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途网创始人兼CEO:餐饮营销不是吹出来而是做出来的
10月28日,由“美味不用等”发起并主办的中国餐饮行业创新发展峰会在上海小南国酒店举行,会上“美味不用等”正式对外宣布获得5亿人民币C轮融资。本次峰会旨在探讨互联网时代下中国传统餐饮的转型与变革,并邀请全国知名连锁餐饮企业的掌门人参与,共同探讨餐饮行业的生态创新与发展。除了大众点评、
百度
等互联网巨头协办,还有众多中国一线连锁品牌代表到场,品途网作为协办媒体参与其中,品途网CEO刘宛岚女士就相关话题发表了看法。
与会嘉宾共同讨论了“互联网+”时代下传统餐饮品牌的打造与营销策略。近两年互联网餐饮的发展风生水起,互联网餐饮品牌的诞生速度越来越快,现在的品牌知名速度也越来越快,而过去非常传统的餐饮行业让一个品牌成名,其实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如今餐饮行业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张,相信是借助了互联网的传播力量。本场小组讨论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第一,针对目前品牌制造速度第一的情况,餐饮人是否坚守了独家品牌?第二,餐饮人士是不是有意识的借助了现在的潮流来发展多品牌,是否有需要?
以下为嘉宾的主要观点:
品途网创始人兼
CEO
刘宛岚:
餐饮营销不是吹出来的一定是做出来的,品牌起来的有多快不表示有多好,品牌有多响亮也不代表企业有多优秀。所以,第一、餐馆考虑的不应该是营销手段本身,应该考虑产品和服务本身如何去达到营销的效果,纯营销对于餐饮企业的提升作用不大,互联网带给餐饮业的应该是更好的服务、更好的体验。第二,互联网给大家带来的是数据的积累,要变动的去持续更新你的数据,互联网可以在各个环节上获取用户数据,怎样将这些数据融入营销当中是餐饮人需要去学习和研究的地方,互联网的那些段子没有必要太去在意。
一宗餐饮总裁孙丽婷:
做餐饮,可以用共同的供应链系统来打造不同的产品,因为顾客会分很多品类,会根据顾客的喜好来拓展新的品牌。现在大家认为大宗餐饮有四个品牌,在未来还会有第五个,现在也在策划过程当中了。
鱼酷烤全鱼创始人陈世宏: 鱼酷已经有十年的经历,但在知名度上远不如雕爷牛腩,品牌造速是我们的短板,这也是为什么传统行业积极地借助互联网来做品牌营销工作。
豆捞坊总经理李娟: 互联网对传统餐饮的影响非常大,我们的态度是拥抱变化、顺势而为,从2004年开始豆捞坊就和大众点评进行了合作。我认为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即便是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坚实的基础还是非常重要的,注重自己内涵的打造,然后和互联网相关企业紧密结合,用这个平台将自己的一些特色特点有一个展示的空间和平台,我觉得应该会有一些推动。关于是不是单品牌发展还是多品牌发展,我觉得这个主要是跟企业定位来的。
望湘园副总兼财务总监赵建光: 湘园一直秉承着走多品牌的战略,因为我们还是以中央厨房为核心,然后在配送范围内进行配送到门店的经营模式,这样对于多品牌的打造是有了更多的优势,同时我们也是在打造一个餐饮的供应链。打造餐饮供应链的过程中就能够更好的支持多品牌的一些变化,产品的稳定降低门店产品品控的压力,而且我们认为不仅仅是供应链,包括开发资源、很多哄抬的管理资源,其实都是可以共享的。
西贝莜面村总经理贾国慧: 西贝在全国只有一个品牌,我们觉得能做成一个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品牌就是一件非常厉害的事情。我们在这一个品牌上不断的自我迭代,目前已经是第三代,我们依然会打造这个模式的竞争力,还没有想说要不要再做一个另类的品牌。
