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这一年:半年融资30亿、30家VC/PE入局,资本还可以燃烧多久?
当橙黄单车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中,人们慢慢接受了它。
贾明(化名)晚上下班后很自然地把一辆小黄车搬进了小区停车库,顺手掏出锁“咔”的一声锁好;雷生(化名)直接把车扛到了12楼,需要用的时候再搬下去;还有圈内实时更新共享的密码分享Excel......一边是卸掉轮子、密码被涂鸦的“坏车”,一边是“城市猎人”连夜把违停的车搬到路口,然后上报。随着第一道光划破黑夜,人性的善恶和城市的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交织在了一起。
2015年初就开始酝酿的共享单车行业,终于在2016年下半年迎来了集中爆发。2017年,在投资人举杯欢呼中又打响了争夺的第一枪,转身开始在国内外“攻城略地”。
轮子上的资本狂热
解决最后三公里问题的 摩拜单车 和ofo小黄车几乎同时出现, 熊猫资本 梁维弘 在摩拜B轮投资时,用“忐忑押注”形容当时的心情。大多数人并不看好,更多的机构是观望看戏。瞬间席卷了互联网的共享单车,现在已很难跟进,还有很多人在等第一个倒下的公司。
单车共享本质上是公共服务,高度依赖政府资源和输血,最现实的做法是通过“政府+市场”的方式运作。很多人会用滴滴和Uber来看“橙黄大战”,但其量级却不可同日而语。据统计,中国会选择“最后一公里”骑行人口大约0.85亿,而对于想站住脚的互联网平台来讲,1亿用户量仅仅是刚起步,更不要说不清晰的盈利模式。
ofo、摩拜入局较早,最新一轮融资后估值直逼独角兽。据网络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30家共享单车品牌加入激战,这30多家累计城市单车投放量已超30万辆,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地,其中仅广州就有10多万辆。
如图表所示:
1.据公开信息整理,已披露融资消息的创业公司共11家。其中,仅2016下半年融资额超30亿元人民币,入局资本多达30家;
2. 巨大资金入局。 半年内,ofo完成了5次融资,摩拜完成了4轮融资;后来者 小鸣单车 在短短24天内完成3轮融资; 优拜单车 也在3个月内获得3轮融资。而在2017年第一周内,摩拜单车重磅宣布获得2.15亿美元D轮融资,ofo 随即发表声明表示已经准备好了充足的弹药;
3.除了一般投资机构外,摩拜投资方出现了一批PE机构,比如高瓴、 华平 ,同时站队腾讯等;同比ofo投资方,则是抱上了“滴滴系”大腿,小米也入局;
4. 中国模式出海 。在强大资本的催促下,2016年下半年,摩拜、ofo开始出海进入国际市场进入国际市场。摩拜宣布进军新加坡,ofo随后也宣布在伦敦、新加坡和硅谷提供共享单车服务。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投资方是腾讯。作为滴滴的重要战略投资人,在这次“单车大战”中,腾讯并没有与滴滴站在同一阵线,而是选择了ofo的竞争对手摩拜,背后颇耐人寻味。似乎在摩拜看来ofo已经不是他们的对手了,“真正的对手是滴滴”。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作者:王珑娟 任倩,原文:http://news.pedaily.cn/201701/201701184082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