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网|黄峥: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是拼多多的本分
[ 摘要 ]黄峥表示,电商企业参与扶贫工作,核心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让贫困地区有产就有销,多劳能多得。
腾讯《深网》作者 孙宏超
11月8日,拼多多创始人及CEO黄峥在乌镇举办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网络公益与扶贫:消除饥饿与贫困”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分享拼多多扶贫助农的实践与思考。
黄峥表示,电商企业参与扶贫工作,核心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让贫困地区有产就有销,多劳能多得。作为一家成立三年的“新电子商务”平台,拼多多平台已汇聚3.44亿用户和超过200万商户,希望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对现有商品流通环节进行重构,持续降低社会资源的损耗,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也致力于为中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贫困地区大多地理条件复杂,只能走“小农”模式。这些产区天南海北,地理位置相隔甚远。如何充分调动平台资源,帮助贫困地区形成长效稳定的产销机制,是拼多多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据黄峥介绍,平台创立之初,团队便发现,“拼”的模式,能在短时间内聚集海量需求,迅速消化掉大批量的当季农产品,为中国农业突破分散化的制约提出了新的答案。
拼多多用3年的时间,为分散的农产品整合出了一条直达3.4亿消费者的快速通道。经由这条通道,吐鲁番哈密瓜48小时就能从田间直达消费者手中,价格比批发市场还便宜;以前一度滞销的河南中牟大蒜,现在打包卖到了北京,价格只有超市的四分之一。经由这条通道,平台将全国679个贫困县的农田,和城市的写字楼、小区连在一起,成功建立起了一套以“拼”助捐的可持续扶贫助农机制。
黄峥在演讲中介绍了拼多多的扶贫助农的成果,“过去三年,拼多多平台已累计帮扶139,600户建档立卡扶贫家庭,产生超过21亿笔助农订单,累计销售109亿斤农产品,相关交易总额达510亿元。”
演讲中,黄峥表示:作为一家社会性企业,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是拼多多的本分。未来,拼多多将在国务院扶贫办的指导下,继续扎根中西部、瞄准三区三州地区,帮助贫困户脱贫摘帽。
随后黄峥接受《深网》等媒体采访,在采访中黄峥进一步介绍了拼多多的扶贫助农的成果,同时分享了拼多多扶贫助农的实践与思考。
“电商扶贫对公司的战略来讲,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黄峥认为背后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自己的本分;另外一方面则是对新一代电商的机会。
据悉,拼多多目前是国内农产品上行量最大的电商之一,随着平台的扩张,每天在拼多多上产生的快递订单占到全国快递总量的20%。
黄峥表示5G非常好的地方并不在于手机变快了,而是在于物联网,在农产品的源头用5G的技术,包括中间的流通环节,可以全产业链、全流程的信息汇总,快递量上来后,也越来越有机会从中推动中间环节的变革。
以下为部分采访实录 (在不改变原意情况下有所删减):
媒体:电商扶贫提了很多年,但是物流、农产品上行不是很顺利,核心在于流通环节中的供应链吗?对于供应链的优化,拼多多会做什么?是会自建物流吗?
黄峥: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拼”看起来首先是解决流量的,之前电商供应侧核心原因是前面流量的匹配有问题,不能够形成一定聚集的量,所以也不能形成新的农货上行的新流通、包括物流方式。应该说拼多多很幸运的是这种方式正好非常契合中国的中小农业的现状,多对多的匹配,对农产品供需两端的信息有效梳理,可以在各类农产品短暂的成熟期里,迅速匹配到有相关需求的消费者。
现在拼多多应该是农产品上行量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同时,平台规模迅速扩张,我们的包裹数量越来越多,现在拼多多每天产生的要占整个中国快递总量的20%多,这种情况下使得我们开始有能力去解决你说的中间物流环节以及上游的部分。其实当前端的信息匹配逐渐形成一定的批量规模以后,有两个事情是明显可以做的,现在5G出来了,5G一个非常好的地方并不在于手机变快了,而是在于物联网,在农产品的源头用5G的技术,包括中间的流通环节,可以全产业链、全流程的信息汇总,这是第一个。
第二,在我们的快递量上去之后,对于农产品这个快递成本又很高,又容易破损的问题,怎么样去优化?现在的快递网络更多的是为日用小商品制造来优化的,对于苹果、橘子这些东西并没有优化被搬运的次数。当物联网应用了之后,我们也越来越有机会从中推动中间环节的变革。
媒体:拼多多会具体参与到物流公司流程优化上吗?
