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房企香港敲钟潮背后:港交所成了救命稻草
7月10日的港交所热闹非凡,四面锣鼓八家公司敲,9点半时间一到,四面八方都响起敲锣声,台下掌声欢呼声交织,谁也分不清这是为哪家公司欢呼。
港交所这般热闹很少见,日后怕是会继续如此热闹。毕竟,排着队递交招股书的公司还有一长串名单,到香江去拿钱俨然又形成一股潮流。
八家敲锣的公司里,弘阳地产是唯一一家房地产企业。 全场的注意力围绕着那些新经济公司,而一家传统房企存在感微薄。更何况这还是一家区域性房企,不仅跟new money搭不上边,在old money界的地产圈里,排名也就刚迈入百强而已。
敲钟时是什么心情?外人无从知晓。而从南京到香港,弘阳地产董事长曾焕沙和团队这一路走了22年。
22年的时间里,房地产行业风水轮回。 万科依然是成绩卓越的优等生,只是带头人从 王石 变为郁亮; 碧桂园 以顺德为圆心,在自诩读书少的杨国强带领下,以“高周转”、“联席总裁制”、“跟投”等独特的管理机制,飞速成长为辐射全国的“宇宙第一大”房企;孙宏斌从顺驰失败再到融创,江湖中留下“买买买”的传说……
曾焕沙去南京创业的那年,许家印同年在广州创立恒大,现如今恒大成为市值过千亿的房企,而上市刚一天的弘阳市值还不过百亿。
包括弘阳在内的百强房企,贡献了2017年全国房地产销量中的50%,而其中TOP10的大房企更是占了全国销量的30%。未来强者恒强,资本、土地、产业都在向大房企倾斜,中小房企迫切地想杀出一条血路。上市的房企如金科、正荣快周转扩规模,没上市的房企如弘阳、大发冲去香港递交招股书,变革求存活。
港交所的铜锣不断被敲响,乍一看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盛,但结果几何,谁又可知。
为了千亿!冲!
2018年上半年,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的房企至少有5家,弘阳成为今年第一家上市的房企。
根据克而瑞统计,2017年弘阳集团以178.1亿元的流量金额排名行业第95位,这是弘阳首次跻身百强行列。彼时刚进入百强的弘阳危机感强烈,定下千亿目标,拿着招股书便奔赴香江。
弘阳是典型的区域性房企,截至2017年12月31日,弘阳只进入了江苏9个城市以及南京市场所辐射的安徽4市。其中27.3%的土储位于大本营南京;43.4%的土储在苏锡常;另有不足30%的土储分布在泰兴、句容、南通、扬州、镇江、合肥、亳州、滁州、马鞍山等。
弘阳布局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偏安一隅曾让弘阳稳步发展。 其南京总部位 于江 北区域,江北在20年前是南京的“乡下”,现如今则是江苏省唯一的国家新区。2010年以前,弘扬所持的大部分地块都位于南京江北,在江北的早期布局体现了弘阳发展时的战略性眼光,但过于倚重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也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风险因素。
新一轮的调控周期中,号称“楼市四小龙”的苏州和南京都受到了限售、限价等政策重创,“楼市四小龙”风光不再,弘阳也只得从南京走出来开眼看世界。
2017年,弘阳正式开启全国化布局,相继成立中山、武汉、杭州、重庆、昆明等城市公司。其布局战略为“1+3+x”,主要计划进驻区域包括长三角、华南、华中、西南和其它地区。
弘阳方面曾表示,在长三角,以上海、南京、合肥、杭州都市圈为核心向周边拓展,选择性进驻长三角的三四线城市;在华南、华中、西南区域,重点关注节点型城市,例如武汉、天津、重庆、成都、郑州、长沙等,以及这些节点城市形成的都市圈。
