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森杂谈:商业模式变了!互联网公司不惜代价要流量为哪般?
2000年,当我加入8848,第一次进入互联网领域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未来的想象空间是巨大的,翻天覆地的,忐忑的是大部分人都用质疑的眼光审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电子商务靠谱吗?网上能支付吗?物流怎么送?有骗子怎么办?等等。
果然,不出两年,互联网的泡沫就破了,大量的互联网公司因钱烧光而倒闭。就连刚刚上市的新浪和搜狐,股票也跌到1美元以下,我所在的8848公司,当时最著名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也顷刻间瓦解了。一夜之间,很多人就像做了一场春梦,醒来后一无所有。
所幸的是,世界范围内的互联网创新并没有因为泡沫的破裂而终止,一批坚持信仰,不断探索的企业家,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给出令人瞠目的答案。当苹果的应用商店打开了人类对手机应用的无限想象空间的时候,当阿里巴巴的交易额超过二万亿的时候,当余额宝在几个月内吸纳五六千亿现金的时候,当微信在短短两三年之内成为世界华人必不可少的社交工具,微信红包春节期间绑定上亿张支付卡的时候,当京东可以在下单第二天就送货到家的时候,当小米一夜之间成为世界第三大手机厂商的时候,我们不得不相信,我们十几年前所梦想的那个时代,真实地来临了!互联网开始改变世界!
我经常被问到两个问题:凭什么,根据什么原理,互联网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可以渗透到各行各业,改变或者颠覆原有的商业版图?还有哪些领域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重大变化?
我尝试着总结互联网的所有特性,就这两个问题给出我的解释,肯定不全面,仅供参考。我们先看看互联网的一些特征:
1. 羊毛论
很多人都知道互联网创造了 羊毛长在狗身上猪来买单的商业模式。 事实也确实如此,传统上我们把用户和客户是当做一回事的,我提供产品和服务,你花钱买产品和服务。但是互联网把用户和客户分开了,使用者可能是免费,付款的客户可能和使用者并无直接关系。比如我们以前看报纸和杂志,是需要付钱订阅的,但是今天你在网上看到的大量新闻,丰富的视频,听到的小说和故事,你没有付一分钱。谁来买单了?是那些广告主,他们是互联网公司的客户,这就是羊毛出在狗身上的道理。
2. 行为可记录
互联网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所有行为都可以被记录,以前你卖一份报纸或者杂志,你只知道有一个人买了它。在互联网上,你知道是谁看了报纸或者杂志,什么时间看的,都看了哪些内容,看后的感想是什么等等。通过阅读时间,你大概知道这个人的工作状态,比如是否退休;通过阅读内容,你大概知道这个人的收入水平和教育程度等等,这就是大数据。这些海量的大数据就会产生新的商业机会,新的商业模式。比如电子商务公司通过购物数据,知道全国各地人群的身材分布情况,这样就可以指导企业在各地按数据备货从而减少库存。再比如情人节礼物的各地实际消费数据,可以指导厂家设计生产符合市场预期的产品等等。我曾经跟一个团队做过实验,通过计算机在网络上搜索分析,专门对一个人做成雷达图,把他的各种特质画出来,他看了以后吓一跳。比如我们很轻松地就知道他的生日,出生地这些信息等等。
3. 账户体系
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有自己的账户体系,你需要注册才能使用更多的服务,账户会把一个具体的人和产品与服务关联起来,记录这个账户下的人的所有行为,从而产生交叉销售和交叉比对。过去无法监控的很多不相关行为,在这个账户下就可以找到规律。比如你要想知道喜欢看狼图腾电影的人都喜欢穿什么样的内衣,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知道的,但今天,互联网时代其实很简单。当你在网上买电影票,用支付宝支付的时候,统一的账户体系就知道了你过去买内衣的记录,把看电影的人和他(她)购买内衣的记录拿出来比对,就可能找出规律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厂家是不知道自己的客户的。比如,服装生产厂,玩具生产厂、家具生产厂,汽车生产厂等等,企业知道销售额,知道销售数量,但是无法知道最终消费者是谁,互联网的账户体系解决了这个问题,消费者通过注册与厂家建立了联系,通过互动,厂家开始掌握消费者的行为和某些需求。现在很多汽车都有通信模块,消费者的驾驶习惯和车况都已经被厂家掌握,并能及时推送服务。当然,账户体系不止这些,可以进行积分兑换,可以授信等等,用途大了去了。
4. 产品与人强交互,强互动
互联网产品与服务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强交互。产品与人总是不断互动的,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也是互动的,你买东西有好评和差评,穿戴式设备会把行为记录映射在手机上,买同一类产品的消费者可以在某个群里广泛讨论自己的爱好与感受。总之,各种利益诱惑让你不断使用产品从而增加依赖性并养成习惯。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最典型了,微信也是一样,苹果应用商店的作用也是一样。要想让用户与产品之间不断产生互动,产品设计就要简单,容易操作,因此用户体验会成为互联网最关注的指标之一。体验为王不是一句空话,互联网公司里产品经理的地位就变得非常重要。这些不断的互动,一定会产生大量行为数据,这些数据的价值前面说过,会诞生新的商业机会和模式。我相信腾讯早晚会对央视的广告业务产生巨大的冲击,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早晚会进入二手车交易、汽车保险和汽车电商领域。
5. 去中间化
很多互联网领域的商业创新,包括最近火爆的O2O模式,都和互联网的这个特点有关。传统的商业都有批发零售环节,而互联网可以把产品直接从工厂送到用户手中而省去中间成本。蔬菜可以送到家而不经超市,家具可以直接进小区而不需要再去居然之家和红星美凯龙,游客可以直接在网上买海外的门票和机票,包括租车和导游,不再需要旅行社,等等。总之,过去容易产生黑箱操作的地方,或者靠利用信息不对称从事批发、中介等服务的公司,未来都会面临很大的挑战,中间的利益会被互联网公司挤掉。我开玩笑地讲,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黑暗和不公,哪里就有互联网。我有一个做服装的朋友,对目前店铺的现状就非常困惑。大量的客户只看不买,到网上下单了,如果把店铺关了,业务光靠网上,也不行,现在真是两难呀。
6 . 用户数、活跃度与流量
很多人都不理解,互联网公司会不惜代价地要用户数,要流量,对于短期的收益和盈利并不在乎,动不动就打价格战来吸引客户。就有人问我,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通过大量补贴获取客户,将来靠什么赚钱?