以下为圆桌讨论环节原文:
秦朝: 非常荣幸在这样一个大佬云集的场合问大家几个比较关心的问题,首先非常祝贺美味不用等获得C轮5亿元的 融资 ,同时也是非常感谢。餐饮老板内参是一个新媒体,是一个非常小的自媒体做了两年的时间,平时采访了很多餐饮行业的大佬,说实话今天突然一下子请上来十多位餐饮大佬而且是非常有代表性的餐饮大佬,说实话还是有点激动的。不过我也特别珍惜这一次的机会,能跟各位大佬面对面的聊天,俩一天我们心中所关心包括有一些疑问的问题。今天首先请上来我们第一组的参与讨论一些大佬,首先我们邀请孙丽婷女士、陈世宏先生,李娟、赵建光、贾国慧、王勤松还有刘宛岚刘总。
真的非常激动第一次面对这么多的大佬,我就不坐了。有很多品牌也是在餐饮方面非常关注到的,我们这一组的话题是主办方的一个命题叫 “互联网+”时代下传统餐饮品牌的打造与营销策略,其实就是打造品牌和如何做营销的问题。 我们知道其实这两年互联网风生水起,餐饮老板内参其实我们也关注到一个现象。我们会发现这两年作为我们餐饮行业、餐饮老板、餐饮品牌诞生品牌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看到有很多品牌可能以前是一个品牌,但是这里面突然就多了好几个品牌,或者多了很多的复牌。比如说一宗餐饮旗下其实有几个我相信大家都知道的,比如说雕爷牛腩这是他们的副牌,你会发现一个餐饮在短短的两三年的时间内做了很多的相对独立的副牌,包括像前年我在采访王总的时候他又提到他们要做一个无餐具的餐厅叫关东灶,不知道这个品牌现在做的怎么样。发现餐饮行业打造品牌的速度越来越快,第二个我们也发现一个现象,现在的品牌知名速度也越来越快,我们过去发现在非常传统的餐饮行业让一个品牌成名,让一个品牌让所有人都知道,其实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是一件挺难的事情。现在我们发现这两年包括有一些所谓的互联网餐饮短短的两年之内半年之内让全国人民知道这样一个品牌的影响力,我相信它是借助了互联网的传播力量对吧?所以接下来我想跟各位大佬就这两个问题来做一些探讨。 首先我想请教几个老板,现在大家对于目前品牌的制造和速度第一的情况,是不是坚守了独家一个品牌?第二个我们是不是有意识的借助了现在的潮流来发展多品牌? 因为这个话题其实是在今天中午跟陈总我们也有一些简单的交流,但是我发现他的观点和很多餐饮老板的观点也不太一致。我们就请在座的老板都拿出来一些时间,然后分享一下这个观点,我们先请孙总您来谈一谈,在现在这个程序下第一个诞生品牌的速度为什么会这么快,第二个为什么要打造这么多的品牌,还是要不要打造这么多的品牌?
孙丽婷: 我先介绍一下我是互联网著名餐厅,刚才有提到雕爷牛腩品牌。可能我们并不是很快,因为我们雕爷牛腩这个品牌经营了三年多了,然后在去年的时候就是两年多左右的时间出来的薛潘烤串(音),对我们来讲其实做餐饮尤其是做多品牌的餐饮它的供应链这一端其实是类似的,只是在产品的打造是不同的。我们在经营过程当中,我也会经常下店去找我们的客户聊天,我们的顾客会分很多品类,因为雕爷牛腩有甜品会觉得这个甜品很不错,我们可以用共同的供应链系统打造我们的别的品牌,当然为了品牌能有特殊化的更吸引人的地方,肯定品牌重新会对这个产品做处理。针对于薛潘烤串的供应链稍有不同,一个是做羊肉、一个是做牛肉的,品类上有不同,但是其实从供应链的角度是相同,而我们最擅长的可能是做品牌策划和营销这块,所以这个可能在大家看来为一宗会有四个品牌,未来我们可能还会再出第五个品牌,现在也是在策划过程当中了。
秦朝: 我的理解是一宗其实是用的一个供应链然后产出多个品牌,其实这是最大化的优化了供应链,利用了供应链的效果对吧?稍后我们还想听您再讲一讲雕爷牛腩、一宗餐饮在品牌的制造上有什么心得。刚才讲供应链多个品牌就像一鱼多吃一样,接下来请鱼酷的陈总您是做鱼的,您有什么心得吗?就是在这些年打造鱼酷品牌的过程中,包括有没有感受到这两三年在树立鱼酷这个品牌有没有什么变化?
