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奕宏:社交网络上,品牌首先是个人!

品途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文/余奕宏(品途网专栏作者)
自从有了社交网络,我们芸芸众生,普罗大众突然可以近距离接近名人、明星、名牌。每天在社交网络上都会有各种高端黑、掐架、撕逼大战。今年我有印象的就包括:老罗和王自如,观众与广电总局,加多宝与王老吉、黄太吉与黄太吉黑、雕爷与万能的大熊,马云刘强东,你方唱罢我登场,语不惊人死不休。
其中的对对错错,无法分辨,众生或站队,或旁观,或煽风点火,正是有芸芸众生的加入,品牌得到了曝光和传播。但是由于社交网络更新速度太快,热点转移也极快,所以除非是世纪之战,一般也就是一个礼拜烟消云散。这恐怕就是社交网络品牌传播和公关的新常态吧。
很多品牌,尤其是一些品牌的第三方服务公司整天就忙于打着借势营销的旗号,追逐热点;或是热衷于策划各种吸引眼球的事件,追求曝光。
奕宏看来,无论线下、线上、新媒体、旧媒体,时代再变,情境再换,品牌都不要忘了传播的最高境界其实是价值观输出,而不是所谓的博眼球。
博眼球这件事再简单不过,beauty、baby、beast,3B法则,再加上“性”“隐私”“罪恶”等劲爆按钮,瞬间就可以触发众生的兴奋神经元。可是这对于品牌有帮助吗?仅仅是获得大量曝光,大量转发,就可以实现产品销售?获得消费者信任?获得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吗?
看了那么多公关稿,昨天看到一篇最佳公关稿,就是罗辑思维的下面这篇道歉信:
昨天,有不少好朋友肯定看到了王路老师的一篇文章《罗辑思维,你讲点职业道德好不好?》,里面说了罗辑思维一共用了王路老师两次文章,但是在文末居然一篇写错了作者,一篇写错了作者和版权方全名。这两篇文章分别是去年10月的《你过了跟别人比拼记忆力的年龄了》和1月7号的《“拖延症”也是很好的习惯》。现在两篇文章我们已加上作者以及文章来源。
这个事确实没有职业道德。这个骂挨得一点也不冤。如果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也不高兴,甚至会骂街。 在这里,我代表罗辑思维所有的老少爷们姑娘媳妇儿跟王路老师赔个不是。 事是我们做的不对。无论是版权的审核和作者授权方面,我们做的还不到位,未来肯定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当然,以后我们也不可能不犯错,但是罗辑思维没有临时工,也没有实习生,每一个错误都是我们团队所有人的错。 我公开私下总是说,自己什么都不是,全靠天下读书人思想家写作者勤于劳作,才有书可读,有牛逼可吹,有文章可推荐,才能给大伙当书童、挣银子。得罪了王路老师这样的人,我就是自绝前途的死胖子。 王路老师文章里说起了主笔最苦,在这个社会会被商人欺负。这种心情我深深的理解,作为在媒体圈混了大半辈子的人,低下头去追讨微薄的稿费也做过无数次。
所以在对待手艺人的方面,我们一向是希望用自己最大的能力来支持手艺人。要不怎么会有“天使厨房”、“买主编”、“匠人如神”这些花样?我们非常希望未来所有的手艺人都是堂堂正正的挣钱,不用寄人篱下,自己挣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这件事情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我们一直做的是知识分享类社群,对投稿的会员和用户都无比信任。但时间长了,百密也有一疏。我们未来会加强寻根溯源的努力,一边恳请投稿的朋友也抱有严谨求真的态度,核实作者真伪和出处,另一边我们也特别欢迎能够发现作者出处有误的火眼金睛。
说一下我们内部的处理意见:
1,CEO脱不花罚薪一月,承担王路老师稿费,剩余款项纳入预提稿费池。 2,罚自己一天不吃饭。以往一犯错,我总这样。对一个胖子来说,这意味着人生了无滋味。 3,内容制片人杜若洋不许用公司的按摩椅两个月。 4,当日内容编辑,自称“小表砸”一个月。
再说下对外部朋友的呼吁:
1、请社群中愿意帮助我们的律师/法官/法律工作者/学者和知识产权方面的专家朋友出出主意,以后这样的事我们怎么能够处理好?互联网时代的版权问题确实头疼,帮我们的同时咱们也共同探讨下互联网时代传播知识与产权保护这个大命题。
2、我们诚挚邀请王路老师留意一下我们的招小报主编的活动:不用坐班,不用入职,一个月基本工资三万,再加上一元一票的网友支持,就是为了让不少媒体人牛逼而不清贫。如果王路老师愿意的话,可以参加我们二月主编的拉票活动。反正一天五条资讯,不用看任何人脸色,挣得一个轻松自在。我和脱不花、快刀、吴声都说好了,我们几个的票都投给你。
3、我们再次公开向王路老师道歉。并且希望能奉上稿费。更希望王路老师能肉身来上门砸场子骂街拿钱,气消了,然后咱们就一起去喝喝酒吹吹牛逼,不打不相识。
4、还是希望大家能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分享一下,至少让王路老师能看到我们的歉意。拜托大家了。 ——罗振宇
透过上面这篇公关稿,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交网络上,无论是名人、明星、名牌,首先你就得是个人!一个大写的人!因为社交网络得核心本质在于“社交”,其次才是网络。而社交就是人与人的关系。