黄峥:不是说参与到物流公司的优化上,就是说前端解决,后端的生产端的信息充足之后,中间的拼多多必然也要做一些这方面的事情,不管是物流公司也好还是供应链公司也好,事实上拼多多已经在做不少这方面的事情。从整体看,拼多多一开始是从水果、农产品起来的,所以现在这方面的改造也是从农产品开始先行的。
以前中国的快递虽然量很大,但是主要是优化运拖鞋、运纸巾这些东西,其实不太适合农产品。所以从我们的角度来讲,当然希望社会各界都响应国家的号召往这个方向去投入,不管别人投不投入,我们自己肯定会先去投入。
媒体:扶贫助农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但是相对来说也有风险的事,拼多多有什么样的预案和准备?怎么样让更多的消费者或者社会各界来理解你或者参与你的行动?
黄峥:第一个,这个风险是现实存在的,但是我们不应该因为这件事情有风险、有难度,就不去做正确的事情,因为从农产品的流通来讲,即使今天通过地面渠道,从产地到你家楼下,你拿到这个农产品,中间的损耗也是大量发生的,只不过你没看见,它每次搬运都把前面烂的果子给扔掉了。拼多多的情况是从产地直发,省掉了所有的中间环节,其实是提升了运输效率,节省了运输成本。接下来,我们想的是怎么样能够从包装到物流分拨环节去尽可能减少甚至避免农产品的损耗,相对于工业品来讲,农产品有一个好处,天生各个地方有差异性,更多的要解决是运输过程中的腐烂和损耗问题。
媒体:怎么样的一种电子商务模式才是比较适合未来数字世界的发展?
黄峥:数字经济是在不停演进的,最开始是PC时代,PC时代出来的是搜索引擎,移动时代最显著的应用是Facebook,中国就是微信朋友圈这些东西,再进一步往下迭代演进。电商的进化包含很多方面,近期我个人觉得一个最大的变革,从农业相关或者跟我们更相关的,其实就是物联网的发展,这个东西可能从消费者的直观感受上面来讲,短时间没有那么快,就是明年一年之内应该是感受不到有非常显著的变化,但是它对后端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比方说5G技术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它的传输延迟会减少,比如说自动驾驶这些地方4G是很难做到的,5G就没有问题。还有一个是物联网的芯片成本大幅下降,所以有一些东西,比方说货车司机可能就逐渐减少,长途疲劳的问题没有了,中间所有的环节全流程的跟踪会变得容易很多,对于供应链端的影响可能会超过大家的预期。但是它反映到消费者前端,你说会不会在手机上瞬间全景啊,这个我觉得短期不会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能会让更多的互联网企业从前端的交互变革引导向后端的供应链以及运输环节的变革,我觉得这个在未来几年是会非常明显的。
媒体:拼多多扶贫针对的都是中国电商,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是怎样的?国内农村电商产品,他们真正受益是在哪个层面?