随着目标的扩大和改变,弘阳在土地市场出现的身影也愈发频繁。 据界面新闻统计,2017年弘阳拿下了43个项目,权益可售面积为245万平方米,货值约367亿元。截至2017年12月底,弘阳拥有25个已竣工项目,40个开发中项目以及21个持作未来开发项目,其中有39个位于南京,14个位于苏州,拥有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616.9万平方米。
▲弘阳地产土地储备。
这是一个市场寒冬。大规模的房企,更容易拿到融资倾斜。这也是为什么中小房企都要追求规模,高喊千亿口号,杀入资本市场。
但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认为,对于中小房企而言,实现千亿目标比实现上市更有困难。千亿规模的实现不是简单的财务数据比拼,它要求企业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周期、区域布局都要有更多的把握。
经营战略调整的背后是人。弘阳在人事方面也经历着巨大的调整,一改往日的家族企业作风,开始大量使用职业经理人。今年3月1日,曾焕沙召集公司各大高管,举办一场独特的欢迎仪式——欢迎九大高管集体加盟弘阳。这些从去年底被陆续挖来的高管,主要来自于旭辉集团、新城控股、泰禾集团等千亿房企。
被弘阳挖人的房企都有个显著特点:近两年业绩迅速上涨,从中型房企冲刺成千亿房企。显而易见的是,弘阳希望能够复制新兴崛起房企的成长路线。
▲十位“空降高管”集体加盟弘阳地产。
曾焕沙敲响锣鼓,管理层同他欢呼庆祝。然而上市只是让弘阳变革的路多走几步,想要实现千亿目标,前方还有无数荆棘。而且,有千亿目标的中小房企并不止弘阳一家,几乎每个想要上市的房企,都在为千亿目标准备着。
挖人,偷师,喊口号
“我们必须了解人性。人性是自私的。这是键点。我们在选择管理方法时就是要直穿人性的弱点,不能搞平均主义,不能‘做善事’。”杨国强曾经如是对吴建斌解释“成就共享”机制。
2013年5月29日,随着朱荣斌正式就任 碧桂园 联席总裁及执行董事,碧桂园形成了两位总裁的管理模式,当年,碧桂园的销售额首次突破千亿,随后的三年,碧桂园实现了从千亿到三千亿的跨越。
“联席总裁”、“跟投机制”……不知道这是否是碧桂园“直穿人性的弱点”的管理方法,但学习碧桂园已成为中小房企想要弯道超车必备的不二法门。
弘阳内部,除执行董事、总裁何捷之外,弘阳罕见地推出双执行总裁的角色,分别为蒋达强和 张良 。他们还是弘阳的非执行董事。
快周转成为弘阳不断提及的词汇。 招股书中称,弘阳将追求建立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提高运营效率,实现更快速的开盘及去化,争取未来将拿地到开盘的平均时间缩短为6个月。在开盘环节,要求各城市公司将在获得土地后85内实现开工、180天内实现有质量的开盘。
而另一家中小房企——大发地产,在弘阳提交招股书不久,于4月26日大发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同样,这家房企对于规模充满野心。大发地产CEO廖鲁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大发地产计划冲击千亿,提出五年实现3000亿的目标以及项目跟投、利润共享机制。
廖鲁江是大发现任管理层中最大的王牌,其在今年年初加盟大发担任执行总裁职位。廖鲁江在来大发之前,曾任 世茂房地产 执行董事和首席营运总裁,更早时候,廖鲁江还担任过 龙湖地产 的人力资源总监。
不知道大发挖来廖鲁江是否想让其像弘阳的张良一样,间接性地挖来其他房企高管。廖鲁江目前还未有实质性动作,至于项目跟投和利润共享机制,也尚处于“喊口号”的状态。
于1月18日完成上市的正荣地产,上市之日掌舵人欧宗荣带着正荣地产董事长黄先枝、行政总裁林朝阳等十余位管理层共同接受上市仪式。彼时,黄先枝和林朝阳两人一左一右,宛若欧宗荣的左膀右臂。40天后,组合加入新成员——王本龙。2月28日,王本龙晋升为联席行政总裁;同时,原行政总裁林朝阳调任为联席行政总裁。
林朝阳接受采访时曾透露,正荣推出事业 合伙人 制度,在项目跟投上,城市公司总经理级别以上必须跟投,其他员工可以自愿性地选择。
