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价过万元 折叠屏是趋势 还是手机厂商制造的伪需求?
[ 摘要 ]目前三星可折叠面板的生产成本就达到180美元,远超传统面板的生产成本,三星折叠屏手机Galaxy F售价预计在2500美元左右,约合16000元人民币。即便按照机构的乐观预测,到2022年可折叠面板的生产成本会下降一半,终端手机的平均价格可能也要在1万元左右。这个价格,估计大部分人不会接受。
三星官方日前宣布将在2月20日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而此前华为消费者CEO余承东证实将在2月24日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发布首款可折叠屏幕手机。小米、OPPO、摩托罗拉、LG 等国内厂商也先后在折叠屏手机方面有所动作。而近期折叠屏主题关注度较高,资本市场涨幅也非常大。
今天当然不是来讨论相关股票的涨跌,而是想借此机会思考下,折叠屏有没有可能并不是趋势,而是一种手机厂商制造的伪需求?
从图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折叠屏就是将一个较大的屏幕折叠起来,达到和原来手机尺寸相当的一种设计。这种设计大概会有几个好处。
其一,幕更大但携带方便,这意味着能够拥有更多的应用场景。比如可以分屏看视频,可以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而在获得大屏幕的同时,却又可以像手机一样塞进兜里,便于携带。
其二,摄像头二合一,由于屏幕可折叠,主摄像头既可以当前置摄像头用,也可以当后置摄像头用,这样无论厂家的设计还是用户的体验,都会得到较大的提升。
其三,外观靓丽,科技感十足,这当然是很多人喜爱频繁换手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其中的重点就是屏幕尺寸的成倍放大。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iPhone的屏幕尺寸确实是在不断增大,某种程度上来说,手机屏幕增大确实是一种趋势。然而在笔者看来,折叠屏的真实情况可能未必和预期一样。
首先,折叠屏手机是不是真的便携?尺寸可以折叠,但是重量是不能折叠的,我们使用的时候体验到底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现在一般手机的重量大概在200克,然而目前看到发布的可折叠手机的重量要达到380克,就是接近原本两部手机的重量。
根据笔者自己的真实体验,一部308克的iPadmini(小尺寸平板电脑)。即便平时在家里也很少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单手拿着累,要两只手捧着使用,不符合单手使用手机这样的电子产品的习惯。很难想象,长时间使用380克的手机会带来什么样的体验。平时在地铁上很少有人用平板,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其次,价格昂贵。目前三星可折叠面板的生产成本就达到180美元,远超传统面板的生产成本,三星折叠屏手机Galaxy F售价预计在2500美元左右,约合16000元人民币。即便按照机构的乐观预测,到2022年可折叠面板的生产成本会下降一半,但终端手机的平均价格可能也要在1万元左右。而这个价格,笔者估计大部分人不会接受。看看最近苹果的降价促销就明白一个手机在国人心中应有的价位。
其实,所谓的折叠屏技术就是在找一个用户体验和价格的平衡。为了一个并不能完美提升用户体验的技术,是否值得大家花那么多的钱?或许是我们更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