陈世宏: 先介绍一下,我是来自鱼酷的。鱼酷从第一家店到现在已经十年了,我们在很多行业和消费者心中知名度远远还不如雕爷牛腩,所以在第一个问题上我觉得我们是短板,我们当时是做传统行业的我觉得这方面比较短,这也是我们过去的传统行业积极的向互联网餐饮行业,向着互联网尤其向当今通过互联网快速蓬勃发展借助这种来做品牌及营销工作的,这点我觉得属于更多的传统餐饮企业在这方面都是一个伯乐,这是我自己的感受。我们在路上。
秦朝: 陈总很谦虚,其实刚刚陈总提到自己是一个比较传统的餐饮品牌,一路走过来有十几年了。其实我觉得旁边坐的李总在我印象中更久的老板,您对于这两年品牌的打造和品牌营销有没有什么和大家分享的经验?
李娟: 豆捞坊在2004年开的第一家店现在有14家店,刚才主持人说在打造品牌的过程当中有什么心得,或者是说这个阶段是不是要多品牌发展。我个人是这样看的,其实做餐饮的的确确对于传统和餐饮来说非常的困难,尤其是现在互联网下的环境,我们原本在打造品牌的时候我们只是觉得把我们自己的品质、我们的服务、我们顾客就餐的环境做好,然后在最初期的时候就会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概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近三年的时间,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了互联网对餐饮传统行业的影响。目前大家说其实我们的态度还是拥抱变化、顺势而为。其实跟互联网这一块我们对接比较早,大众点评应该是我们2004年一开始就有合作,只不过是我们对互联网的认识没有近两年这么深刻,觉得非常的重要。我认为在打造品牌的过程当中,尽管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其实基础还是非常重要的。上周我们有参加港澳知名的食品配送公司和餐饮企业的参访,这个过程中像稻香集团本身应该是1991年创业的,有着悠久历史的企业。虽然传统但是它整个的销量包括在当地的口碑都非常的好,所以给我的感受是说,我们的企业又要变化但是还是要做好基石,注重自己内涵的打造然后和我们一些相关的互联网比如说点评、美团、美味不用等我们紧密的结合,能够用这个平台将自己的一些特色特点有一个展示的空间和平台,我觉得应该会有一些推动。关于刚才主持人讲的是不是单品牌发展还是多品牌发展,我觉得这个主要是跟企业定位来的,谢谢。
秦朝:我刚才听到一句话是拥抱变化,其实我也非常清晰的感受到这两年餐饮行业里边的确出现了有一些在主张坚守,有一些特别主张开创。更多的看到过去三年之内涌现出来大量互联网餐饮这一个代表,也在极力的跟传统的餐饮老板走近,我们所熟知的一些品牌经常看到他们跟传统的餐饮老板交流、熟悉,我更多的理解为相互的融合,或者叫互联网的创新跟传统餐饮的融合。其实我们也看到更多的传统餐饮老板其实在通过前年以至到去年的上半年观望之后,我们发现突然就发力,有很多品牌在互联网上其实传播效果也特别的好,请赵总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两年在打造一些新品牌的经验。
赵建光: 大家好我来自望湘园,望湘园的经验模式刚才也提到了多品牌和单品牌可能跟自己的定位模式还是有关系的,我们望湘园一直秉承着是走多品牌的战略。因为我们还是以中央厨房为核心,然后在配送范围内进行配送到门店的经营模式,这样对于多品牌的打造是有了更多的优势,所以说我们也认为在多品牌打造上包括一宗餐饮讲到的供应链,其实我们就是打造一个餐饮的供应链。打造餐饮供应链的过程中就能够更好的支持多品牌的一些变化,产品的稳定降低门店产品品控的压力,而且我们认为不仅仅是供应链,包括开发资源、很多哄抬的管理资源,其实都是可以共享的。其实你在很多城市一般餐饮店跟他的辐射范围开个30家左右,30到50家左右。包括上海这个城市其实也就差不多了,但是在一个城市再发展的话其实你受到了很大的瓶颈,其实你也需要有一个多品牌。我们仍然是在路上,努力向大家学习,谢谢大家。
