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快的合并两个月都做了什么:两个品牌均保留 IPO和盈利都还很远
2月14日滴滴快的那场“突如其来”的合并之后,新公司在移动出行产品上动作不少,陆续推出滴滴顺风车、一号快车、代驾等业务。除此之外,滴滴快的最近还在微博上放出消息,将再推出三项新业务,按照各界猜测其新业务分别为校车服务、专机业务及针对女性的专属专车。
尽管已经成功将打车软件的触角越伸越远,但在产品之外的层面,滴滴快的一直不愿意多谈,特别此前业界最为关心的团队整合问题。
作为滴滴快的合并后新公司的总裁,柳青终于决定开口讲讲这两个大体量公司整合后的故事:“(做出租车、专车、拼车、代驾等业务)还真不是说我们有多贪心,确实是因为移动出行业务的生存之道,就是必须要把这个平台搭建起来,就像当年的淘宝,只有做成平台了才有用户,也只有平台才能为用户和乘客提供方便的服务。”
滴滴快的品牌均保留
并购完成两个多月后,在位于北京海淀区得实大厦的滴滴总部所在地已经可以看到不少原来快的团队的身影。事实上,现在这个新公司的内部,更习惯将原快的团队称为“杭州兄弟”。
为了避免以往的合并困局,滴滴快的双方就具体业务如何切割,一直被解读为并购之后整合必走的一步。毕竟这样可以让两个公司的业务各有侧重,而非互相重叠。
只不过,这一次柳青给出的答案是:在出租车业务、专车业务上,快的、滴滴都将延续原有的产品品牌继续服务于O2O出行市场。
对此,《 第一财经 日报》记者了解到,如今滴滴快的的公关、人力等职能部门已经完全整合到一起;而在具体的业务部门中,之前双方都在做的出租车叫车业务现在更多是由滴滴原有的团队接手,而原快的出租车业务负责人付强已经在4月初宣布出任新集团代驾事业部总经理。在专车业务上,滴滴专车和一号专车依然保持着两条路线在走;最新的拼车业务现在则由一个新的团队在负责。
在柳青看来,两边的合并使得双方资源、产品、技术高度融合,可以腾出人手来布局拼车、代驾以及正在酝酿的新业务。“今天可能很多用户发的订单,用滴滴端的和用快的端的所有司机都能听到,这是整合最大的意义,使得司机车的空驶率更大地降低,车量的利用率得到更大地提高。”
滴滴快的合并之后,不少人学会了一个名词——“联合CEO”。按照此前发布的信息,滴滴快的合并后的新公司实施Co-CEO制度,滴滴打车CEO程维及快的打车CEO吕传伟同时担任联合CEO。
“最骄傲的一点是,我们两个团队都有极大的包容心,尽管之前打了那么激烈的仗,突然间放下对抗转而拥抱在一起,这是很需要胸襟的。”据柳青透露,目前吕传伟更多负责公司发展战略方面,而程维还将对整个业务推进速度进行把控。“这两个人现在是好‘基友’,我就是补位,(各方面)都会综合看一下。”
在柳青的理解中,这个新公司核心班子的文化就是补位。“互联网是一个厮杀极为惨烈的领域,今天的企业成长非常艰难。就是因为我们在团队中为彼此补位,因为战略上的种种布局,滴滴快的才能够活到今天。”
IPO和盈利都还很远
对于当下主推的新业务之一——即将上线的拼车业务成为了新公司的重点。
对此,柳青的态度是“如果不是半年前思考未来要做什么时,早早地布局了拼车,今天我们就会非常被动”。
有意思的是,在擅长“搅局”的滴滴宣布将进军拼车业务后,51用车和天天用车这两家拼车应用几乎同时宣布完成了数千万美元的C轮融资。而这背后,对于正处于风口上的拼车应用来说,获得融资的消息早已屡见不鲜。有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拿到融资的拼车APP超过20家,融资总金额超过2亿美元。
但在这个已经足够热闹的市场里,滴滴方面想强调的是拼车核心是一个司机在上下班的路途中顺路带一个乘客。
“我们今天看到的一些所谓做拼车的公司,他们平台上很多司机不是顺路,是专门为了赚钱,是打着拼车的幌子做专车的业务,这个概念很容易被模糊和混淆。”滴滴快的出租车事业部总经理、战略部负责人朱景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滴滴快的合并之后,原快的CEO吕传伟曾通过内部邮件表示,双方合并之后,上市计划也会提上日程。只不过,按照如今的口径,新公司的上市动作还得等。
在朱景士的理解中,公司IPO无非基于两个原因:一是要融资;二是股东和管理层需要有流动和套现需求。“现在滴滴和快的没有这两个需求,公司的融资能力很强,也有强劲的股东,因此在可见的未来还没有上市计划。”
此外,滴滴快的方面还表示目前没有新的融资计划。“有一些投资人我们会吸收他,目的不是为了融资,更是为了打战略配合。”
朱景士表示,“对于盈利这一点,在短期内并没有太大的考量。如今在互联网行业,如果早期想赚钱、想盈利,恐怕是必死无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