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捡了便宜还是商超甩了包袱?但可以肯定的是马云的“新零售”确实点燃了一直默默无闻的零售板块
2月21日, 百联股份 再度涨停,新零售概念全线飙升。自阿里收购 三江购物 股权晋升为二股东后,市场对传统商超的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变,曾经默默无闻的零售板块成为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市场分析人士也是纷纷对新零售抱以积极心态。
2月20日,阿里在上海与百联集团签署了相关的合作协议,而这将是阿里在新零售业战略中,一项相当重要的举动。据了解,新零售的第一个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之所以选择了上海百联集团,其原因不仅仅是为了更大的市场,而是想通过试水传统零售与电商的多方位结合,双方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阿里巴巴 集团董事局主席 马云 表示,“2017年是 阿里巴巴 新零售元年,新零售的第一个战略合作伙伴我们选择了上海百联集团。过去8个月双方秘密谈判很多次,双方的互补性很强。”
“我们双方的市场都足够大。大家都知道整个电商,我自己说未来没有纯电商也没有纯线下这一分。当然毫无疑问,三年到五年内电商企业像阿里巴巴还会保持高速的成长,但是我们也看到十年以后到底什么样的商业生态是未来,到底城市新都市的商业圈应该怎么建设,新都市应该是怎么样的?”马云认为,新零售将会驱动以渠道推动的前端的改革,势必会影响整个经济商业模式的变化。
商超业绩持续下滑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零售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天猫超市、京东超市,苏宁超市火爆的销售额,已经让线下商超“血流成河”。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Wind大卖场和超市行业虽然近年来营业总收入保持稳步增长,但 增速却持续下滑,特别是净利润增速下滑更加明显,已经连续三年负增长,2015年扣非后净利润增速甚至下滑超过50%。1700亿的总营收,才赚了仅仅10个亿。
与经营状况相伴随的是,全国超市门店总数连续三年几乎保持不变,维持在33000家的水平。不赚钱的生意自然也就没多少人愿意继续追加投资。
三江购物激活商超板块
然而任何事都有可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三江购物11月18日晚公告称, 阿里巴巴集团 子公司杭州阿里巴巴泽泰拟通过协议受让、认购定向增发股票及可交换债等方式,收购其32%股份,成为战略投资者,投资额约21.5亿元人民币。公司股票复牌后股价从停牌前的12.71元最高涨至54.96元,一个月时间,涨幅超过300%。
商超板块整体涨幅领先沪深300差不多30%涨幅,市场风向也随之转变。
海通证券 认为, 以超市为代表的零售网点价值正在新零售背景下迎来重估,而以百货为代表的公司拥有丰富的核心商圈自有物业,占据线下流量入口,具备较高的场景价值和物业价值, 这其中追求稳定收益的险资、追求资源整合的产业资本如何选择进退,以及标的公司通过资产证券化变现价值,回笼现金支持转型等,都是值得关注的动向。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滑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消费也将逐步走向平稳。据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4%,与2015年增速10.70%相比略有下滑。事实上,从2010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从20%的高位持续回落,目前已逼近10%。
线上增量面临天花板
2012年我国网购市场规模刚刚突破1万亿元,而仅仅过了4年,2 016年网购市场已经达到5万亿元,4年时间增长了近500% 。在经历过前几年爆发式增长后,近年来,网购市场的增速也出现下滑,从2012年的50%增速,下滑至目前的30%左右。即便如此,但相比于其他零售模式,网购市场的靓丽业绩表现仍有可圈可点之处。虽然电商看似热火朝天,但事实上,真正赚钱的并不过,除了排名第一的阿里巴巴是盈利的外,排名第二、第三的电商企业京东、苏宁都是贴钱培育市场。
如果按当前趋势发展下去,网购市场在未来也将面临成长的天花板。事实上,这一点大佬们早已洞悉。阿里巴巴集团CEO 张勇 发发布会上表示:如果双方能探索出一个之前没见过的、似是而非的商业形态,成为吃喝玩乐的中心、连接消费者的中心,那么这条路就走对了。
中泰证券在研报中也表示, 2016 年线上增量天花板越来越显着,巨头加速向线下渗透,2017 年线上线下是关键融合点 ;同时线下企稳态势延续,经营呈现分化,日美零售业发展轨迹启示经济增速放缓,新业态加速成长。
马云对“新零售”的解读是:从2017年起,阿里巴巴将不再提电子商务,纯电商时代会很快结束,必须打造新零售,让线上、线下与物流结合,将物流公司从“比谁做得更快”向“消灭库存,让企业库存降到零”转变。
虽然传统的商超零售企业面临转型的阵痛,但统计显示,2015年全国连锁零售企业从业人员近250万,3万多家营业场所,营业面积达1.69亿平方米,这是任 何一 家电商企业都无法比拟的,如何优化利用这一现有资源,才是未来新零售所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