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并未改变商业本质 免费的目的是为了挣钱

品途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文/Lydia

3月29日,博鳌亚洲论坛进行了一场跨界对话,新浪董事长曹国伟、 招商银行 前行长马蔚华、京东集团创始人兼CEO刘强东百度 公司总裁张亚勤、 SOHO中国 董事长潘石屹、Lending Club联合创始人SoulHTITE共同探讨互联网思维与商业的本质。

互联网不存在特殊思维

互联网带来的技术革命实现了每一个人联网,实时在网。曹国伟认为,互联网带来的本质变化,是信息对称的问题。他举例说,过去一家公司要做一个产品,不知道产品需求是多少,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价位,什么样的颜色,而现在,生产者如果可以跟用户实时获取信息,就能知道这件商品做出来有多少人喜欢,他们喜欢什么颜色,什么尺寸,所以生产效率、数量就是市场需要的,实际上就形成了信息对称。张亚勤从技术和产业的观点出发,也认为互联网思维应该是一种感知能力,即对于用户的快速感知,对场景快速的感知然后做出应对。

在互联网行业从业11年的刘强东从来并没有觉得互联网有一个特殊的思维。他认为,互联网所有的商业模式,都并没有超越传统企业所谓的思维,依然没有脱离商业最基本的本质。“对 京东 这种商业模式来讲,我觉得它还是属于双重的业务,属于零售的一种,无非就是用户体验和效率,这点没有改变过,零售业就是围绕着用户体验和效率,今天电商比拼前端是用户体验,后端就是把成本和效率做到最优。”因而,刘强东认为,互联网给整个社会造成根本的改变是降低了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提升了全社会的运营效率。

免费是为了挣钱

对于互联网呈现的免费模式,潘石屹质疑这是违背了商业的本质。而曹国伟则调侃,“老潘是被人误导了,在这儿继续误导大家。”他表示,互联网不应该是免费的经济,因为免费的目的还是最终是要挣钱的。在他看来,互联网所谓的“破坏性”,其目的是要破坏性的创新,是要建立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最后目的还是要挣钱,这一最基本的商业逻辑是不会变的。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使商业本质回归人性。” 马蔚华认为,互联网是以人为本的,互联网企业之所以推崇“免费”,实际上是让客户感觉到物有所值,物有超值。互联网平台的流量越多,将来在这个平台上的利益相关者的产品就会获得更多的价值。“这就是吃小亏占大便宜。”

“羊毛出在牛身上由猪买单”, 张亚勤 认为,这就是互联网免费的逻辑,“免费是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来产生利润。现在有些互联网企业用VC的钱烧钱,最后IPO或者被BAT买了,这种模式不能持续,最终一个企业还是要有利润的。可能短期在扩大用户群,可能会牺牲点利润,但是最终还是要有利润的。”

刘强东 更直接地表示,互联网就没有真正免费过。房地产一直被认为是暴利、黑心、利润太高,而其实现在BAT的净利润远远高于 潘石屹 的 SOHO 。 周鸿祎 免费做杀毒软件,让过去66元一张光盘的杀毒软件没了活路,可现在 360 通过免费的杀毒软件赚到的钱远远超过过去所有传统的杀毒软件。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