秦朝: 刚才我已经两次听到供应链这个词,我的理解是这几年的餐饮行业无论大家如何去争议,但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都在打造一些标准化的流程、标准化的产品,运用标准化的供应链来支撑前端多品牌、多门店的发展,我觉得这是我们之所以能够多品牌也好、多元化的品类去发展一个很好的支撑。其实说到标准化和品牌这两个,我觉得下一位老总更有发言权了。西贝筱面村的贾总我是亲眼的看到这个品牌不断的转换、多次的定位到最终现在回归已经西贝在挖掘一些爆款的单品,包括舌尖上的中国的产品是非常犀利的,而且在品牌打造的营销上西贝简直可以称为中国餐饮行业的现象,我们在线上或者是线下都能看到西贝非常明确的视觉体系,或者是非常准确产品的输出都呈现出一种非常强势的现象,今天我们特别希望贾总能跟我们分享一下这几年西贝打造品牌的定位也好、营销的一些宝贵的心得。
贾国慧: 上午还和李总、高总和刘总一起参加活动,我们在上海也是好朋友的,互动也比较多。雕爷牛腩出现的时候让我们眼前一亮他们可以这样玩餐饮,鱼酷不是很熟但是我看到你们会运动的鱼、会骑自行车的鱼比我强多了,我跑步多一点骑自行车不行。
我就不讲客套话,我围绕两个方面,一个是讲说单品牌、多品牌,一个说供应链怎么整合。我们现在在全国就西贝这一个品牌,现在有210多个门店主要集中在北上广三大区域。我们觉得我们这一帮人能够把这个品牌做成一个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一个品牌,那是非常厉害的一件事情。可能比我们更有挑战的是多品牌,我觉得我们可能不具备那个能力,其实我想想多品牌就是看刚才有人讲过的稻香,包括在我们国内做台湾餐饮的,他们再台湾和香港都有很多的品牌。我自己理解,一定是跟市场环境相关的,我们都讲香港是弹丸之地台湾也大不到哪里去,在那样一个市场去他们整合资源多品牌我觉得最起码是更有利于赚钱。如果我们放眼中国大陆甚至放眼全球的话,可能做好一个品牌已经够我们,像我们西贝的人讲说白加黑、七一五,我们确定了我们在这一个品牌上不断的自我迭代,熟悉西贝的人讲我们公司1999年进入北京的,其实我们到目前已经迭代到第三代,我们第一代的西贝都是大概2000到5000平米,包间的销售量占到一半甚至更多。第二代的进入了商超,大概是一千一道千五平米左右,我们目前在全国开出所有的门店是第三代的,大概是300到600平米全散排,我们所有的菜品制作成功看得到的,对菜品本身也做了塑身,我们依然会在这个方向上继续去迭代我们自己的创业模式,打造这个模式的竞争力,还没有想说要不要再做一个另类的品牌,这是第一点关于单品牌、多品牌。还有关于供应链,我之前也听别人讲过说开多品牌的好处是整合供应链,我们更愿意把整合的工作让给上游供应链自身去整合。比方说他假设是一个供鸡肉的地方既可以给西贝供也可以给绿茶供让他们整合资源,而不是说我为了让供应链最大化再去开展多品牌我觉得这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因为今天的题目是美味不用等的发布会我也谈一下我对互联网的一些感想。我在想到底什么是传统餐饮,是因为时间长、比较正宗还是因为什么?是正宗烤鱼到江边还是说不管怎么样吃饭怎么样用嘴来吃的。其实互联网我觉得对餐饮行业来讲真的是助推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因为它让我们跟顾客的连接变得更容易、更快速。如果我们之前想做一些东西只能去投传统媒体或者传统广告、电视广告或者电台这些,但是现在发现你要想做一个什么东西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都可以帮你进行传播。你跟顾客的连接有多种多样的关系,所以我觉得对餐饮行业来讲绝对是像让我们插上翅膀一样。我们之前一直在这方面学习的榜样是金百万邓总,他们在这方面做的特别棒,所以我觉得这个是让我们很欣喜的事情,谢谢。