首先互联网由于没有中间环节,没有地域限制,没有使用限制,一旦用户对某一个产品产生依赖或者习惯,并且形成大规模使用人群的时候,后来者就很难超越。
因此,互联网是一个只有老大没有老二的游戏,更加可怕的是,互联网是一个生态环境,如果围绕着某一个产品或者服务,伴生出很多其它应用的时候,你就更难竞争了。
举例来说,当微信出现并形成规模的时候,阿里巴巴虽然投入巨大的资源和热情在来往上,其实也很难竞争了,因为微信的使用习惯和生态已经形成。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公司需要拼命抢夺客户数,快速形成规模的原因之一。
其次,大部分互联网公司其实就是数据公司,它的产品与服务都是基于数据完成的。
说白了,就是一堆计算机通过复杂的应用完成的。因此,它有一个特点,哪怕是在每一个客户身上只赚一点点钱,如果有大量的客户活跃地发生交易的话,其结果也是非常惊人的。
而随着客户数量的不断增加,这一堆计算机和应用开发的成本相比收入会变得微乎其微,这样看来成本增加就不大了,而传统行业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比如最近讨论比较多的社区O2O,传统的物业公司如果增加收入和利润,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扩大物业管理面积,压低运营成本,但是无论怎样做,最终收入和利润会是两条接近的平行线,也就是成本跟收入等比增长。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公司的市盈率都很高,同样的盈利水平,互联网公司的市值要远远大于传统公司。看看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其核心资产就是人、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当业务不断扩张的时候,成本并不是等比增加的。
第三,赚钱是所有公司存在的目的之一,互联网公司也不例外,只不过是赚钱的手法跟传统有别罢了。
就拿滴滴打车、快的打车和一号专车等打车软件举例,平台公司鼓励用户往账户先充值,当充值完成后,资金就已经到了公司账上,产生利息,等到你消费结束的时候,资金就已经完全属于公司的了,而平台公司是每个月月底或者下个月初再跟司机师傅结账,这期间平均有15至20天左右的资金留存,假如全中国有三分之一的人用软件打车,就可以算出来会有多少资金留存,平台公司就可以做金融生意了,阿里巴巴的余额宝就是这样诞生的。这就是互联网公司赚钱的逻辑。当然不止这些,广告,交叉销售等等都会产生收入和利润。
变化悄然发生,大众浑然未知
以上这些特点汇集到一起,使互联网公司在很多领域攻城掠地,势不可挡。首先冲击的是传媒领域,代表公司是新浪、腾讯、搜狐和网易;其次是商业领域,代表公司是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等公司;到最近两年,是互联网在所有领域开始发力的时候,金融、社交、娱乐、餐饮、小区管理等等,几乎无一幸免。
有一次我和一个餐饮大佬吃饭,他问我:互联网没那么厉害吧?我们餐厅生意很好,人总要吃饭,和互联网有毛关系呀?我告诉他,你的餐厅每天中午大概只能接待一拨客人,但是如果利用移动互联网,可以通过手机订餐订座的话,每天11点30之前来吃饭的给95折,12点30之后吃饭的给95折,中间来的不打折,你中午就可以接待两拨客人。很多年轻人吃不上早餐,不到中午就饿了,可以早点来。那些吃上早餐的人,晚一点来,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另外,厨房师傅可以在10点到11点30之间,根据手机预订,把外卖的盒饭做好,到时候物流公司自己按地址就可以派送了,这样中午你就可以服务三拨客人,你说互联网跟你没关系吗? 他当时真诚地拍了拍我的肩膀。
今天大众对于互联网的特点和影响已经不陌生,每天随处可见,就连美甲和足底按摩都开始互联网化了。但是,互联网对于全社会的深层次影响其实刚刚开始,很多领域已经悄然发生变化,但是大众还浑然不知。我在下一篇文章里会重点谈谈互联网在人与资本、人与组织、文化与价值观、社区O2O、区域贸易等领域产生的影响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