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押宝印度市场的中国手机公司,好像赌对了
这大概是那些在印度发展的中国手机厂商最乐意看到的事儿:他们不光攥住了手里的份额,还往外扩张了一些。中国厂商在印度手机市场份额总和从 27% 上升到了 32%。
咨询公司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印度的手机出货量到达历史高点 3500 万部。这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25%。
尽管即将到来的排灯节带来了一个周期性高潮,但在这一季度,三星算是比较大的输家。经历了电池爆炸事件之后,三星的市场份额从原有的 26% 跌到 21.6%。
不过得益于多年搭建的庞大线下零售渠道,三星依旧是印度市场份额最大的品牌。
印度本土市场的份额也被中国厂商抢走了。印度最大的手机品牌 Micromax 目前仅次于三星,排名第 2,但其市场份额由 14.1% 下滑到 9.8%。
联想超过另一个本土品牌 Intex,从上一季度的第 4 名重回第 3 的位子,目前拥有 8.9% 的市场份额。
第二季度的印度手机市场份额状况。在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品牌的市场份额都有增长。
包括小米、OPPO 和 vivo 在内的国产手机品牌都争取到了更多用户。
这次小型成功,还是得益于手机商们把钱砸在了增设传统的线下销售渠道。不光是原本就走线下路径的 OPPO 和 vivo (他们往广告营销投入了 8 亿多卢比),连从互联网起家小米和一加也在增强零售环节。
小米在这里采取了与当地线下店合作零售的方式,而且还在去年声势浩大地包下《印度时报》的头版——这也是小米第一份印刷广告。
在印度这个“十年前版中国”,出货量增长更快的二三线城市更看重传统的线下零售店。但印度全国范围内的代理商不多,多为分散的小代理,新进入的厂商想快速渗透到线下网络体系,难度很大。
这同时也是华为声称要在 2017 年之前,拿下印度手机市场 10% 份额的底气所在。华为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将零售店数量从现在的数千增加至 50000 个。
在这个还未发展成熟的市场,印度手机市占率极为分裂,每个手机厂商都只占到不多的份额。这对中国的手机品牌来说,意味着非常多的可能性。
6% 的份额增长还远不是他们的眼中的成功。中国的手机品牌还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纷纷进印度建厂的华为、小米、金立、联想们在提高利润空间。他们不再采取“中国设计生产,印度销售” 的模式,而是在印度聘请工人组装半散装件。这不仅降低了用人成本,还可以规避印度政府为鼓励国内生产本地化而高筑的进口税率。
巨大的人口红利,加上仅 16.7% 的智能手机持有率,印度手机市场远未饱和。
在其他领域,同样被吸引的大公司, Facebook 、 Google、 Uber、宜家、阿里也不断进入这个市场,花钱花时间培养消费者,等待收割像几年前中国那样的爆发式增长。
推荐:关注“AI世代”微信号(tencentAI),回复“中国AI”可获得新智元《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报告》;回复“创业报告”,可获得美国《AI创业指南》;回复“斯坦福”,可获得《2030年的人工智能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