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O2O四大死法,上门服务是头号元凶

品途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作为O2O风口的第一批试水者,美容这个被众多创业者趋之若鹜的蓝海经历了从火热到平淡再到如今的消亡。大批项目流产,融资愈发艰难,烧钱大战不在。一切的迹象都表明,美容O2O已死。成也上门败也上门,可以说是上门服务把美容O2O推向死亡。

美容O2O死在盲目创业潮上

从美容行业“被迫”走上互联网转型之路时,缺客户缺资源的痛处就一直没有解决。一群没有线下经营经验的创业者拍脑门一定,美容赚钱,开始搞!拉 融资 ,做平台,烧补贴,炒概念……表面看起来风风火火。但最后呢,缺少客户没人用,补贴不断但用户流失不断。

究其原因,很多创业者的项目终究是迎合资本市场需求,快速推出,迭代缓慢,BUG不断。用户是用脚投票的,一次不好用,就再也不会用,从而导致平台流产,而资本市场在经历一次次的冷却后,也愈发理性,投资变的谨慎,于是在缺人缺钱的双重打击下,自然做不下去。

美容O2O死在上门服务上

上门服务一直被各个美容平台作为主打招牌,大肆宣传。的确在懒人经济下,上门确实是很好的切入点,但也要分行业,外卖生鲜可以,美甲化妆可以,但美容确实不行。首先技师和顾客的安全问题,就一直没解决。其实美容需要的大型仪器,根本不符合上门的条件。前阵子还有平台号召带床上门美容也是可笑。最后,顾客的需求问题,据调查,真正有 上门 需求的也是美容院的忠实客户,受众太小,其次需求的频次也低,只能做为美容院由下到上的增值,而非招牌。

美容O2O死在疯狂补贴上

现在的平台推广中,似乎不给补贴,不少钱就推不下去。确实,在同品类竞争严峻的情况下,烧钱是必须的,通过利益吸引第一批用户,但纯烧钱却是作死。消费者是善变的,长期的补贴让用户和技师养成了习惯,即谁给的补贴多,优惠多,就去谁那。一味的用砸钱吸引关注,让 产品 迭代研发停滞不前,最终,钱烧完了,平台也就死了。

美容O2O死在利益分配不均上

所有行业的O2O,离开线下谈线上,就是吹牛逼。美容是线下依赖极重的行业,而美容院盈利又主要靠技师。作为技师,收入还是主要靠销售提成。美容O2O将原本由技师推荐给顾客的项目,推到了网上。顾客在晚上购买的项目,由于不是由技师参与,提成自然无从谈起,对于技师而言。每接网上一单,不仅没有提成反而要腾出时间做服务,自然不乐意。很多平台就是没有解决好线上线下的利益分配,导致技师怨声载道,从而影响线下的整体销售额。二者矛盾激化,平台流产也就不远了。

可以看出来,除了资本用户的缺失。平台的运营的失误也是导致 美容O2O 模式死亡的直接因素,美容的重点在线下,线下的重点在技师。把握好 运营 策略,建立足够稳定强大的技师 团队 ,这二者缺一不可!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