秦朝: 其实我跟贾总的感受一样,我觉得这三年来的时间其实互联网对于餐饮行业的影响,我觉得在整个餐饮互联网O2O的环境下至少要占据40%以上的份额,像美味不用等、大众点评、美团等等所有O2O的服务商其实他提供的功能有大多数都是针对餐饮这一个产品。像贾总讲的一样,互联网对于餐饮行业的助推这三年来是非常非常明显的,另外一点我从贾总身上感受到非常强烈取舍的精神,贾总非常清楚的知道哪些是我可以做、哪些是我让别人做的,这其实是互联网时代一个分工的趋势,就是专业的人去干专业的事情。其实像供应链这种事情包括冷链的物流等等这种事情是相对非常专业的事情,务必会变成餐饮企业自己要掌控的一个工作,这是我从贾总那得到的一些启发。有请下一位绿茶餐厅的董事长王总,我知道王总其实在全国的快时尚餐饮里面是非常的有代表性的,我记得我们在三年前采访的时候我提出来一个叫杭城三剑客,就是分别做快时尚餐饮的一个是绿茶、外婆家一个是白鹭。当时王总就装作还有三剑客这种说法吗?但是王总给我当时提出了一个对我非常有触动的一点,他认为即便是大家都属于快时尚这一个门类,但是也会因为有一些细节的不同来影响到整个品牌受众的不同。我记得很清楚的说绿茶的王总跟其他品类的客单价之间有5到7块的差异,代表着整个人群品牌的受众人群都会发生一些不同的变化,所以我想问的是两年以来王总在品牌包括品牌的定位跟受众这方面有没有一些,包括关东灶这个品牌目前的情况能不能分享一下。
王勤松: 很高兴这次有机会跟同行来交流、分享一下,刚才秦先生这几年我们是做了一些事的,其实我们说互联网的话还是很早跟互联网拥抱。大家知道我们绿茶在2004年是国际的青年旅社,当时的青年旅社客户全部是通过网络国际青年旅社的平台来做生意,随着时间的变迁我们2008年才做了绿茶餐厅。这个餐厅我们创业地在杭州,我们属于创业新军。当年在杭城有大量的企业像外婆家、白鹭其实比我们早做了十几年,我们也抱着学习的状态做绿茶餐厅。因为有很深的青旅情结,所以我们也做不了比较高大上的餐饮,我们只能做一些年轻人所喜欢、认识的一些消费体系,当时做了年轻人为主题的餐饮品牌 绿茶餐厅 。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也赶上了一个好时候,随着全国的商业地产蓬勃发展我们就随着一些商业地产慢慢发展到了全国,现在绿茶应该在全国有十几个省市,我们是属于直营企业有将近六十家门店这么一个规模。之所以说我们一些品牌的发展,其实做到这个份上跟各位大佬所说的也是一样,我们也会考虑到这个供应链的整合,我们也有很多合作的OEM工厂,我们有这么一个渠道试过把成本降的更低,我们也在摸索做一些品牌的推出。正因为是情侣的原因我们也是针对年轻人,现在社会发展比较快我们也要展望未来。现在我变成中年人了,我也很担心年轻人的目标有没有看错和走偏,现在如果推出新品牌我们是希望跟有志青年的年轻人一起合作做,我们一些我们能做的、扎实的供应链体系以及一些渠道建设的发展,各方面一些资本的经验,帮助一些真正想把年轻人的生意能够做大、做强,能够符合年轻人的文化价值观的一些品牌,我们愿意跟大家一起合作做。
秦朝: 跟三年前一样,对于王总的感觉第一是特别的关注年轻人,自己的心态依然很年轻。第二个依然特别注重一些细节的打造跟基础的配套扎实,因为三年前我跟王总聊的时候深刻的感受到王总对于一些台位的设计、台位与台位之间的距离,每个台位的面积、翻台等等有自己非常深刻的认识。我会发现王总对于细节的打造我也经常在网上,无论是在以前的微博甚至在微信也经常能够看到,有一些年轻的90后用户经常会晒一些绿茶的环境、绿茶的产品、绿茶的口碑,所以我觉得这个可能是王总的风格非常注重细节的打造赢得了年轻人的 口碑 ,获得了互联网的传播。其实说到今天我们关于品牌的打造跟营销策略,我们最后一个重量级的嘉宾刘总,刘宛岚她跟我一样其实是做新媒体的,大家都是媒体人。其实我们的工作非常核心的一点就是每天在研究很多品牌、研究他们的传播策略,研究如何让他们的品牌获得更大的知名度和行业的影响力以及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力,所以我们今天最后一个重量级的发言人我特别的想请刘总在营销策略上给餐饮企业出谋划策,支一些干货的招。
