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I全球副总裁雷彬:中国AI芯片赶超欧美有哪些难点和机遇?

文/李海丹

虽然现在正值年末岁尾,但AI芯片产业却又开始涌动着一股“新热潮”。

从近几日的科技巨头动向可以看出,高通发布了第三代AI芯片骁龙845、马斯克也宣布特斯拉正在开发人工智能芯片,来降低汽车能耗和成本;在国内,各大科技巨头和资本公司也加大了AI芯片产业的投资力度,将AI放在下一年的公司重点战略中......总的来说,AI芯片产业迎来了又一波“新红利”。

近日,GTI公司(全称为Gyrfalcon Technology Inc.)全球副总裁雷彬接受了腾讯科技的专访。中国目前的AI芯片市场发展是如何的?未来将会有怎样的改变和新的机遇?中国的AI芯片产业能否“弯道超车”,有超越欧美的机会?雷彬为我们做出了相关解读。

GTI全球副总裁雷彬:中国AI芯片赶超欧美有哪些难点和机遇?

GTI全球副总裁 雷彬

中国AI产业向商业化阶段加速迈进 智能终端领域将迎来颠覆性的改变

一直以来,中国的芯片产业落后于欧美等技术发达的国家,中国每年进口的芯片量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根据海关总署2016年全年数据,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为2270.26亿美元,集成电路进口金额已是原油进口额(同期1164.69亿美元)的近两倍。

但这样的芯片阵营形势或将面临新一次的“洗牌”。雷彬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如今已经从技术突破阶段,向商业化阶段加速迈进。随着AI技术的不断提升,巨头资本的大力投资,国家政策的扶持等因素,都为中国的芯片行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AI芯片可灵活运用于场景分类、智能识别中,发挥其本地实时运算的优势,加速行业产品升级,以及将可快速应用在智能摄像头、新零售以及智能营销等市场,此外,也为中国的传统制造业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总的来说,其行业发展的潜力十分之大。

雷彬举例,GTI目前和宝信软件、平安科技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与宝信软件的合作采用了GTI AI 神经网络芯片集群,实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钢板表面缺陷检测。简而言之,在钢板表面缺陷检测方面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来完全取代人工。

而与平安科技的合作则是引入GTI的声纹识别等技术进行风险管控。比如在保险业务中,有不法分子冒用或窃取电话销售人员账号信息,非法获取客户个人信息资料并进行贩卖、泄露,严重侵犯了网络交易用户的信息隐私权。而通过声纹识别技术,利用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声纹进行严密的个人身份认证,保证电话销售人员本人注册登录,规范电销人员行为。目前,GTI的SPR2801S芯片已经进入量产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AI芯片产业化遇到的一大问题是,大部分品牌很难做到在终端产品内可以大容量的本地计算,而不用后台云计算支持。AI芯片要想产业化,仍然还在功耗和性能上寻找更合适的解决方案。雷彬说:“我们希望将公司产品的功耗可以做到最低。目前公司发布的AI芯片‘光矛处理器SPR2801S’效率能耗比为9.3Tops/W,单芯片峰值运算能力5.6Tops,运行VGG网络可到130FPS。相比市面上的其他芯片功耗都更低,方案性能更优。我们也在计划GTI第二代芯片产品的发布,优化更多的性能,预计在明年上半年出品。”

雷彬认为这种超低功耗配合AI芯片,所具备的声音和图像处理能力将为智能终端领域带来颠覆性的改变。雷彬表示:“因为更多个性化的产品,更多的是基于SDK的二次开发,这不仅仅是产品的改变,新的商业模式也会出现。我们在备战一场颠覆智能终端领域的战斗。”

解决产业化痛点与团队合作是创业的发展根本 更多机会在于与传统产业的结合

除了解决功耗性能等问题,雷彬认为人工智能的“专用芯片”也会有更大的发展机遇,未来会有更多针对垂直领域的芯片来迎合细分市场的需求。此外,AI的机会在于和更多传统行业的结合,爆发的力量会比传统互联网行业里面发挥的作用更加庞大。

雷彬拥有近20年的美国硅谷高科技行业经验,曾在芯片、软件、电子类公司担任CEO、全球营销及市场副总裁等职务,并多次荣获行业创新奖、美国CES创新科技产品大奖,在专业技术的市场化和全球战略合作方面成绩卓著。如此丰富的工作履历,在人生的事业巅峰期却转向加入了创业公司,雷彬用三个字来概括这样的转折点:“有意义”。

雷彬解释道,具体说来有两大主要原因:首先是GTI芯片技术的不同,它可以解决AI芯片市场在产业化中的一大痛点。雷彬说:“在过去我们也看到AI领域也有很多昙花一现式的产品,但我们希望GTI可以在AI芯片领域中获得影响力,让AI芯片产业化,能真正的帮助到人类,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还有一点就是团队的成员,和他们的工作精神、态度、热情和情怀等都令我振奋。公司每个成员都在各自的领域有所成绩,现在就是想做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GTI具备典型的硅谷文化,十分看重团队合作和工作效率,最后我们在较短的设计时间内一次流片成功!”

据腾讯科技了解,GTI公司具备顶级的精英创业团队,公司成员均具有20年以上丰富的人工智能以及芯片行业从业经验,均来自硅谷业内知名公司。譬如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董琪曾是全球著名的摄像头芯片生产厂商豪威科技(OmniVision Technologies)初创管理团队成员,先后担任技术开发副总裁和市场拓展副总裁职位;公司首席科学家杨林博士是细胞神经网络(CNN)发明人之一,并也是中国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核心技术发明人,拥有多项专利。

我们可以看出,如今越来越多的精英团队加入了AI领域的创业大军,而中国的AI芯片产业也将为全球带来新一轮的科技革命。红杉资本中国创始合伙人沈南鹏在近期举办的“JDD-2017京东金融全球数据探索者大会”中透露出强有力的相关数据:目前,中国所有投资活动中的50%与AI相关,已经有超过1000家的AI领域初创企业。此外,AI专利数量高速增长,中国甚至以52%优势,领先于34%的美国。

面对众多优质创业公司的兴起和技术的快速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AI芯片,中国的“超越”指日可待。

随意打赏

中国的挑战和机遇中国未来的机遇ai芯片的公司中国ai芯片中国抓住机遇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