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泰基金投资的妈妈味道宣布关停,情怀可以讲,但不能当生意做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2月25日晚间消息, 亿欧网 观察到私房平台“ 妈妈味道 ”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宣布截至2月26日停止服务。

1.png

  实际上,提及 妈妈味道 ,能想到的还是2015年9月其联合创始人李铭对外透露已完成10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投资 方正 是创始 合伙人 系知名 天使投资人 俞敏洪 和盛希泰的 洪泰基金 。

曾问过多个投资人如何对待投资失败的项目?

后来想想这个问题实在太过傻X,投资失败的项目于投资人而言就像花钱买了件很喜欢的衣服,穿了一段时间发现衣服质量不好或者审美出现了偏差,不用主动放弃那件衣服,只要不去理它就可以了,这是消极的对待方式;有人会选择将衣服送给喜欢的人或者放到二手市场变现或实现衣服的价值,这是积极的对待方式。

我得到的官方说法为:天使投资更多的是投资人,只要创始人还在继续创业,即使一两个项目折了,还会继续投资,很少有真的投资失败的时候,除非创始人不创业去上班了。

  从后来跟创业者聊天的过程中,也见过很多“好”的 天使投资人 ,主要体现在:1)不只投钱,还帮企业做战略规划及顾问;2)定时召开股东会议;3)帮助企业引荐可合作企业和投资方,进行下一轮融资;4)不抛弃不放弃。

  实际的例子中,“好”投资人未必培育出 好项目 。

案例一

一个上海的项目,拿着不少融资得来的钱,产品也不错,但是就是没有订单量,与其他投资方关于“订单量”的对赌协议马上到期,其天使投资人找来自己投过的项目,都用该款产品,令该项目暂时度过了危机。结果是:一年后,这个项目还是因为一心钻研产品,没有订单,而一夜之间从千万资金变得除产品外分文没有。

案例二

一个北京项目,拿到某知名天使投资人的钱,连续三次该投资人还是继续投他。可以该创业者总是创业风口没有踩对,接连几个项目均以失败收场。最终一个项目濒临倒闭,创业者自己都无颜见投资人。

投资人能为创业者锦上添花,也能偶尔雪中送炭,但不能替创业者活,亦代替不了项目死。

话说回来,妈妈味道真的是站错了风口吗?

   亿欧网 打开妈妈味道,看到的是很多温馨的话语:

   妈妈说 :离家 在外 ,对自己好点/妈妈味道,免费帮你找身边会做饭的爸爸妈妈和美食达人/通过大家分享,让TA们根据你的口味为你做饭/轻松请“私家大厨”天天吃上妈妈的味道。

  “妈妈”、“回家”系列的餐饮品牌有很多,温情、情怀可以讲,但不能当生意做。“妈妈味道”联合创始人李铭则曾对外表示,妈妈味道主打C2C亲情牌,有别于堂食、外卖等用餐模式,不仅是一种新型的餐饮形式,同时也是共享经济在餐饮界体现。与妈妈味道模式相似的品牌还有曾经的 妈妈的菜 、曾经的烧饭饭和现在的回家吃饭以及私厨上门平台 爱大厨 和 好厨师 等。

  作为家庭厨房和订餐用户的连接,C2C共享经济在国内外有天然的优势和明显的对标案例—— 滴滴 出行和 Uber

  那,为什么妈妈味道“站”错了呢, 亿欧网 曾在妈妈味道融资时分析,C2C模式的众包阿姨私厨平台遇到的问题存在四个方面:1)需要大量资金,平台强大需要阿姨和用户两端双补贴,烧钱在所难免;2)周边竞争大,外卖和厨师上门以及半成品到家都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尤其是外卖行业;3)配送效率低成本高,一般家庭都是阿姨为家政主妇,不方便离开家里,做菜和配送不可兼得;4)盈利空间有限,对于现有的正餐供应,平台对其普通正餐不便提成,毛利的提升空间太低。

除以上原因之外,还有竞争太大、竞争太大、竞争太大!重要的事说三遍。

  突然想起,互联网+餐饮行业的从业者告诉 亿欧网 记者一句话:餐饮界已经过了靠产品突出的阶段,靠模式也许还有些戏唱。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