刘宛岚:
我今天突然发现,我不应该是以品途网的身份在这儿,因为品途网是关注商业如何拥抱互联网的媒体。我就想想其实我也做过餐饮,因为我之前在宜家待了六年,有一个非常大的餐厅,
宜家餐厅
的门店占到总营业额的10%以上,全球范围内来说宜家的餐饮是非常不错的,所以我想我对餐饮多少也有一点点了解。在我看来餐饮这件事情,营销真的不是靠催出来的,一定是做出来的,所以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品牌起来的有多快不表示有多好,瞬间大家都知道那又怎样?可能一段时间之后又换另外一个东西,另外一个感触就是品牌有多响亮不表示这个企业有多优秀,很多人赞颂你,尤其天天被媒体追逐着来讲品牌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但其实真正的利润、真正的根基是来自于用户,是来自于吃货们他有没有认可。我回想自己在宜家的经历,我在
宜家
的时候负责市场营销,我们基本上很少去做外面的东西,全部都是靠用户的口口相传,为什么?要鼓励客人,从来没有见过中国的家居市场鼓励客人拍照但是他就是鼓励你去拍照,他营销的传播者就是每一位用户,所以跨界来说在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去互相的借鉴,跨界营销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利用另外一个行业的一些优势来看看自己能不能融合进去。我们餐馆考虑的不是营销的手段本身,跟其他的快销品特别不一样,应该考虑的是产品本身、服务本身如何去达到营销的效果,所以回过头来看互联网它在营销上帮传统餐饮提升这件事情,我觉得纯营销、纯拉近几乎没有任何作用的,可能是短期看到一些新的客人来,但是这些人走之后带走的是什么?还是靠餐馆留给他的东西,所以互联网能够给餐馆带来什么呢?在我看来是更好的服务、更好的体验。
第二个是互联网带给大家的是数据的积累,之前在中欧商学院听演讲,他们非常强调数据的重要性。他说数据的重要性不在于集中体现,当然你没有积累谈不上后面的事情,很重要的是数据的灵动性,你怎么样变动的去持续更新你的数据,所以数据的灵动性非常的重要。现在互联网就是实时的,就是能够随时随地的帮助你在各个环节上面获取用户的数据,有了更多的数据怎么样融入营销当中,我觉得传统餐饮老板要去学习和研究的地方。我相信每一个餐饮人只要用心去思考这些问题,然后跟互联网多做开放性的交流,对于我们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营销效果是有帮助的,而不是一些噱头。互联网的那些段子我觉得没有必要太去在意,谢谢。
秦朝: 谢谢刘总。大家可以感受到作为国内领先的O2O新媒体 品途网 刘总对于O2O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另外其实我也从刚才她的谈话中抓到了几个我觉得很有共鸣的点,第一个是用户、第二个是体验,第三个我忘了。但是我觉得第一个特别重要,这两年来我最大的感受是的确在互联网这个背景下一切的商业模式最终可能是基于用户的,假如说我们的品牌、我们的消费模式没有用户群体,或者叫社群、或者叫反思总之叫用户的支撑,其实是很难去快速的推进或者说很难去在接下来的商业时代中去进行的,原本这个论坛到时间已经该结束了,但是我突然听到刘总刚才提了两个观点,让我特别有兴趣,我觉得这个观点非常有挑战性。第一个观点是品牌起得越快不见得这品牌越好,第二个是品牌叫得越响不代表这个品牌越好,这个观点我们就不再做深入的追究,但是我特别想把这个问题交给我们的第一位一宗餐饮的总裁,就是雕爷牛腩这个品牌。我们知道 雕爷牛腩 起得非常快第二也挺响的,所以孙总您有什么想法吗?
