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O2O线下入口之争:快递巨头VS第三方代收服务企业

品途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文/铁木真(品途网特约作者)

2014年是社区O2O启动的元年,各类平台的切入点也不尽相同:有以物业需求为切入点的、有以社交和社区生活为切入点、也有以硬件为切入点的,还有以快递代收为切入口的。本文着重探讨的是“快递版”社区O2O的前身后世,且听笔者细细道来。

一、市场巨大,前仆后继

33.png 按照中国快递业协会给出的官方数据,2014年全国快递包裹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40亿件,其中电商包裹100亿件。按照目前快递公司与代收合作方的1-2元/件的结算价格,单单快递代收就有百亿规模,在此延伸出的本地生活O2O服务聚拢价值将更加庞大。

价格战注定不是快递业未来发展的主流。在这一大背景下,顺丰的嘿客、圆通妈妈店、韵达太阳便利店陆续登场,妄图抢占这一入口。事实上,选择快递代收代发做为切入社区O2O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是由某一家或几家快递公司独立操作的,在O2O发展趋势并不明朗的情况下,依靠来自自身体系内的快递流量,根本无法形成规模效应。试想,假如你是圆通的,你会同意自己公司的包裹放到嘿客店?返过来,顺丰的快件也不会放到韵达太阳便利店。

嘿客之死,死在基因

经过近20年的发展,顺丰在传统的快递搬(kuai)运(di)比赛中拔得头筹。2014年,在一些新型的行业中也突然有了顺丰的身影,什么社区O2O(嘿客)、生鲜电商(优选)、海淘(顺丰海淘),然泥腿子始终是泥腿子,在经历了一年的变革后,顺丰于近日已将几大块新业务重新进行整合…

笔者认为,嘿客之所以折桂,主要出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公司高层缺乏清晰的思路,在互联网、电商、商业运营方面的人才储备严重不足,这也直接导致在门店执行层面“嘿客”变成了四不像,关于这一点媒体上多有论述,此处不再累述;

二是在入店商品的品类选择上出现战略性错误,造成消费者体验不佳。纵观嘿客店面成列的实物或商品图片,与传统电商网站上的商品并无任何差异,只是通过二维码的形式把商品从PC网站上搬到了嘿客店的墙上(“我们不生产XX,我们只是XX的搬用工”),后消费者扫码下单后等待二三天后然后再来店内取货。

一般而言,消费者进入店内消费有两种情况:有明确的商品或服务诉求,和无明确目标的的冲动性消费。显然,进入店面取包裹或者寄件属于第一种情况,而扫码购物属于第二种情况。但是依托顺丰自身的快递流量和欠佳的消费体验能够承载O2O之重吗?顺丰对新业务的调整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

写太多嘿客的不足,难免有黑“嘿客”之嫌,只因当时大家对于“嘿客”的呼声最高而已,再来说说另外两家。在20145月顺丰“嘿客”上线不久,就传出圆通正在筹划便利店业务,后来证实叫做 “圆通妈妈店”,属于快递体验店性质,让消费者能进一步了解圆通速递的快递业务流程。而 韵达 首的做法是与小小、加利、太阳等区域连锁便利店签约,发力社区商业末端服务。不过时至今天已经很少听说他们的消息了。
34.png

二、新生代,谁与争锋

与快递公司在自有体系内探索社区O2O不同,其实几家独立第三方公司早在几年前就开始默默耕耘“快递代收”业务,也是瞄准了社区商业O2O的入口。北京有收货宝,主打高校的有小麦公司,在其它一些地方,也潜伏着有着这样目标的创业者们。百米需南京的一个“潜伏者”,本文接下来将重点以百米需为例,谈谈这些新生代“快递代收”企业的服务模式。

百米需深挖快递行业最后100米难投递、消费者难收件这一痛点。成立一年多时间以来,在长三角区域已经布局了近2000家社区代收门店,与阿里系菜鸟网络、顺丰、汇通等主流快递公司达成了合作。目前,该公司主要在江苏、安徽及华北部分区域拓展,目前正在寻求天使轮融资,融资成功后有望逐步向华中、华南地区扩展。

百米需采取了什么样的运营模式?  

首先,在快递站点的建设方面,百米需放弃了类似 顺丰 嘿客全部自营的方式,转而采取兼营加盟店(80%)+专营加盟店(15%)+自建旗舰店(5%)的复合模式。同时,在旗下加盟店中,80%以上合作站点是社区个体门店,10%为物业公司和连锁便利店。由于能够给门店经营者带来新的收入源,同时快递 流量 能够带动店内业务的增长,所以,在门店拓展方面速度较快,不会遇到在物业或大型便利店谈判中出现的问题(目前单店最高收入的门店已突破3万元/月)。

其次,门店代收为下一步介入社区O2O打下了良好基础。快递到达门店后,消费者会收到提示短信,凭短信1分钟即可完成快递的提取。普通网购者每月包裹约2件,一些网购达人甚至达到每周2-3个包裹,消费者可在下班后一次性取走来自不同快递公司的多个包裹,消费者网购时只需将该站点作为收货地点即可,无需担心泄露家庭住址等个人隐私,除提供免费包裹代收外,还提供以下亲民服务,如免费手机充电、借雨伞、暂存小件、兑换零钱等。 

第三,在延伸新业务方面,采取了较轻的模式。一方面,在接入传统电商时,百米需并未像嘿客那样直接搬运商品二维码,而是建立自有的导购网站(baimixu.com),消费者有需求时由站点负责人协助进行网络代购和后续退货的解决;另一方面,对于很多找上门来要求合作的新型垂直类O2O项目,百米需并未全面开放,初期只选取与现有业务关联度较高的洗衣和生鲜代收。拿合作的 洗衣O2O 公司来说,他们不再需要每个小区雇佣社区物流员 上门 取衣送衣,消费者只需要将脏的衣服在早上上班时放到百米需门店,然后公司安排员工到店内集中取走,洗好后集中送到门店,消费者在下班后取包裹时可一并将衣服取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验 闭环 。 

“百米需们”的未来  

据笔者了解,除了百米需这些主打最后一公里配送的企业,从事社区O2O的企业已经相当之多,比较知名的有社区001、 小区无忧叮咚小区等,一会儿一个估值近20亿美元,一会儿一个 融资 数亿美元,搞得社区O2O沸沸扬扬,不仅成为了业界十分看好的一大市场,也成就了那些看热闹的人们推算谁摔得最惨的赌局。尽管喜忧参半,但伴随着号称拥有亿万蛋糕市场的呼声,社区O2O初创企业还是汹涌而来。快递代收是 社区O2O 创业的一大细分领域,大多采取了比较类似的模式,笔者上周刚刚了解到一家主打解决本地最后一公里难题的社区小二,也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与百米需大致相同,目前已经发展了重庆、深圳两地。这些企业在本地有着广阔的市场,并且成为先吃螃蟹的人,都得到了很好地发展,未来能做成什么样,是否能有更好地突破,是他们发展的一大难题,让我们静观其变。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