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良:资本区域分布不均,北京在资本推动文化产业中一枝独秀
2016年10月26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再次携手 清科集团 共同举办“第五届中国文化金融创新峰会”,整合金融资本界与文化产业界的高端资源,重量级嘉宾齐聚,一同透视产业动向和趋势,以资本之力推进首都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发展。
在会上,北京新元文智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德良以北京文创资本力与文化金融体系的特征与优势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都知道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两个核心的要素,一个是技术,一个是资金,在整个国家政策市场开放之下,文化产业得以发展,得以成长。
从资本的角度来讲,资本到底从哪里来,流向 何方 ,资本在文化产业发展当中在哪些产生了作用,我觉得对于资本的分析,一定要去分析它的本质是什么,也一定要去把握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方向和到底作用是什么样的,所以我们想象在几年的研究当中,我们一直和不同的企业在交流,我们也和很多的投资机构在交流。
从资本的角度,有一个资本力的指数,是我们在多年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研究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套指数模型,在这个指数模型当中,我们考虑到把文化产业的资本融资能力分了五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 创新融资力 。大多数的企业去融资,可能在文化企业来讲,是考虑到天使融资和A轮融资,到股权融资,其实都是股权投资的范畴。股权投资要强调一个核心点,就是创新引领融资,在文化产业的这种股权融资方面,不断出现一些热点,无论是说去年以来的自媒体,网红,直播等,其实都是跟技术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产品形态的创新是紧密相关的。股权融资其实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一个创新的成果,我们定位为创新融资力。
第二个方面是 资本运营力 ,无论是通过新三板,还是IPO去融资,还是说在挂牌以后和上市以后的定增,都是我们通过公开资本市场去融资,获得资金的渠道。
第三个方面是 来自于资产的融资力 ,更多是把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放在信托和债券发行等渠道上,所以大多数企业资产融资力是相对比较偏一些的,文化企业固定资产是比较少的。但是对于一些有规模化的大型企业来讲,融资能力是很重要的,在资产融资方面获得了很多的突破,包括收益权的融资等创新的模式,包括北京有了融资租赁这样一个金融企业,能够通过资产的方式帮他去拓展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