孙丽婷: 谢谢给我这个机会,因为时间确实比较紧了。首先坐在这边我算是个晚辈,大家都已经在餐饮行业干了几十年,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非常多,然后可以看到上来刚才木屋烧烤隋总头发都白了,我发现在餐饮业我刚干几年我这边的头发也都白了,其实真的感觉餐饮真心不好干,特别感谢美味不用等能够给我们这样的餐饮商家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希望能够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这是对美味不用等的期待。另外我讲一下我做餐饮这几年的小心得,在我看来餐饮其实是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的工作叫做法度森严,另外一方面的工作叫做天马行空。作为老餐饮人我觉得大家在法度森严这块做的是非常好的就是刚才我们提到的 供应链 这块,确实我们时间短还有好多的地方需要学习。在天马行空这块,其实就跟品牌 营销 相关了,因为从数据上来看老顾客的返单必然能够做到营业额的大部分,但是要想营业额有提升还是必须有新鲜的东西去吸引新客,这新客是靠口口相传还是需要通过线下成本非常低的,我们现在每个人手上都有的智能手机。刚才我记得好像是张总 大众点评 的有一个数据,就是从2010年还是2012年一个互联网蹭就上去了,这个信息化现在是非常大的一个爆发,通过低成本可以做到很大的信息传播。我看到之前其实西贝有好多例子也是做特别特别好的,也是非常值得学习、跟大家学习。从天马行空上来讲,其实有很多地方是可以做的,我觉得这一块刚才也讲了,是不是多品牌运营的问题,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觉得应该从品牌的使命角度来去考虑,就是你品牌要做什么。我觉得从这个角度去考虑问题的话就会有像我们贾总所说的取舍,对于一宗来讲我简单说一下我们的使命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多品牌的建立。雕爷可能很多人会比较了解,他是一个天马行空的人有很多自己的小情怀,包括我们在上海 大悦城 会做一个摩天轮 产品 ,这是我们做的品牌使命问题。我们更多的希望很多用餐的感受是让顾客可以记住,因为现在每天三餐有人吃两餐那哪些餐让你印象深刻?有序在摩天轮上有一次求婚或者是一个结婚纪念日,我相信这一个是你一生当中的记忆,而这个记忆是在什么氛围下、什么环境下非常重要,留给人的是一种记忆、是一种美好。包括 雕爷 牛腩我们的设想也是一样的,他能够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用餐的体验这是我们的追求,只有追求这样,因为我们的使命是这样的,包括烤串也一样为什么一定要吃大排挡?不能去木屋烧烤吃烤串吗?可以喝燕京啤酒、青岛啤酒也可以到薛潘烤串来喝比利时的啤酒,为什么不能打败韩国的烤肉?为什么他们是能够达到天堂上的为什么我们的烤串是在排挡里面?还有我想到北京经常有话剧的演出,他们是不挣钱的,就是在为自己的理想去做。我们是可以边吃下午茶边看话剧的,甚至于我们一直在赞助他们,他们每年在7月份、8月份都会到法国和英国去演出,但是我们尽量想减少他们的演出频次回国来演出,为什么要把好的东西都给外国人看了而没有来教育我们的市场?所以对于我们的使命,我们是更希望能够启发餐饮行业,小小的启发不一定能有特别大的启发,但是至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中国的餐饮走上更高的台阶,不用说一直在崇尚日本的餐饮,虽然确实做公司来讲要学习最好是日本,要学习整个公司的品牌理念去以色列会更好。我们希望的是通过我们的努力,通过大家的努力让整个餐饮能够在十年或者是更短的时间内,因为我们现在也看到了,现在餐饮有变化的,所以我们希望的是这是我们一个小小的情怀,当然这条路上还有很多路要走。
秦朝: 刚才的问题好像过于尖锐了一点,让孙总一下子激发了她的情怀跟使命。由于时间特别有限,今天特别遗憾请了这么多重量级的大佬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的时间在台上,但是我们相信台下的交流还会更深入一点。回顾刚才所有在座的大佬们,其实自己受益匪浅。我觉得各位老总讲的一些观点,对于餐饮行业来说我记得在去年元旦的时候,2015年元旦的时候写了第一篇文章中国餐饮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了,即便是国八条出来以后对所谓的高端餐饮有非常大的冲击,但是看到这两年对中高端的大众餐饮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我就发现不管是随着互联网还是什么影响餐饮行业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大众餐饮机会其实是一个在现在中国的经济下行的状态下我觉得是唯一带有温度的一个行业,而且是唯一一个升温的行业,所以我们说其实餐饮行业非常大,既能包容下我们在座各位老总各有千秋的观点和认知也能包容很多的情怀和坚守,也能包容很多的商业价值。当然餐饮行业也非常的不容易,就像刚才孙总提到的我们的隋总头发都白了,餐饮的确是非常的不容易,但是我觉得餐饮人也非常容易在这两年随着用户需求的多元,以及互联网的多方式对于我们行业的影响,其实做餐饮像我们今天的主题一样去做一些品牌打造,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传播,包括借助互联网上美味不用等这样的技术手段改造我们的运营流程、优化我们的 运营 效率,是会让我们做餐饮更加容易一点,最终我一些简单的观点也算是抛砖引玉,我希望接下来各位老板能够再有机会聚在一起,有更深度的交流和沟通,我们这一个论坛的环节就到这里,接下来我们交给下一个论坛,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