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雨医生的3大发展阶段看“被倒闭”缘由

品途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10 月份,一篇《论春雨医生的倒掉》的文章在网上传播,春雨医生莫名躺枪。其实,也不是事出无由,文章主要是对春雨医生开线下诊所提出了质疑。移动医疗企业开线下诊所,是机遇也是挑战。说起这件事,就不得不提这两年异常受捧的移动医疗。

移动医疗为什么受捧?

近两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移动医疗火了起来,一边是资本的注资,一边是巨头的布局,移动医疗企业做得风生水起。尤其是关注于大健康领域的智能硬件产品,不断滋生。

1. 病患角度:医疗行业此前一直被传统医院所垄断,看病难、价钱贵、信息不透明是常见问题。移动医疗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分散了传统医院的资源,打破了其垄断地位。同时增加了病患在看病时的可选择性,且移动互联网的产品拥有很高的亲民性,病患可以对不满意的服务进行评价,从某种角度制约了移动医疗企业不良习惯的滋生。

2. 移动 APP 的大量衍生:移动互联网催生了大量 APP 的诞生,每个移动医疗的产品也都是基于移动 APP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手机已经成为生活的重要部分。 品途网 此前采访了专注于 APP 测试的企业 Testin ,其创始人 王军 向记者透露,每年都有大量移动医疗领域的 APP 诞生,尤其是 2014 年开始,呈现爆发的态势,在北美等发达国家, APP 已经成为医生对病患进行治疗的一个产品,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3. 资本与互联网巨头的注资: BAT 在移动医疗领域的厮杀,早就已经开始。 腾讯 耗资 7000 万美元投资医疗健康互联网公司 丁香园 ,随后阿里打通 阿里健康 与消费者之间的 最后一公里 百度推出 百度医生 在线咨询,今年 1 月推出 百度 医生 APP ,等等。除了 BAT ,资本市场对移动医疗领域也相当看好。据《 品途出品:史上最全中国 O2O 创业企业盘点之医疗篇 》统计,从 2014 年开始,移动医疗领域的企业大约有 42 家,其中获得资本投资的移动医疗企业有 21 家,且 融资 金额多在千万元级别甚至以上。

春雨医生的三大发展阶段——更名更是战略的调整?

在移动医疗领域,春雨医生是第一个诞生者,到今年类似的移动医疗模式已经出现很多,如好大夫、杏仁医生、问医问药等等,春雨医生的发展历程在移动医疗方面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2011 年,春雨掌上医生上线,主打 问诊 服务, 2013 年,推出 4.1 版本,更名为 春雨医生 。春雨医生创始人 张锐 说, “2 年我们用 掌上 强调春雨手机端的便捷性和创新型,现在我们去掉这两字,想强调春雨平台上的医生贡献的价值。

春雨医生最早期的产品是医生众包问诊,之后推出 C2C 付费服务空中医院,最近又推出私人医生 + 线下诊所服务。每个新产品都是在上一个 产品 满足用户一定用户需求后,用积累下来的资源又进一步解决用户更深一层的需求。

从众包问诊入手到C2C付费服务

早期的春雨医生从众包问诊切入,能够解决用户快速问诊的需求,帮助医生利用零碎时间提高收入。平均每个问题在两分钟以内响应,用户免费在春雨医生咨询,使得春雨获得第一手健康大数据,医生则能够获得平台的补贴。这是市场初期纯赔钱的买卖。

但一直做众包问诊上并不能制造出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在思考中春雨医生发现通过问答,平台上医生已经都具有了个人品牌,于是推出了空中医院的 C2C 付费服务,让医生在春雨平台开店,售卖自己的服务:包括图文咨询、电话咨询、挂号预约、买断医生一定时间的私人医生服务。医生对自己的服务进行定价,用户选择其所需要的医生以及购买其所需要的服务。但这依旧不是一个理想的生意,原因是平台上医患关系较弱,且目前的用户依然没有培养出线上付费看病的习惯。

私人医生+线下诊所

然而单纯的线上问答咨询不能满足用户保持健康的需求,医生的专业技能也没有得到释放。于是春雨医生推出了私人医生 + 线下春雨诊所的服务功能,线上私人医生长期服务用户,建立用户健康档案、提供电话健康咨询,有需要时转诊到线下春雨诊所,诊所有专门医生坐诊。一方面是线上的家庭医生:建立健康档案,包括所有与健康相关的数据,长期的服务一个客户,充当私人医生的角色。另一方面是线下服务,包括分诊服务、预约线下签约的医院专科专家,线下的春雨诊所会把收集的相关数据和档案汇集到线上。然后希望将采集到数据进行处理,提供给药厂、药店、医院以换取利润。

2015 5 7 日,春雨医生宣布,将在全国 5 个重点城市开设 25 家线下诊所,到 2015 年底,将在全国 50 个大中型城市开设 300 家诊所。

线下诊所没有想象得这么简单。 2012 年成立的卓正医疗至今只有 7 个服务网点;今年 4 月刚开出的北京美中宜和综合门诊中心,其 CEO 知名女医生于莺前后忙活了近 10 个月。比之春雨,这两家机构都是线下出身,有着天然的优势。另一家线上出身转做线下的 丁香园 , CEO 李天天 说起诊所时一肚子苦水,线下线上完全不是一回事。

目前面临的困境

春雨医生一共经历了三轮融资, 2011 11 月获得蓝驰创投 300 万美元 A 轮融资; 2013 3 月获得贝塔斯曼亚洲基金、蓝驰创投 800 万美元 B 轮融资; 2014 8 19 日,获得中金公司、如山创投、 Pavilion5000 万美元 C 轮融资, A B 轮投资方蓝驰创投跟投,彼时成为移动医疗领域数额最大的单笔 融资 ,风光无限。这也在医患矛盾突出的当下,给了人们一丝希冀:通过医疗的互联网化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只是这点美好或许将要遭受赤裸裸的现实考验。

1.难以整合的产业链

按照春雨对商业模式的预估,他们希望将采集到数据进行处理,提供给药厂、药店、医院以换取利润。但凭空杀入的 互联网平台 一下进入到医院、社区医院、药店、医疗器械商、系统集成商、医疗健康公司、互联网公司、 电信 运营 商等纵横交错的利益链条中想分一杯羹,不是没有整合困难。

2.医疗稀缺资源的矛盾依旧无法解决

在现实医疗中有一个常见问题,同样的化验、拍片结果,每家医院给出的诊断结果和疗法可能都不同。目前来看,移动医疗 App 只能对一些小病的治疗进行指导,短期内仍旧无法改变医疗资源的稀缺性。

3. 数据壁垒

爱康国宾 董事长张黎刚曾说: 公立医院拥有大量数据,但不能给你,不能开发,不能商业化,所以什么都不能做。 如今医院不对外开放电子病历( EMR )数据,患者自己也没有。因此很多创业者只能为患者另做一套数据,但这套数据能否拿来用,能否作为医生的诊疗参考,都存在很大疑问。

4. 医保

国内多个城市已在实施 智慧城市 战略,医保卡与交通卡、老年证及银行卡综合在了一起。未来,为医院做一个 App 并不难,难的是你能否对接 医保 入口。如果创业者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则成功近在咫尺,不然只能绕着这堵墙原地打转。

本文相关资料引用自以下文章:

饭遥《 以春雨医生为例,如何一步步搭建产品线? 》

王根旺 周路平《 从春雨医生倒闭传闻 看移动医疗行业之困 》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品途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