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信由你:社区O2O最后赢家定是平台

品途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信不信由你:社区O2O最后赢家定是平台

文/郭样(品途网专栏作者)

编者按:以垂直为创业切入点可以,但为避免增长瓶颈,向平台转型是必由之路。同时,提供一站式服务,也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所以,在社区O2O领域,最后的赢家一定是平台而不是垂直的企业。

可以想象得到,这样的标题一出来肯定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特别是某些VC投资人的反对,当然还有已经拿到投资的垂直类项目创业者的反对。原因嘛,从O2O的热潮开始到现在,得到媒体渲染的、得到投资人追捧的O2O创业项目几乎都是某个细分领域的:干家政服务的、上门洗衣的、上门按摩的、上门美甲的、上门洗车的……说到O2O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干O2O必须瞄准一个行业干,否则,就是非主流,就是逆势而动,霎那间,“非垂直,不O2O”成为创业者的信仰,好像定位平台的O2O创业项目肯定就是Facebook(非死不可)!

看着当下这种“众口一词”的创业追风现象,不免很自然的联想起几年前团购大战时候的情景:在当时全民团购的热潮之下,几乎所有的团购网站创业者和投资人都无一例外的认为,团购网站的扩张速度是第一重要的,拼用户量是团购的唯一出路、没有之一,其他的事情和扩张速度比起来都是多余的,都是不值一谈的,所以,疯狂圈地的各种离奇故事层出不穷,每天都在上演,当时最最风光的当属窝窝和拉手了,投资人热捧、媒体热炒、创业者到处狂喷,而现在主宰团购天下的三大霸主——美团大众点评和糯米在当时的团购阵营当中根本不是主角,没有多少人关注,更不是大家顶礼膜拜的明星;再看看几年狂野之后的团购市场的现状,很多人只能呵呵了。

创业不是演戏,观众掌声多就证明你的水平高;创业更不是票选,投你票的人多你就一定赢。无数的事实证明:商业创业的成功永远是少数人征服多数人的过程、永远是长远价值战胜眼前利益的结果,而不是相反!

作为一个社区O2O领域的创业者,结合易百事的实践和个人观察,笔者认为,很多投身社区O2O的创业者可能没有认真想、更没有想明白一件事情:

社区O2O 是一场战斗还是战争?垂直到底是战术还是战略?

依据本人的看法,在社区O2O领域,垂直只能是一个创业项目的切入点,是一种起步阶段的战术手段,绝对不能成为创业项目的战略定位和目标,否则,很快就会遇到增长的瓶颈,尤其是当你从垂直转型平台的时候(这是最终的归宿,你迟早会同意的),遇到的竞争者都是平台类的对手,所以,最后的赢家一定是平台而不是垂直的企业。

  • 平台更符合人性

“找准风口顺势而为”是移动互联网创业成功的不二法则。什么是风口?资本市场有风口,但特性是阵风,来去都快,踩到点上猪也能飞起来,赶不上节拍老虎狮子也只能落得猪的下场。现在资本的风口很多,风力也很大,所以追风者无数;资本的风口往往是“人造”的,真正的风口在用户市场,最大的风口是消费趋势的把握,是需求释放时机的捕作。

便宜、方便和刺激是永恒的消费价值,生活方式的完善是消费市场风口的挖掘机

便宜、方便、刺激这三种独立的消费价值可以演化出万千需求表现。每一个独立价值的满足造就系列性的垂直市场机会,发现这些机会不难,运营成本也不高,成长速度更快;但比较而言,一个顾客的多样需求同时得到满足更符合人性,更符合顾客的长远利益诉求。

比如,面对现在层出不穷的上门服务,你如何想象这样的场景:一个用户在家里想洗衣服叫人上门收衣服或送衣服、然后再换个APP下单找个阿姨来搞卫生、不想做饭再通过饿了么叫个外卖、吃着吃着再叫个鸭子……如果你是个正常人,有机会试一下就知道这种体验的答案了,你一定会说, 一站式服务才符合人性

再比如还是上门服务,送货上门已经产生二大隐忧:一个是扰民的问题,另一个是顾客体验问题。国外有人做过这样的研究:一个家庭一天中被外部打扰的极限是3次,如果超过3次,就会产生莫名的不安情绪,就会担心家中隐私、家庭气氛等都会受到威胁。另外,配送是要成本的,包括人力成本和用户等待的时间成本。送货之外再增加送人上门服务,在频次上肯定会增加,用户的成本支出就会水长船高,不管羊毛出在谁身上,这种成本总要有人承担的,这使很多垂直创业者陷入选择的窘境,所以,我们发现垂直项目自营配送是很难持续的,整合配送及增加自提是未来最靠谱的解决方案,很多电商业巨头都已经发现这个问题,顺丰就是因此而提前在社区进行战略布局,嘿客店就承担着这样的未来使命。

  • 垂直的归宿是平台

垂直切入是为了快速聚焦一类人群进行市场开发,低价几乎是垂直项目必须的获客手段。通常的逻辑是通过低价产生的便宜感吸引用户体验,体验产生口碑,口碑带来信任,信任产生连带消费(就是开始跨界转型平台了),连带消费产生盈利。可是要知道的是,你是这么想的、他是这么想的、地球人都是这么想的,包括普通的用户都知道这种游戏了,导致的结果是谁家便宜去谁家,“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烧钱成了普遍现象,这样问题就来了:不低价没用户规模、没用户规模VC不给钱、融不到钱就没钱可烧,然后……结论已经摆在那里了:垂直项目跨界才可能盈利、盈利才能生存,归宿必定是平台(下篇文章里会说说平台)。

一切商业活动的本质是建立信任。中国人的信任往往与高大上联系在一起,就是说,你的企业越有背景、越有名气、规模越大就越容易获得信任,这对于一个定位于细分领域的垂直项目而言,要通过跨界转向平台是个高难度动作,掌握不好烧钱节奏的下场,你懂的。

移动互联网时代,高频项目打败低频项目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验证,也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所以,外卖、打车都在血拼,拼的不是现在,拼的是未来,拼死争夺的是成为平台企业的位置,一旦通过高频项目切入建立阵地,就可以轻松横扫低频项目。所以,现在烧多少钱他们都无所谓,因为他们未来都很值钱,因为他们的终极目标不是垂直是平台,因为他们都有成为平台的高频基因,因为他们确信:要么成为平台,要么在平台里活着,没有第三种可能。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