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繁华掩盖下的中产阶级知识危机
有多少人习惯性地拿着手机,刷着微信,翻着朋友圈,在新闻资讯的版面搜索着有用的、有趣的讯息?
在这个沉默即落后的城市中,七嘴八舌展露谈资的背后,实际上是深深的焦虑和黯然的孤独。我们生怕错过任 何一 个搭上话的机会,生怕被 周围 人甩在后面。
我们时刻有一种强烈的不安笼罩在心,生怕被飞速变化的时代所抛离;日夜因为激烈的竞争焦虑不已,担心讯息通达、八面玲珑的人把我们比下去。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事实当作思想而随意质疑,把思想当作事实而趋之若鹜。
作者|包三先生,原载于家长进化论(微信号parentsup )
前几天,和一个很久没见面的朋友聊天让我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期间我们的聊天内容,从最新上映的电影《你的名字》里日本文化现象,到最近人民币跳水问题,再到大众心理学、罗尔事件、个人英雄主义等等,天马行空、无所不谈。
朋友和我说起这些的时候,头头是道、滔滔不绝,专业的名词术语一个接一个,但是我听着,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正当他抄起勺子将一口菠萝饭喂入口中,匆忙咀嚼完刚要开口的时候,我忍不住了。
“停,我觉得我要制裁你下。这些这么高端的逼,你都是从哪里学来的?“
朋友得意洋洋地晃了晃手中手机,屏幕上一堆花花绿绿的APP显得特别扎眼。
我感觉,就在刚才我被喷了一脸。
你学习了么?
据朋友说,他的生活是这样的:
清晨上班的路上,他会在APP上听某胖的最新音频。
中午休息的时候,他会开始刷某乎,除了看看有没有最新的某乎live课程,最主要的还是读信息流里推荐的自己关注的话题有没有答案。
而下班路上,他则会辗转于各个订阅的推送中,有的时候可能也是一段音频,打开一篇篇推送文,然后再一篇篇关掉。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很多人就是这样学习,并认知外界事物的。我们在钢筋水泥构成的城市森林里,小心翼翼地生活着、紧张兮兮竞争着。
毕竟,周围的人都在学习着,谁都不愿意成为那块弱肉、任人刀俎;毕竟,我们的地铁拥挤不堪,难以翻书,唯有巴掌大的手机能够灵活运用;毕竟,我们双手紧握方向盘、大脑思考方向标,只有耳朵是空闲的。
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是没时间,那就听万卷书,看介绍异域风情的视频。还是没时间,那就只能找5分钟,听脱口秀大咖、知识界网红带你读书,亦或是利用2分钟,看视频了解某个小知识。
那么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你学习了么?又学什么呢?
你学习了什么?
我们从需求的角度分析我们会学习什么。
应试知识,以应付各类从业证书考试
专业知识,以应付综合类或交叉类工作的需求
资讯八卦,以应对社交圈的共同话题,防止被社交隔离的谈资
心灵鸡汤,以应对越来越严重的虚无主义思潮,压力感和孤独感
深度解读,以寻求和作者的共鸣和排解自身困惑
……
然而互联网最大的特色就在于,互联网上的同质化产品非常的多,应试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分享非常容易同质化,而且就用户粘性上来说,基本是用过即弃的状态。
所以更多吸引我们学习的资源,就是那些拥有一定“卖点“,或颠覆惯常思维的知识。
它们可能拥有深入浅出的内容,让我们在几分钟之内了解某个领域的冷门学科;可能是风趣幽默的段子,帮助我们在午间闲谈时口若悬河;也有可能,只是某个嗓音迷人的人发的音频,让我们听了耳朵会怀孕,在夜间甜甜入睡。
而这些知识、段子、音频内容的提供者,就是所谓的“知识网红“。
在某听书软件最火节目榜单的前20名中,阅读类的占15%,专业知识政策解读类的占20%,心理类分析类似心灵鸡汤和深度解读的占40%,而余下的25%则由资讯八卦所占据。从节目的火热程度来看,我们看什么的答案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