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路演时不分心,这位创业者在收到父亲病危通知书时都没有陪他最后一程……
1
《后汉书·冯异传》里有这么一句话: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意思是,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这在现实中一定会成立吗?我看未必。
前几天,一则创业者的故事让人不胜唏嘘。
9月24日,一个名叫“寻找中国创客”的公众号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提到一位匿名创业者的分享:
有人说,这是创业者在卖苦,以博取投资人的同情。事实上,一个稍有阅历的投资人都不会轻易为此埋单。资本是逐利的,并非慈善机构。
这世上并不是失之东隅,就一定能收之桑榆。
2015年是资本寒冬,投资人手里的钱不多了,这只会驱使他们越来越理性地看待项目。
暂且不谈通过一场电视路演就能拿到融资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从创业成功概率来看,即使此次顺利拿下天使轮融资,后续项目依然没法保证一定能成功,毕竟导致创业成功的因素太多、太复杂。从老父亲病危角度来看,失去父亲是必然事件。
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这种所谓的创业代价,有着无尽的无奈。诸如,牺牲个人健康、家庭生活。创业被赋予了太多的期望、太多悲情的色彩,如果创业必须以牺牲为代价,那创业似乎被神圣化了。
事实上,创业只是一份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都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甚至不是实现目的的唯一途径。它不是暴露人性弱点、为错误遮羞的借口。
为了创业,你愿意牺牲什么? 这实际上是对创业的认知问题。
2
在2002年,关于创业认知,Mitchen和Busenitz等学者提出了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定义:人们用来进行评估、判断的知识架构,或者对机会评价、公司创造和成长所做的决策。
认知决定行为,而价值观会对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要谈创业认知,就不得不提到创业价值观。
创业价值观有两个层面,从宏观角度来看,就是创业的动机,为什么创业;另一个角度就是微观层面,也就是在创业过程中你认为什么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著名投资人兼创业导师 李开复 先生曾患淋巴癌,4期,20多个肿瘤。癌症让李开复彻底明白生活与工作、事业与家庭的真实份量,在纪录片《我修的死亡学分》里,他对自己过去的经历做了深刻的反省。
对于父亲,他最愧疚的是,没有在父亲生前深入地认识他。
对于为自己付出最多的母亲,他坦言母亲病中没能多抽时间陪伴左右,没有及时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表示非常遗憾。
对于妻子,他坦言因为过度关注工作和所谓成功,而对妻子为家庭的付出缺乏关注。
对疏于陪伴小女儿的成长,他直言自己不是一个及格的父亲。
过去无法弥补,现在的他希望与家人有更多的相处时间。
汇丰私人银行在近期发布的全球调查报告《企业的本质》显示,内地90后创业初衷与他们前辈创业者们的出发点有所不同。
他们将追求梦想、自我完善和增加财富作为最主要的三大创业动机。相比内地60后企业家为家人提供最好的生活是他们最主要的创业初衷(比例达31%),90后创业者的价值取向更多元化、个性化,他们甚至看似更努力了。
调查发现,他们平均每天工作超过11小时,高出全球平均值的10小时,仅次于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香港。欧美90后受访者的工作时间则普遍少于内地,约为9个半小时。
不难想象,创业者以减少运动与睡眠、缩减陪伴家人的时间来换取工作时间,虽然在业绩上可能略有成效,但却是以其家庭与个人身体健康作为筹码,长期来看,风险很大。
3
每年公布的创业公司阵亡名单里,没有一位创业者不是全力以赴、牺牲无数的。
光靠努力拼搏和牺牲就能成功吗?答案显然是No。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面对成功的焦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缺乏对创业的正确认知,沦为了创业炮灰。
多如牛毛的电视真人秀、路演活动、创业特训营,创业从戴着神秘的面纱,到遍地开花、随处可见的孵化器、投融资平台,创业的条件和氛围似乎比以往更好了。而另一边,每年公布的创业公司阵亡名单,数量之多、阵亡速度之快,让人不胜唏嘘。
经历过创业洗练的创业者都知道,成功真的没那么简单。创业之殇有千千万万种,除了健康、生活的牺牲之外,还得应付诸多问题与风险。
生于1998年的 神奇百货 CEO王凯歆高中辍学创业就是典型的例子。在《我是独角兽》节目中,她坦言为了创业一度与父母断绝关系。后续发展过程中,搬家、裁员事件到最后的破产,几乎昙花一现的经历,让人不禁唏嘘。
而在此之前,不乏余佳文、马佳佳之类相似的案件。 这终究是个鱼龙混杂的圈子,既要警惕 成为资本 的玩偶,也要避免成为坑爹的创业者。
《创业家》杂志曾调查了177位创始人,同时采访了上十位投资人,第一次全方位地勾勒了 创投圈 的“VC潜规则”:投资人成为最大股东、投资人不尊重创始团队、不尊重商业机密、缺乏耐心、在投资过程中谋求个人占股索要回扣等等。这些问题,也只是无数创业问题中,创业者可能会遇到的其中一小部分而已。
作为一个新手创业者,和自己的天花板对抗、和人性的弱点对抗、和竞争对手的厮杀,你完全有可能倒在以上任意一个坑上。在不断的打怪升级路上,还伴随着运气的左右。
4
在全球范围内创业成功率不足1%的概率面前,每个创业者都相信自己会赢。
华创资本 合伙人 熊伟铭 曾在知乎就问题“哪些因素决定了初创公司的成败”,做过一个分享:
创业团队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始人的素质。我们一般从两个角度来衡量:德(Virtues)与艺(Skills)。
德艺双馨的创业者少,其中品德是造就伟大企业的根基,一生不会改变,远大的志向、坚韧的毅力、宽广的胸怀、脚踏实地的做事方式……
这些品质能够吸引同样出色的队员加入企业;能力方面最容易判断,创业者过去的成就和他前后左右同事朋友的评价就比较容易勾画出创业者的能力圈。
你看,在判断创业者是否可靠,VC会有各自沉淀的方法论。价值观不正的创业者,没有投资的价值。
这几年听到最多的是,投资人也开始关注创业者的私生活了。会见创业者的妻子(丈夫),了解一下创业者的家庭情况。这些细节虽然看似平淡,但往往能折射出一些商业计划书上面没有的关键信息 :创业者如何经营家庭及其分工角色、选择伴侣的眼光、为人处世等等,往往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 。
我们都知道创业有牺牲在所难免,但更提倡做一个德艺双馨的创业者。
那位为路演而缺席父亲临终床前的创业者,我相信他的创业动机里,一定有“给家人提供最好的生活”这一选项。
但讽刺又无奈的是,当家人最需要他的时候,他不在家人身边。这是他迫不得已的选择吗?我们无从得知,但从他对创业的认知角度来看,至少说明他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如果一开始就对创业有正确的认知、正确的创业价值观,进而理性地做出评估、权衡取舍,如今他应该不会如此悔恨当初的决定。
钱很重要,但不是决定创业成功的唯一因素。就算融资成功,也是万里长征的其中一步。 最可怕的是,创业没有成功,而心中却留下了比创业失败更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