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兴资本刘芹:投资人做选择的三个关键性问题
喜欢听投资人分享的,大部分是创业者,部分投资者以及少部分想着
企业转型
的老板。想转型的企业喜欢听,自然是要学习更符合现代的商业模式;投资者们喜欢听,自然是要开阔其投资视野。创业者喜欢听,是因为从这些投资分享以及创业案例中,能够找到可以借鉴的经验并吸取教训,以更好的做自己的创业项目。
自然,不排除一些创业者根据投资者的喜好来包装自己。
如若完全领会投资人的分享,或许也就能对行业、市场、团队、管理、
产品
等有更深的了解,这样的包装自然是投资人喜欢的;却有更多创业者是在做形而上学的迎合,在做项目与搞资本运作之间偏向后者,这自然无法让投资人重视。
当然,也不是不可以的,譬如到现在仍旧火热的在线教育以及P2P金融,仍旧有那么多人进入,行业的火热使得项目的死亡率大大降低。
近几年来,好多投资人走出来在各种会上讲述各种投资精力与创业的案例,他们实际上是将自己的投资精力做了总结,然后再分享给听众。其实投资本身没有什么,而对于投资的解读就是千变万化了,因为每个投资人对投资以及创业的理解也不同,讲述的也就各成一家。在老生常谈投资与创业总结中, 刘芹的观点算是独树一帜,而且这些年来他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与更多生动的案例来践行自己的观点。同时,他的投资理论以也已经成为一个体系,即便是将其称作“芹式理论”也不为过,这是其从业15年来的思想精华。
这里,再次简单介绍下刘芹。刘芹,晨兴创投合伙人,曾名列“2013年全球最佳创投人榜”第一名。刘芹15年来主要对种子期和早期阶段创业公司的挖掘和投资,曾经投过的企业包括 小米 、YY、 迅雷 、 UC 等多个知名企业,这些公司多与 雷军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此被称为“雷系投资人”。近年,刘芹投资了新兴的 小猪短租 、 到家美食会 及爱屋及屋等项目,这些企业当前都已颇具实力,将来很有可能跻身十亿甚至百亿美金俱乐部。
6月12日的 创业家 黑马营九期毕业课堂上,刘芹现身,并以其独特的投资视角,就 “投资人如何做选择、选什么样的优秀创业者、未来投什么”等三个方面做了分享。其“创始人要有杀手及传教士气质”的“矛盾论点”以及“避免做‘增量战略’”的说法令人耳目一新,这两种观点颠覆了大部分人的正向思考逻辑。 这里,为大家送上刘芹分享给 黑马营 学员的“投资人如何做选择”的部分,或许对投资新手以及创业者会有一些启发。当然,对剩下两个部分的内容有需求的朋友,也可以直接联系伟哥。
一个口诀
投资是个非常多元的行业,刘芹认为投资是选择性吸收,要有质疑的精神,创业更是如此。而且真正好的东西,都不是机械的东西,都要跟具体情况相结合。
晨兴投资口诀是:长考、少投、精做、长期 。 简单做个解释:长考,即长期思考;少投,即投资数量不是那么多;精做,投资之后投后的工作做精;长期,所有投资都是以长期的视角来做最终的判断和依据。这八个字的口诀,对于投资行业来说及其适用,且是一种警示。
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满眼都是机会,通常只会持续一年到三年。
-
第二阶段,矫枉过正。紧张到要抠动扳机,处处都是风险,然后积极纠正。
-
第三阶段,需要有一套原则、方法论帮助自己选择项目。
-
第四阶段,真正的梳理和整理,什么样的东西适合我。
三个关键问题
结合 “四个阶段论”和“投资口诀”,刘芹认为在选择投资机会的时候,要看重优秀的创业者,还需考虑三个关键问题:一、这事儿是不是足够大;二、是不是抓住了一个正确时机,切入到一个趋势性的机会;三、这个公司长期来说能不能形成护城河效应。
第一个关键性问题:体量够不够大,够不够肥,值不值得冒险。
如果今天创业,你选择这个方向,应该问问自己,有没有发展空间,同时你有没有野心。
做小公司和大企业投入的时间精力一样。无论你是做个1千万人民币的退出,还是做100亿美元的退出,你要花6-8年(我们基本上平均投一家企业要经历6-8年时间)把一个公司做起来,所投入的时间精力是一样的。你要在上面要面临的九九八十一难,问题和痛苦是一样的。既然同样的时间退出,为什么不去选择一些足够大的机会?
选择比勤奋更重要。 人生有时候选择做什么,比怎么做,比你够不够勤奋,可能更重要。因为老天爷对我们最公平的就是时间。在大家公平有限的时间里面,你到底把你的时间,你最宝贵的资源,投入到哪个事情上,这是人生创业第一个最重要的选择。
第二个关键性问题,时机的理解和把握,太早、太晚都不行。
这是最要命的问题,时机比选择方向更难,踩对点非常重要。
领先0.5步是最佳时间。 时机太早,这个市场机会没到,你会发现你很痛苦。90%失败的公司都不是方向、体量的问题,可能绝大部分都是时机太早的问题。因为我们往往容易前瞻性思考得太多,掐住那个时机很关键。我们通常是领先市场3步、5步,市场还没起来呢,你就撑不下去了。不能领先太早,最好领先0.5步。太晚当然也不行,其实市场很热,通常意味着红海了,时机已经晚了。
第三个关键性问题,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长期下来能够形成竞争壁垒。
“好的商业模式、好的公司,时间是朋友。”意思是说,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竞争壁垒越来越高,护城河越来越强,这就是可此续发展。
互联网公司容易形成“网络效应”。 互联网公司的网络效益特别厉害,像 Google 、 百度 这样的搜索引擎公司有“网络效应”。即越多的买家就有越多的卖家,越多的卖家就有越多的买家,可以形成自激励。我是学自动化的,系统里有个反馈函数,一旦形成自激励的反馈,那就会形成很强的信号。“网络效应”很核心一点就是它能够形成自激励。
寻找历史不停重现的逻辑,判断趋势。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向哪里去?这三个问题隐含着你要做的选择。 乔布斯 曾经说过一句话意思是,你站在当下需要了解过去,你掌握了过去就掌握了未来。
寻找历史不停重现的逻辑,就是趋势潜在的判断机会。 因为历史的逻辑实际是在不停重复的。在创业的方向选择和创业者的能力相比的问题上,唯心主义者认为是英雄创造了历史,而我认为是历史选择了英雄,是不停重现历史的逻辑,恰好选择了某个人,而这个人往往是在那个时候做了最充分的准备。
你要成为英雄,你首先得了解,你在一个什么样的历史洪流中。 你就必须要了解当下的逻辑历史是什么,你要了解当下的逻辑,就必须得回溯看过去,因为过去的东西在今天,历史的逻辑是一样的,但它在不停的演绎。掌握了过去,你就拥有了一把打开未来门的钥匙。
对于融资与思考的思考,刘芹用了以下几句做总结:“ 融资是什么?我认为融资是用自己对市场的野心换取资源的支持。投资是什么?投资是用那点钱,去给有勇气的人站台,但我们的钱可以撬动后面更大的资金。 早期投资和创业者的关系,本质上是对愿景、能力、方法的相互吸收。”
的确,只有具备了野心才有动力,具备了资源才能做项目,做了项目才会去融更多的钱来发展,有 融资 的需求才会有勇气去找投资人。而投资人,就从你的野心与勇气中,辨识你是一个怎样的人,断定你是不是一个可以投的人。
这句话,适用于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