▲今年赴港上市的房企有一些共同特征。
严跃进告诉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很多房企要学习碧桂园是因为碧桂园相对来说容易学习也值得学习,另外碧桂园在三四线城市投资规模很大。现在很多房企会对三四线城市进行投资,那么碧桂园的模式就更具有代表性。中小房企还是有弯道超车的可能性,尤其现在棚改的机会比较多,主要看企业能不能把握住市场带来的机遇。”
碧桂园就如同电影里“药神”的地位,发展过程中行之有效的制度都被其他企业拿来学习。但如果只学其表不学其里,弯道超车也并不容易。
为了不被大房企吞噬,中小房企苦学碧桂园。 不过,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几乎每个想要扩大规模冲去香江提交招股书的房企,都免不得背上累累债务。
资本更青睐规模型房企;而扩大规模又需要资本。市场和政策风向急速变幻,资金链的风险越发突出。中小房企面临一个难以解脱的套。
去杠杆?必须上市!
2017年4月,闽系房企三盛地产通过收购香港主板上市地产公司 利福地产 曲线上市;2018年1月,佑威国际(00627.HK)正式更名福晟国际,福晟集团实现上市梦想;2018年1月,正荣地产正式挂牌上市;2018年7月12日,弘阳地产敲钟上市。排队等待的还有美的置业、大发地产、万创国际......
房企上市潮来临,然而无论是敲钟的房企还是没敲钟的房企,财务状况都不令人乐观。
大发在招股书中明确提到:公司无法保证将有充足资金,也无法保证可以按照商业上的合理条款取得额外融资,甚至根本无法取得额外融资。
截至2015年到2017年12月31日,大发的净经营现金流量都为负数,约为人民币-7.92亿元及-23.94亿元。负债方面,2015年到2017年的净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96.5%、150%及269.8%。
报告期内,大发地产未偿还银行贷款分别为人民币33.07亿元、28.26亿元、 39.75亿元。此外,截至2017年12月31日,大发地产未偿还信托融资及其他融资占公司总借贷的33.6%。2017年,大发共与 平安信托 、中国华融及 中航信托 三家金融机构订立五单信托融资计划,规模近20亿元,利息最低为8.3%,最高达12.9%。
弘阳地产的招股书则显示,自2015年至2017年,弘阳的资本负债比例分别为119.4%、136%和137.5%,呈逐年上升趋势。此外,公司的平均融资成本分别为8.38%、7.72%和7.52%。
▲弘阳地产、大发地产、美地置业近三年负债率。
作为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行业,规模扩张则意味着需要不断加杠杆,然而房企不得不面临的现状是融资越来越贵、越来越难。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5月19日以来,房地产企业共有5笔境内公司债遭遇中止发行,其中包括碧桂园的一笔200亿的债券。这也延续了近期境内融资难度加大的态势。
对于未上市的中小房企而言,上市已然成为解决资金问题最好的办法。
严跃进认为,香港的市场比较国际化,能够让企业获得更多的融资,股价也比较坚挺。目前的现状是银行政策收紧,融资更困难。上市的话会有助于房企融资,跟非上市企业相比更有优势。
廖鲁江加入大发后,曾颇为豪情万丈的说:“中型房企如果想要在未来活下去,此刻就必须拿出奋斗者之心,拿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魄力,招兵买马,战略进取,加速进入千亿级俱乐部,未来才有可能继续留在地产球场上继续踢球。”
每个想来香江敲钟的房企,都想留在地产球场上继续踢球。然而球场就那么大,上市只是拿到赛事晋级的门票,拿到门票的中小房企们还得继续不停加速奔跑。港交所的铜锣咚咚响,也敲响了房地产市场的晋级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