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ofo疯狂融资背后:中国共享单车的刚需到底还有多少?
融资,又融资,叒融资,叕融资......
2016年共享单车在发展的道路上似乎没有任何障碍可以阻挡。
GPLP君与圈内友人闲聊时,戏称2016年不看、不投摩拜和ofo这类项目,身为TMT投资人的你似乎就不算合格。近年的“资本寒冬”论一直存在,但资本市场本身不是寒冬,只是“资本需要一个出口,恰恰共享单车就出现了”。
中国共享单车的刚需到底有多少
“2016年一年才融五轮。”对此,摩拜单车CEO王晓峰表示“不满意”,“应该六轮”。
当摩拜单车这两天高调的宣布最新一轮融资的时候,GPLP君却被“中国共享单车的刚需到底有多少”的问题所困惑。
自行车是中国第一个普及型工业品。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自行车保有量达到5亿辆。而随着城市的扩张和机动车的发展,自行车出行空间受到挤压,出行环境不断恶化,骑车的人越来越少。目前中国自行车保有量还是高达3.98亿,所以其实我国并不缺自行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车的代步功能被替代,以“实用”为基础的原有中国自行车文化正在逐步消解,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提供的数字,近几年中国自行车的产量每年8000万辆左右,其中超过7成用于出口,中国人对自行车仿佛没有那么热爱了。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包括摩拜、ofo在内近30家共享单车厂商累计投放在城市的共享单车已经超过30万辆,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
王晓峰透露2016年12月摩拜在上海单个城市已经超过10万辆。如果我们按一台单车1800元的购入价来计算,本次宣布的15亿元D轮融资,还不够上海一个城市10万辆单车的购置费。这还没有计算每个月的人员薪酬,以及车辆维修费等运营成本。
所以摩拜这次融资的14亿元,还是用来开城的话,也覆盖不了多少城市。
那么,到底多少台共享单车才能满足王晓峰的野心呢,他说“有了更多的资金支持,我们可以去提供数以百万计的车辆。”
摩拜一年融资五次 到底是真缺钱还是To VC变相的烧钱
对于目前的盈利困境,王晓峰此前也曾坦言,公司之所以还在不停地找投资者,就是因为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只有靠着别人出钱才能继续活下去。这一讲话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为了挽回不利影响,王晓峰在本次融资发布会上,特意强调目前摩拜没有必要太早考虑盈利问题,因为这样“很可能会失去做一家伟大公司的机会”。同时王晓峰称,“作为市场第一名, 摩拜目前的盈利状况远好于市场上的第二名到第几十名的共享单车的企业。”
至于王晓峰所说的摩拜盈利状况你信不信,反正GPLP君不信。
那么,摩拜单车是否可以仿效当年滴滴和快的的烧钱大战呢?
在广大二三线城市,当地城乡居民们还都热衷于购买轿车,跑步进入汽车时代。自行车作为传统的交通工具,家家户户本身保有量很高,使用频率也在直线下降。而且城市面积不大,远的开车,近的步行。骑摩拜单车出行并非普通市民的刚需。
在GPLP君看来,目前摩拜单车覆盖的都是一线城市,数量也屈指可数,照搬滴滴和快的当年搞定北上广深成都一线城市,然后自上而下,顺势覆盖二三线城市的战术并不具备可操作性。
因为滴滴是移动信息平台型企业,不用重资产经营。而共享单车作为一个完全空白的市场,除了要扭转用户出行习惯,还要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此外,单车的使用方式对使用者的素质提出了要求,毕竟滴滴用户本身不占有任何一辆车,因此,共享单车面临的不只是资金的问题。
摩拜投资人是赌政策的空间,还是赌盈利
王晓峰可以豪气的说,2016年一年才融五轮。
不过作为旁观者,不能不倒吸一口冷气。短时间连续大额的融资背后,创始团队的股份被大量的稀释。摩拜单车的控制权还在王晓峰手上吗?!关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创业者还能掌握乾坤吗?
对于摩拜单车的投资人来说,你玩的是资本游戏,既然盈利遥不可及,那么玩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