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ft趁Uber内部危机融资5亿美元 估值升至75亿美元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Lyft趁Uber内部危机融资5亿美元 估值升至75亿美元

BI中文站 4月7日报道

《金融时报》周四报道称,寻求现金注入、与Uber竞争的美国第二大网约车服务提供商Lyft已通过新一轮融资募集到5亿美元资金。

该报道称,Lyft以69亿美元的估值进行了本轮融资。《华尔街日报》则报道称,在本轮融资之后,Lyft的投资后估值达到约75亿美元。该公司的股价在本轮融资中上涨了20%。

今年3月初曾有报道称,Lyft正在展开新一轮融资,希望充分利用Uber目前遭遇的内部危机。该公司当时计划以60亿至70亿美元的估值融资至少5亿美元。本轮融资可能是为了进一步推动Lyft的扩张计划,以便与Uber和其他新兴专车企业展开竞争。随着Uber遭遇重重危机,Lyft或许的确应该抓住这一机会加快营销和品牌宣传计划--这些措施都需要资金支持。Lyft此前曾表示,Lyft专车司机2016年通过该平台获得15亿美元收入和1亿美元小费。

Lyft认为,它获得成功的原因是该公司给司机的待遇非常优厚,司机们非常满意,这反过来促使他们提高了乘客们的乘车体验。今年3月初,市场调研公司Ipsos发布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相对于其它打车应用,Lyft已获得了友好、热情、炫酷和值得信赖的名声。

科技网站The Information此前报道称,为同Uber争夺市场,Lyft去年的亏损达到了6亿美元。虽然Lyft的亏损看上去非常惊人,但其业务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去年营收达到了7亿美元。这样的营收数据较上一年有了明显的提升。去年8月,曾有消息人士向《华尔街日报》表示,Lyft在2015年的营收为2亿美元,运营亏损为3.6亿美元。The Information获得的信息则显示,Lyft在2015年的亏损接近4.12亿美元。Lyft在2014年的业绩表现要更为糟糕。当年,该公司的亏损为1.994亿美元,而营收仅为3160万美元。

Lyft总裁约翰·齐默(John Zimmer)在今年年初表示,2016年是改公司“大获成功”的一年:Lyft在2016年完成的订单量从2015年的5300万增长到1.6亿,猛增了两倍。单单去年第四季度,Lyft完成的订单量就同比翻了不止一倍。在该季度,该公司完成了5260万次打车服务,远远高于2015年第四季度的2110万次。Lyft去年的订单量增加了两倍,但跟Uber相比,仍是小巫见大巫。Uber表示,该公司去年12月在美国完成了7800万个订单。相比之下,Lyft同期只获得1870万个订单。不过,Lyft的增长势头超越了Uber。去年下半年,Lyft完成的订单量增长了34.5%,而同期Uber在美国的订单量只增长了25.8%。

虽然业务增长喜人,但Lyft仍考虑过对外出售的问题。《纽约时报》去年曾报道称,Lyft去年年中曾与许多知名科技公司进行了接触,希望对方能够收购,这些公司中包括了通用汽车(Lyft的大股东之一)、 苹果 谷歌 ( 微博 )、Uber以及中国的滴滴出行。作为Lyft大股东的通用汽车,曾经主动提出收购Lyft。通用汽车的收购建议遭到拒绝,可能是报价低于Lyft的预期。

需要明确的是:Lyft募集到5亿美元之时,正值主要竞争对手Uber被丑闻不断缠身之时。今年年初,美国掀起了“删除Uber”的风暴。在美国出租车司机罢工抗议特朗普入境禁令的活动中,Uber突然宣布取消机场地区的临时涨价,被视为利用罢工机会为自己增加业务订单。此举激怒了许多反对特朗普的美国人,人们号召删除Uber。这也导致Lyft的 下载 量大幅增加。

Uber此前曝出性骚扰丑闻,一名前女性员工指控Uber内部存在性别歧视、性骚扰等现象,而且Uber人力资源部门置若罔闻。随后,彭博社披露了一段视频Uber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在乘坐专车时对司机爆粗口的视频。卡兰尼克在视频中与抱怨公司新政策导致收入下降的专车司机发生了口角,这引发了外界的批评。最终,卡兰尼克对外道歉,表示自己“仍然需要成长”。

Uber又被谷歌旗下的无人驾驶汽车子公司Waymo告上了法庭,指控Uber曾经收购的自动驾驶卡车公司Otto涉嫌剽窃了公司专利。Otto创始人正是谷歌过去从事自动驾驶汽车研发的员工。多名谷歌的员工在离职之前,从内部电脑中盗取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尤其是有关激光雷达系统的设计图纸。Waymo指控称,Uber在收购Otto之后,采用了这些剽窃技术,来开发本公司的激光雷达系统。目前,Waymo已经向法庭申请禁止令,要求Uber停止使用相关盗窃的技术开发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

由于面对诸多的争议,Uber二号人物、总裁杰夫·琼斯(Jeff Jones)已于上月从公司离职,他在Uber只工作了6个月。卡兰尼克此前已经表示,要聘请一名首席运营官帮助管理公司。

截至目前,Lyft发言人对BI的报道未予置评。(编译/明轩)

美国Business Insider作品的中文相关权益归腾讯公司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等。微信公众号:BI中文站。

随意打赏

美国打车软件lyftuber lyftlyft和uber估值10亿美元公司uber中国估值uber 融资lyft 估值lyft公司uber估值lyft中国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