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失败者用血的教训告诉你:90后还不适合做O2O

品途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文/杨震凯

“呕凸呕”是我打字的时候输入法 联想 出来的,看着可笑就不想改了,顾名思义就是移动互联网非常火爆的O2O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杨震凯,微信公众平台的手机版“自媒体管家App”就是我们团队做的,我们的App用户多为B类用户,所以我做的是2B产品(注意不是“二逼”),App的用户量在40万左右,去年年底拿了一轮 IDG 资本的投资,下一轮 融资 正在洽谈中...恩,吹完这段牛皮我好像舒服多了,下面我们正式进入正题。

赶上了O2O热潮

其实在这个App创业之前(1年前),O2O是非常火爆的,当时我也经历了两次校园O2O的创业,一开始是和朋友一起做校园信息的App,一心想把所有的线下海报,社团活动,学校通知等等内容全部都搬到App里面去,但是由于主动去采集各个社团的活动信息非常困难,线下获取用户的成本极高(最高可能一个用户的费用高达10元),而且我们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只能用钱砸,这也太傻了吧,我不能忍...

巨头砸钱,地头蛇紧逼

于是我开始把方向转移到了校园O2O订餐平台,“外卖小王子”就此诞生,当时饿了么还没有打价格战,学校里的外卖也都是非常传统的电话订餐,我们吸取了上一次做App的经验,这一次做的是 微信 公众号的开发,用户可以不用下载App就能点餐,这使得用户的使用成本瞬间降低很多,“外卖小王子”也是火极一时,主打上课点餐,下课直接吃,学生很喜欢。最高时,整个大学将近一半的学生都在用我们的平台点餐,但在扩展多个大学时我们遇到了 饿了么 补贴,地头蛇竞争等等棘手的问题,所以“外卖小王子”也是没有持续下去。

为什么失败?

这两次失败的O2O创业经历,我对O2O开始抱有了很大的敬畏之心的,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做不成O2O,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在理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说说我个人对O2O的理解。

为什么O2O会火?

O2O火爆和过往商业社会的信息不对称是密不可分的,过往人们的知道成本很高,信息传递不及时,连接成本高,买的没有卖的精,这些信息不对称在互联网下创造了无数商业价值,其中一部分被 淘宝 的C2C颠覆了,没有人可以敢漫天要价了,连接成本高和信息传递不及时被 QQ 解决了。而线下服务业还一直是空白,这也是O2O为什么在近两年风生水起的原因。

O2O本质上首先是解决信息不对称,其次是帮助商家预售服务,快速回笼资金,降低营销成本,方便顾客挑选合适的服务balabala...现在又逐渐延伸到共享经济(租车租房),技能交换(美甲,美容)等等的带有C2C性质的O2O。

对线下缺乏了解

回过头来,我们做校园O2O点餐,方向上我认为是没什么错的,之所以做不好是因为,我们对线下缺乏了解,也缺乏敬畏之心,以为自己是学生就一定会了解学生的痛点,自信过头。我们在做“外卖小王子”点餐平台时,线上的产品开发,营销,运营可谓一气呵成,而到了线下,在和商户谈判,规划送餐时间和路线,早餐预定,最大化送餐效率,消除学校校领导不满等等问题的时候,就遇到了重重阻碍。这些都是我们90后特别不擅长的,拓展线下不仅仅会使团队变得很重,还会遇到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一下子打消了我的创业热情。

90后还不适合做O2O,发展方向不明

说到这里,其实我认为大部分O2O项目都是90后不适合去做的,比 如家 政,旅游,签证,租房,快递,社区,幼教,家装,洗衣,餐饮宠物,医疗,汽车母婴,招聘等等的O2O大品类,都是90后最不熟悉的,而这些品类在70,80后看来就是每天都要经历的事情,因为他们更多的是已经成家立业,在生活经验上高出90后一大截的人,打破这些信息不对称,应该是80后主导更合适。而校园O2O这个市场又是极不稳定,虽然是90后更有优势,但是大学校园面临“大一的新生拓展,大四的用户流失”和“地头蛇过多难以垄断”的两大问题,人人网似乎也没能找到最后的解决方案,或许这个所谓的校园O2O,也只能是往SNS方向发展吧。

综上所述

两次失败的创业经历,让我对O2O心生敬畏。

我对线下还不够了解,处理不好复杂关系。

90后还不适合做O2O,他们还没好好体验过生活。

我不知道 校园O2O 的商业模式在哪里。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