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联合苏宁,京东入股永辉……网络和零售终将回归一体
近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在一次演讲中系统阐述了当前网络零售的变化和趋势,他认为中国现在有很大的泡沫,隐藏在股市泡沫之后,隐藏在很多实体产业的背后
我们姑且称之为“互联网泡沫”。这个泡沫已经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方式,甚至思维模式。这种风险是很大的。
直接的表现是,2015年会有一批又一批的O2O阵亡。资本谨慎对线上线下、消费者影响深远
经过第一轮市场投资烧钱,那些无法落地,完全靠烧钱造流量的所谓新模式和新概念,会因为投资者信心的消褪而难以为继。 这直接对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消费者在网上买东西,自己不用开车,不用泊车,也不用花时间,商家把商品送到家,消费者还想买的更便宜,这种消费预期会被现实纠正。补贴不是天天都有,很多消费者会重新认识,重新梳理他的消费行为,店里的东西可能会更好,可能会更便宜,只是要花点儿时间到店里去买。这无疑对于实体店未来的发展将十分利好。
同时,因为网上零售的疯狂进攻,积极促进了实体零售的发展, 现在大家抓商品,抓供应链,抓成本控制,抓自有品牌。因为电商这样一个外力的作用,实体零售业的模式转型更快。
此外,电商自身的演变,包括电商跟实体O2O的合作,也使零售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环境。那些脚踏实地,专注商品、服务和顾客体验的优秀零售商,符合互联网消费趋势的实体零售业态和O2O模式的零售商,对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将不断增强,这也是理性的回归。今年阿里苏、京东辉的出现绝不是空穴来风。
纯网上零售发展呈现新特点,互联网靠概念难再忽悠
资本市场的表现对零售业的影响是深远的。2015年,零售业O2O融合发展将不断深入,电商与店商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纯网上零售呈现新的发展特点。
第一,纯网络销售的增幅逐渐放缓。 除了基数的原因,这些大块头的网上零售运营商的增长速度的确在减缓,可以说已经度过其最快的增长阶段。
第二,网上零售的概念在逐渐淡化。 现在还会听到网上零售年增一倍甚至几倍,但随着O2O和全渠道零售的普及,网上、网下的销售将全面融合,界限越来越模糊,区分的意义也不大。
第三,网上零售商的平台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现在的电商不约而同的都在平台化。平台的收益,一个是金融服务,一个是大数据服务,这已然是可行的商业模式。而网上的商品经营者,如亚马逊,如京东,一直没有走出亏损的困局。所以京东也好,苏宁也罢,还有其他玩家,大都在向平台化转型。
在说到『跨境购』、『生鲜电商』这两个热点的时候,裴亮表示:“这两个新热点很难成为网络零售真正的新增长点“。首先,跨境购不是一个概念,要采购海外商品,要找到好的商品,要有好的价格,还要确保稳定的供应,这些和做实体店一样,不是用一个概念就可以解决的。有的跨境购投入很大,但销售规模的提升有限。生鲜电商成为网络零售热点就更具挑战性了。同样的客单,更高的成本,烧不起的引流,惹不起的物流,最终还是赔本赚吆喝的生意。就笔者的了解,英国生鲜的网上销售,包括网上下单店内提货,只占到英国零售商场的6—7%,拿生鲜电商说事也是一个概念。将数据的应用深入营销、供应链、企业文化提升零售商的竞争力
移动互联快速普及,从传统的店内WIFI,到新型的Beacon技术,实体店捕捉顾客信息,提供支付和其他服务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可行。数据的挖掘、应用给零售业创新与管理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工具,近几年大数据炒得很热,但零售企业的小数据都没有用好用足,而且普遍缺会员数据,会员卡大量处于僵尸状态。是对数据进行重新认识并放在一个应有的高度去审视的时候了!
当前的数据应用主要集中在营销环节,通过数据捕捉客户,开展定向促销。但是,零售业长期以来没有突破的商品经营模式,既阻碍了企业经营能力的提高,也制约着数据在营运环节的应用。现在,零售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从数据到信息到知识到解决方案,如能善加利用,数据能力将成为转型的利器。比如在顾客分析基础上做出准确的销售预测,再传导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实现高效的商品组合、订单管理、物流安排,成本更低,周转更快,把整个供应链的效力充分发挥出来,这也是数据的最大价值所在。
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应植入零售企业的文化之中。 零售企业的一线人员不是要成为统计人才,也不是要成为IT人才,但应培养数据思维的习惯,能够提出问题,帮助数据分析人员利用数据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整体经济放缓,内需购买力不强,零售市场进入较之前更困难的一个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我们的经营模式没有及时调整,没有把效率问题、管理问题提到一个应有的高度,依然粗放的企业很可能进入新的阵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