名人、明星首先得有个人样,别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兽性。(这不是这篇文字的重点,暂不详述)
奕宏认为品牌在社交网络上,首先得是个人。因为没有人会愿意跟一个冷冰冰的品牌打交道,更没有人愿意和一个不同价值观、或者没有价值观的人交朋友。
社交网络最害怕的就是伟大、光荣、正确。品牌要学会做一个不端、不装,真诚有趣的人。
小米说,我们与消费者的关系就是交朋友。一句话就道出了社交网络的真谛。我们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我们就该成为那样的人。
1、真诚
品牌既然把自己放到社交网络上,就是要把自己变成一个透明,开放的人。因此真诚是第一位的,因为社交网络就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关系和信任。
再多的技巧也比不上真诚。
很多品牌把自己放在社交平台上,不是为了去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他,更别谈是为了帮助消费者,而是想尽办法用技巧获得粉丝,然后打广告。
那些所谓的日加万粉的技巧派,那些所谓一个神贴获得多少粉丝,都比不上我们用心用情去感动每一个接触的顾客,用真诚换真诚,用真心换真心。
例如:美捷步,你买一双鞋,给你寄三双。哪一双合脚,就可以留下,另外两双寄回。这样的品牌才会真正获得消费者的心。
2、认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了还一味抵赖,尤其是在数万甚至数千万人面前抵赖,这恐怕是最大的失败,对于品牌也是最大的伤害。想想蒙牛、西门子王小川罗永浩打脸,我认为那个公关总监可以直接辞职了。(我这样写,不知道杂志社敢不敢登)
我们很多品牌习惯了封杀、按住、红包公关,突然来到社交网络上,极其不习惯。品牌哪里会有错,最终解释权都在我。可是今天世道变了,消费者透过社交网络可以联合起来,可以对品牌有话语权和投票权,而他们组成的一个个社群,一个个意见领袖联盟更是可以瞬间绊倒一个品牌。
最可怕的莫过于品牌还按照大众传播时代的狭隘思路,不仅不真诚面对,还一味狡辩,抵赖,甚至威胁消费者。
奕宏曾经就在工作中接到过不止一次,品牌要求删帖和删掉负面评论。这在社交网络上绝对是最激怒用户的行为。
认错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更是一个品牌成功的开始。
3、大度
品牌上了社交网络,就要准备好被吐槽,被人批评和指责。
对于消费者真实的意见反馈,无论态度如何,我们都应该大度接受,甚至应该欣喜若狂。中国的消费者绝大多数都是和平型的,他们忍气吞声的本领世界第一。但是他不说你,然后就离开你,这是最悲剧的。
因此如果有人愿意吐槽你的品牌,批评你的品牌,那是说明他在乎你,希望你改变,也说明他还没有找到替代你的品牌。
想象你的女朋友不就是如此吗?她还在唠叨你,批评你,就是因为还在乎你。哪天她啥也不说了,你就做好单身准备吧。
因此,品牌要大度地接受吐槽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更要把每一次批评,投诉当成一次与消费者增进关系的机会。(谈过恋爱的童鞋可以体会)
4、自嘲
每一个品牌都不是神,都有犯错的时候,因此在社交网络上,难免会被揭短。这时最差的手段莫过于护短了,勇于面对,自我嘲笑,用幽默的手段化解是最佳表现,也是品牌拥有信心的体现。看看罗胖子是如何自嘲的吧,他自嘲一下,我们这些铁杆粉丝不仅没有瞧不起他,反倒觉得他更真实,更可爱。
5、幽默
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无钱,而是无聊;人最大的硬伤不是无情,而是无趣。看到一些品牌还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一副伟大、光荣、正确的嘴脸,我经常在想你知道自己有多无聊、无趣吗?你知道你的潜在顾客都在离开你吗?
6、感恩
把感恩放在最后,不是说他不重要,而是说感恩是常态。一个人懂感恩,才会有更多人帮助。一个品牌懂感恩,才会活得长久,才会有更多人支持。小米的100个梦想赞助商既是如此。
品牌在社交网络上时时刻刻都要记住自己是个人,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有温度、有态度、有情怀、有性格的人。而正是品牌展现的这样的魅力人格才能真正吸引共同价值观和共同情怀的人。
作者:行者奕宏,名余奕宏,广告人、自媒体人、社交网络人,15年植根本土品牌营销,专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线下商业转型,独创《8小时打通粉丝经济》训练营;《用社交网络建立品牌》课程;国内研究餐饮行业粉丝经济的第一人;品途网、新食品杂志等多家新媒体特约专栏作者,任多家媒体、商业集团、企业品牌粉丝经济战略顾问。公众号:xingzheyh   个人号:xingzheyihong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