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生产力,微软收购 Android 和 iOS 上流行的输入法
两天前的传闻坐实, 微软官方博客 确认将收购 SwiftKey ,一款 iOS 和 Android 流行的滑行输入法软件。
SwiftKey 的特点是用户在输入时手指完全不用离开键盘,在字符间恣意挥洒就可完成输入,甚至你无需精确地点到某个字母,预测功能便能猜到你所想。见识过妹子用 SwiftKey 指尖键字如飞的我,表示那行云流水的畅快简直可以奏出一首曲子来。不过已经收录了 100 余种语言的 SwiftKey 对中文的支持并不好,在前段时间刚刚加入了繁体中文。
SwiftKey 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公司,2008 年成立。官方的数据显示,其输入法 2010 年首发于 Android 平台,2014 年苹果 iOS 8 开放输入法 API 之后登陆 iOS。几年间,SwiftKey 在 Android 和 iOS 端的装机量已经超过了 3 亿台,为用户节省了 10 万亿次的敲击,总计节省 10 万年时间。
从微软的公告来看,它看中的正是 SwiftKey 作为生产力工具的高效。 为了打消现有用户对这款输入法前景的忧虑,微软表示未来不会停止 Android 和 iOS 客户端开发。
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讲,你多虑了。 微软近几年的姿态越来越开放,而我们又常常把它归结为纳德拉开启的“移动为先,云为先”战略转型。 在移动端,除了既有的 Windows 移动操作系统的“苟延残喘”,微软更大的策略是自行开发、买进了多款流行的移动端 app,比如 Accompli 邮箱、Sunrise 日历等,并快速消化吸收,应用到自家原有的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 微软旗下的 iPhone 软件数量有 50 余款,多集中在其擅长的生产力工具 ,邮箱、日历、Office 等等,但也有“比某图秀秀高到不知道哪里去”、却因宣称人工智能跌了一跤的微软 自拍 等生活类 app,另外还有数款游戏产品。与此同时,一些前沿的人工智能产品也在逐渐产品化,三大语音助手之一,Windows 10 力推的 Cortana 小娜先后登陆了 iOS 和 Android,供全平台的用户调(tiao)教(xi)。
最后 微软并未公布这项交易的具体金额,外媒报道显示为 2.5 亿美金。 微软表示在之后会将自家的 Word Flow 与 SwiftKey 背后的技术整合,说不定哪天又会孵化出一个像 HoloLens 一样的黑科技产物。
题图来自 Ventureb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