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手机会成为董明珠的滑铁卢吗?

品途网  •  扫码分享

曾几何时,格力手机就这样在董明珠雷军之间的口水战中高调诞生了。手机上市前董大姐在股东大会上公开宣布一个让外界哗然的“5000万部”销售目标,时隔不久,却与7月17日一次大型论坛上主动示弱:“现在只卖出了几万部,年内卖5000万部不太现实。”
     
为什么董大姐这次要“戳穿自己吹的泡沫”呢?对此,王飞老师的分析不无道理:一是她的过度自信,二是她对手机市场的错位认知。

曾经的董明珠对格力手机销量的自信不是建立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她对格力赖以为荣的制造能力和销售能力过度自信的基础上。董明珠和格力常年在空调等家电制造业领域摸爬滚打,格力相关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毋庸置疑,“ 格力做手机就是分分钟的事 ”就是她对格力制造能力充分自信的表现。

再有,格力独创的区域销售模式和强大的渠道优势也为董明珠的豪言壮语提供了底气。格力在全国有3万家专卖直营店,2014年度营业总收入达1400亿元,这种超强的营销体系和渠道能力使得董明珠的逻辑看起来十分任性: 只要差不多配置的格力手机生产出来,依靠遍布全国的格力空调专卖店的捆绑销售渠道,再加上她亲自上阵的卖力宣传,1年卖5000万部手机自然不在话下。

过犹不及,正是格力过去在空调领域取得巨大成功让董明珠对做手机这件事情自信过了头,这个董大姐估计不愿意承认,但现在残酷的事实也让她的头脑逐步清醒起来,此番她的低调改口似乎印证她也在逐步地在修正自己对格力手机和手机市场的认识,从这个角度看,董明珠这次“主动示弱”的做法倒是显得勇气可嘉。

董明珠此次公开调低格力手机市场预期,另一个可能暗含的背后逻辑是,赶在7月这个年中时间节点修正“错误认识”, 等于是提前找个台阶给自己下,这应该比她和格力为了现在看来遥不可及的销售目标而死撑到年底最后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的强。

再接着说说董明珠对手机市场认知错位的问题。隔行如隔山,这是真理,董大姐不承认都不行。手机属于时尚快消费品,产品属性完全不同于空调等家电耐用品,“ 格力手机三年不换 ”的言论遭到质疑已经表明董明珠试图用做家电的方法来做手机的思路不被市场认可,同时格力手机定价和配置之间的明显“倒挂”频遭网民吐槽,这也说明董明珠和格力对于手机消费者的需求知之甚少。

不过铁娘子嘛,人家当然没有那么容易认输。“ 格力会将手机一直做下去,格力第二代产品将是世界一流水平。 ”这番话表明董明珠似乎已经基本接受格力手机第一代产品“夭折”的事实,她更多的把希望寄托于未来。

客观分析,相比较而言,董明珠和格力手里多多少少还有一些底牌:比如格力具备从生产到销售的手机完整产业链平台和资源,比如格力手机布局的智能家居市场前景诱人,再比如董明珠拥有一定的企业家气质和人格魅力等等。

但以上这些也仅仅是理论上的底牌,能不能把这些牌打好,从而将其转化为必杀器,董明珠和格力要做的还有很多,比如董明珠还需要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手机产品经理”, 需要更加深入了解手机市场和消费者实际需求,准备一套完全不同于空调等家电制造业的市场策略和打法。否则格力手机真就成了大姐的滑铁卢了。

一分钱广告费不花,凭借董明珠的“嘴皮子”和个人影响力,格力手机在短时间内就赢得来超高市场关注度,董明珠和格力的营销实力不容置疑,但即便如此,市场规律依旧残酷无情,没有质量过硬的手机产品,不能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仅仅光靠卖吆喝博眼球,无论是董明珠个人,还是格力公司,抑或是更牛掰的巨头,他们的品牌影响力都会有被完全透支的那一天。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