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生变战事急:这些餐饮大佬为何选择投靠敌人?

品途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近期,小南国爆出要把精力放在引入外国品牌上!

用王慧敏的话说,小南国未来将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引进各种餐饮品牌上,我们将从自创品牌的餐饮集团转为餐饮品牌的经营者。

无独有偶,重庆阿兴记二代毛鸿杰从之前负责阿兴记旗下品牌阿兴家的管理,到现在全面负责阿兴记向品牌运营商转型。

他介绍阿兴记正逐渐转型为品牌运营商,而非品牌开发者。3月开业的“米芝莲”奶茶店则是加盟小南国旗下的品牌。4月也爆出“阿兴记”联手“外婆家”的消息。

乍一看,此举是为了通过差异化定位做市场细分,用品牌矩阵的方式最大限度的抢占市场。

但他们又和百胜、外婆家有着本质的区别,外婆家、百胜的品牌矩阵,多为原创品牌或收购品牌,小南国、阿兴记则明确表示愿意做品牌运营商,而非开发者。这种为别人养孩子的做法到底为了什么?

过渡,以品牌互补向大众市场转型

相信小南国、阿兴记决策层绝非鼠目寸光,当加盟商的举措能短期内使企业变好,绝不能使企业变强。其初衷很有可能是基于他们传统高端餐饮特质的考虑,各项成本居高不下、原有的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中早已根深蒂固、还有少的可怜的翻台率。与其费力不讨好地重塑品牌定位,不如直接推出与新定位相匹配的新品牌。

而打造副牌的难度又很大,只能退而求其次,所以就出现了二三线品牌加盟一线品牌,一线加盟国外品牌的现象,让加盟品牌与旗下品牌形成互补。

取经加盟品牌,为副牌沉淀基础

像小南国、阿兴记此类的传统中餐“巨头”,他们也许缺钱,但绝不会连开个互补餐饮副牌的资金都不够。

加盟是他们布局餐饮品牌矩阵的第一步棋,因为他们缺乏外婆家那样迅速打造餐饮副牌的基因,如何找到竞争不那么激烈的新品,如何包装,如何传播?要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他们付出更多。

当面对“大众”这个与他们过去几十年所面对的截然不同的群体时,他们有些茫然若失。所以需要学习,加盟就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规避风险,走“轻餐饮”路线

做加盟商对小南国、阿兴记这样的企业来说就是小case,相对雄厚的资金、在熟悉的市场、成熟的管理团队这些都是他们天然的优势。

这能最大限度降低投资的成本,由于加盟品牌多走“轻餐饮”路线,面积小、投入小,风险相对降低。转型期间这应该是减少损失、维护企业正常运转不错的办法。

借“他山之石”加速区域市场布局

加盟一事,可以理解为“为别人养孩儿”,也可以理解为假他人之手完成对市场的渗透。

这些副牌均“系出名门”,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加盟能很快开拓出新的市场份额,迅速找到快速复制的模式;同时因客单价不高,容易聚集消费者,商家靠翻台率能持续获利。

毕竟强龙难压地头蛇,对消费者的强力把控也将为他们下一步开发自有品牌做基础。

餐企做加盟有些卧薪尝胆的感觉,不过从目前看,加盟商和被加盟商都处于双赢的阶段。

加盟政策慢慢被赋予阴霾的时候又重燃生命,这和市场变化及餐企品牌需求变化相关,这种强有力的加盟商形态也许会成为下一餐饮格局的常态。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