙学校就不用说了,不给山大添堵就不错了。
什么时候,山大再来一场整风运动,把这两块业务干掉,股价必将还有一番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