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网和陈一舟的救赎:二手车金融,BAT鸡肋,但却是我们的肥肉
陈一舟 还是那么一如既往的爱笑。
他刚从美国回来,被问及去那里的使命,他神秘一笑,“招人”。人人公司在海外有不少投资业务,同时公司自营一家服务地产经纪的软件服务业务公司,运营几个月的时间已 经开 始有收入。 从2011年关注互联网金融至今,人人公司董事长兼CEO 陈一舟 在中美两地已经投资超过20家公司,人人公司现在的主营业务已转为互联网金融。
外界对他最熟知的身份认知还是中国版Facebook 人人网 的缔造者。 鲜少有人对这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转型进行梳理, 陈一舟已经悄然在二手车信贷领域做到行业前列。
“我们做的是特种金融,这是我发明的一个词”。陈一舟还是穿着标志性牛仔裤、人字拖,他难掩兴奋地告诉《中国企业家》, 这种业务市场称不上海量,但其实不小。大银行和互联网巨头看不上,小公司摸不着边,适合怀揣一定资金并且有金融经验的互联网人去做。
简单来说,陈一舟已经打进全国大部分城市的二手车商网络。他们把车抵押给人人,拿到贷款。 他没有做过详细的统计,但是他认为这个领域没有公司比人人做得更专业更上规模,这个业务已经成功进行了两次资产证券化的公开发行,在这个行业是个小小的奇迹。
自从移动互联网大爆炸,人人一直在寻找新的出路。顶着中国版Facebook的光环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没多久,就遭遇微博、微信的双重夹击。陈一舟试图翻盘,但是一年后他意识到,这是打不赢的一场仗。 因为人人距离微信这个黑洞太近,既有的人人社交通讯产品很容易被吞噬。
但陈一舟从来不缺少机会,相比大多数企业家他总是能敏锐地捕捉到新鲜事物。他学物理出身,喜欢理解和研究这个客观世界,并希望找到客观世界最根本的规律,然后去造就一些新的东西。这种好奇心和对事物本质的追求,总是能让他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发展进程中发现一些前瞻性的东西。他曾说,“我不愿意被规则所束缚”,“而 愿意在满足最重要的几个客观规律条件下寻找没有被人充分发掘的可能性 ”,他总在不断进化。
所以, 人人网 在辉煌时期,公司业务四处开花。 人人游戏 差不多是国内页游的引导者,糯米在团购鼎盛时代能进行业前三。即使不能亲自操刀,他也能以投资的方式占据某个热门行业的位置。陈一舟手里总有出不完的牌。
与陈一舟曾经共事的人评价他,他经常有一些改变世界的想法,在投资方面有超出常人的天分。
所以 社交业务陷入困境之后,陈一舟为公司寻找新的出路,他理性分析金融加上互联网工具会是未来的趋势。他以投资的方式近距离了解这个新兴行业, SoFi 、买单侠、 票据宝 等公司都是人人公司的被投项目。 他对新公司的嗅觉甚至强于一些专业投资人。
但陈一舟似乎不愿意被外界关注太多投资业绩,他认为 巴菲特 是伟大的金融家,却不愿追随 巴菲特 的轨迹。 投资对他而言只是在公司走到平庸和瓶颈时,反弹转型的一个方式。“每家公司碰到瓶颈突围的方式不同,我们喜欢靠投资来摸索前进。”
事实上,他对企业家的身份认同感非常强烈,对做实业有天生的责任感和进取心。人人公司主营业务很快转型做互联网金融。起初陈一舟借助 人人网 在校园的影响力,学生信贷产品做得风生水起,但是一年后就放弃了。
“我们不够野,风控要求太高,钱放不出去。当时有不少公司融了很多钱,冲得很猛。我不喜欢这种烧钱的新规则,干脆就转做别的。烧了那么多钱之后,我不喜欢烧钱的业务。”陈一舟说。 转做二手车信贷让他找到想要的感觉。
陈一舟有个固定的习惯,每天上班的路上他会思考一个命题,然后把大概的想法列几条核心要义用邮件发给自己——都是英文。有时候一天会发三条。他会不定期翻出来,如果想法有变化随时校正,直到真正思考清楚为止。
他还要求自己保持阅读的习惯,每晚10点离开办公室,回到家阅读1个小时左右。 他刚刚看完美国作家麦克莱恩所著的698页厚度的《日本史》。
陈一舟还对人工智能爱不释手,有相关主题的论坛都喜欢邀请他坐而论道。早在麻省理工学院读书期间,他就对人工智能表示出浓厚的兴趣,现在更是花大量的时间研究。他说,一定会想办法参与这个真正影响未来的事情。
这一切都源于他要求自己时刻保持大脑的灵活度,为此最近他准备重新学习几何学和拓扑学。作为一名互联网老兵,他深知被裹挟其中,不进则退。
不过,眼下他倒不急于扩张现有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我现在越来越保守,当我手上有几只鸟的时候先把它煮熟再说,而不是再去抓新的鸟。也许去抓那只鸟的时候,手里这只就飞了。我一定要先把手里的煮熟了吃到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