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网“阵亡”名单:市值蒸发1370亿 21家基金公司踩雷
迟迟没有复牌的乐视网(300104.SZ)在被基金公司集体下调估值之后,因向融创中国借款18亿缓解资金压力,又引来深交所关注:问询乐视网是否会因借款导致“空壳化”。
11月20日晚,乐视网披露了关于向关联方借款及提供担保的公告。公告显示,乐视网的控股子公司乐视致新与乐视网分别拟向融创中国旗下天津嘉睿借款人民币5亿元、12.9亿元。
该笔借款中,一共涉及乐视网子公司及乐视致新子公司在内的9家公司的股权质押:
11月21日,深交所就上述事项发关注函要求乐视网说明,若相关借款不能偿还,质权人行使担保权或质押权是否将导致上市公司“空壳化”,并要求核实有关融创中国孙宏斌拟启动对乐视致新增资扩股计划报道的真实性等。
而一个星期之前,乐视网被多家基金下调估值,下调后的股价已不足4元。
多家基金下调乐视网估值 市值蒸发1370亿
11月15日,中邮基金、嘉实基金、易方达基金再次发布公告下调乐视网估值,调整后价格分别为3.92元/股、3.91元/股、3.91元/股。
按照三家基金下调后的股价计算,乐视网总市值约156亿。2015年5月,乐视市值最高时曾达到1526.57亿。这意味着,按照基金的最新估值,乐视网总市值已经较峰值蒸发1370亿!
11月16日,剩下的基金公司继续跟进乐视网估值调整。工银瑞信基金、国海富兰克林基金、诺德基金、富国基金、诺安基金等纷纷加入下调乐视网估值的队伍。
在多次下调估值后,最低估值3.9元/股已较乐视网停牌前的股价15.33元跌去了74.56%,相当于连续13个跌停板。较历史峰值,则狂跌了91.28%。
两年多时间如此跌幅,在A股历史上相当罕见——能媲美的,大约只有港股“老千股”!
不过,一大波此前高调看好乐视的基金经理此刻未必有多么焦急,踩雷的人太多,“抱团取暖”,总是能推脱的过去——或许年底奖金还能照拿不误。
悲惨的是基民。冲着基金公司的专业管理能力,真金白银投入,然后,间接吃上13个跌停板。
更诡异的是,在乐视债务危机已经爆发,贾老板都已经发出把“海水煮沸”的公开“内部信”,股价长期停牌之后,还有多家券商发研报给予乐视网“增持”评级。
推票推错了无所谓,反正已经是家常便饭。就是想问问:已经停牌了怎么买?
先看看在乐视网上触礁的基金们。
基金集体踩雷:乐视网“阵亡”不完全记录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在乐视网的机构股东中,基金持有股份的比例为4.84%。
从乐视网今年三季报来看,中邮基金持有乐视网股份最多。在乐视网十大股东中,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邮战略新兴产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达0.77%,位列第八大股东;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邮信息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0.75%,位列第九大股东。
从公募基金今年三季报来看,在重仓股前十名中含有乐视网的就有21家基金管理公司,及各基金公司旗下的多只基金。而其中,乐视网持股市值占基金净值超过5%的有以下基金:
那些年,乐视网与基金的往事
其实,乐视网刚上市的几年,并没有获得机构投资者的青睐。
2013年,在贾老板还没有因为“患病”滞留海外之前,越来越多的公募基金开始与乐视网擦出火花。
2013年末,乐视机构持股中基金持有股份的比例高达22.97%,投资乐视网的公募基金达到40家。也就是这一年,乐视网的年涨幅达到313.12%。
2014年上半年,中邮基金开始陆续买入乐视网股票,到2014年年底,中邮基金在乐视网前十大流通股东中的持股有800万股左右,占到总股本的0.96%。
在基金的鼎力追捧和贾老板“生态化反”的号召之下,乐视网总市值一举突破1500亿元,成为创业板“一哥”。
不少基金对贾老板看来是真爱。在贾跃亭大笔减持过后,以中邮基金为代表的基金公司,依然通过参与定增,在高位向乐视输血。
2016年7月,乐视网以45元/股价格完成定增,在定增股东中,财通基金获配3910.24万股,获配17.6亿元;嘉实基金获配2132.86万股,获配9.6亿元;中邮基金获配2132.86万股,获配9.6亿元。而这一批股权原本预计上市流通时间为2017年8月8日。
没曾想,还没等股权解禁,乐视网就停牌了。
而如今众多基金给予乐视网的估值相当于停牌前的价格已跌去了74%左右,相当于连续13个跌停板。
太尴尬:股票已停牌,券商仍给出增持评级
当然,说到踩雷,必然少不了券商的身影。
2016年6月3日,乐视网复牌之后,就有多家券商发布了看多的研究报告,高华证券、中信公司以及中金公司等认为乐视影业有望注入,乐视生态进一步完善。
然而,也就是在这些券商对乐视网的持续吹捧中,乐视网的股价在下跌的路上一去不回头,一路跌到今年4月停牌前的15.33元/股。
实际上,即便是在贾跃亭高呼“生态化反”,天天用PPT大秀演技的时刻,就已经有不少投资者质疑乐视财务造假,随便打开一些投资者社区,都看得到全文。
但号称专业的券商研究机构,甚少有质疑者,反而一股脑的唱多。
例如,2016年9月6号,高华证券发表了题为《市场担忧过度,即将实现货币化;重申强力买入》的研究报告,给出的目标价为63.43元,目标涨幅40%。
市场担忧过度?重申强力买入?呵呵……
更为尴尬的是,即便在乐视现金流危机爆发之后,仍然有券商给出增持评级,比如海通证券2017年4月份的两份研报,给出的都是增持评级。
当前多家持仓基金下调乐视网目标价,大多在4元左右。而海通证券2017年4月份两则研报给出的6个月内目标价分别为35.75和31.2元,虽然复权之后仅相当于17.86和15.59元,但还是大写的尴尬。按照6个月的有效期计算,海通第二份研报的评级有效时间截止到2017年10月21日。
就想问一问:在这份研报发布之前的2017年4月14日,乐视就已经停牌了,至今没有复牌,那么,4月21日给出增持评级,难道要让投资者去月球上增持么?
作为券商行业的领头羊之一,海通证券无论是客户量,资产规模均位居国内券商行业第一梯队,公司历史亦颇悠久,在资本市场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作为老牌大券商,海通证券历史上曾经发掘过不少牛股,也为券商行业输送过大量优秀人才。券商研报投资评级马失前蹄并不稀奇,放眼全球也没有哪家券商投行能保持100%的准确率,如果能百分之百看准,还有多少人愿意当卖方研究员?
但是,海通证券针对乐视的研报确实让人大跌眼镜:麻烦您出来走两步,其他的都不谈,就说说停牌之后怎么买到乐视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