黄峥:先回答你第二个问题,中国的农业模式,如果你去研究的话,其实跟美国是有巨大的差异的,美国是超级大农场模式,而中国是中小农庄、合作社的形式。在拼多多上开店或者说实际销售的,有单独的农户,但是更多的可能是这几个农户组成的小的合作体,这个合作体是我们的主体。其实有一点点更像日本和韩国的模式,只不过在中国的现状下,把日本、韩国的模式打散了,更加互联网化,让日韩模式的供应链更精简,最终实现美国模式里产地直达的效果。这种模式的效果之一,就是解决农产品的产销问题,让他们有产就有销,而不是出现滞销、农货卖不出去等情况,这一点肯定是使农户受益的。还有在很多贫困地区的成熟期,我们会组织进行适当溢价收购,或者是直接补贴的方式,让利给农户。
第二个问题是进口的生鲜,现在拼多多上也有,我自己都买过,什么智利的甜虾,还有阿拉斯加的帝王蟹还是蛮多的。这些进口的生鲜商品当前主体的消费人群还在一二线城市,但是随着进博会,包括市场的进一步打开,其实我是不惊讶拼多多的大量用户会去购买这些商品。而且从历史上来讲,你也能够看到一些端倪,比方说中国是很少有火龙果的,火龙果本来就是一个海外进口的商品,这在拼多多上的量是非常大的,包括泰国的椰子,这一大类的东西现在已经是拼多多上的主流农产品了。
媒体:拼多多的商业模式怎么样来促进农产品形成一个更合理或者是对农民来说更有好处的价格机制?
黄峥:这个问题是很专业的问题,其实价格波动不是一个坏事,它是个中性的东西,不存在是好还是不好,关键价格波动对农户带来的问题,以前是他以为价格是高的,最后卖的时候,价格高的时候他去做了生产,价格低的时候做了销售。
拼多多本来的模式就是对前端信息进行充分的收集和整合,了解消费者的需求,预测市场的变化,然后把信息更多的往后端去推。这有一点像是前端半计划的意思,当你前端的计划越多的时候,其实预期和实际市场的错配肯定是降低的,我们要减少的并不是价格的波动,我们要做的事情是让价格高的时候他能卖的高,价格低的时候他就能够少生产,使得他应该有钱赚。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拼”的模式是天然有优势的,当然了,当前我们的前端的半计划性只做了一层,要进一步往下做,如果是全链条都打通,你给他推送的信息量,包括预测的时间也可以大大提前,甚至来年的生产今年都可以大概预测,而且你可以实时预告这些事情。
媒体:拼多多在西部用农产品副品这件事,是在创造市场还是在满足需求?
黄峥:它既在创造市场也在满足需求,两方面都有,所以拼多多才能快速起来。拼多多一开始做农产品的时候,规模远没有现在大,所以它一定程度是因为先满足了消费的需求,后来随着规模扩大,我们就开始有更多能力来创造市场,毕竟很多地区的特产是真的好吃,又甜又新鲜,产地直发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
媒体:不同农产品,采摘期不同,会导致农产品的质量不稳定,这方面拼多多能做些什么事情推动农产品的标准化?农产品扶贫未来可能到什么程度?
黄峥:农产品的不稳定其实是农产品的根本问题,熟和太熟不稳定,还有果大果小,还有味道不稳定,它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它是大自然的产物,每个基因都不一样。我们现在的体系,是尽量帮助全国各地的分散的农产品实现较为标准化的流通,我们把覆盖产区的信息输入,包括物流条件等等,让它的流通更标准化。
我们还在推动上游配合到运输环节做得更好,比如说采摘的时节、怎么包装,我们会持续推进。当前情况下,因为产地特别多,有经验的专家来指导农户其实是成本很高的事情,所以这个地方就有点像远程医疗,因为有经验的人不可能随时随地跑到那个地方去看现场,有经验的医生资源很集中,病人在三四五线城市,很多时候获取不到最好的医疗条件,这是一个道理。但是农产品解决起来有可能比医疗的信息不对称要更快一些,还是回到前面讲的物联网这个东西,就是非常好的应用场景,刚才你讲的人参果什么的,如果这些树上都有传感器在那边,对于我们来讲,每一个片区,比如说上面有50万个,这些数据如果是实时的,果子的成熟度以及当地的天气情况,实时汇到拼多多平台里面来,拼多多平台就能够根据数据的情况结合专家的意见,远程告诉他,这个是能够做到的。在今天的情况下,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做一个单独的样板,说某某专家只找这个村做的很好,我们更多的是要有一个专家能让50万个人都能够有提升,提升这个东西整体的标准化,要做到这样就必须要在上游有传感器和数据的同步。这个事情,我觉得在未来两年应该是会超乎想象的进展,不光是我们,我觉得整个行业都是。
媒体:在拼多多的扶贫计划当中,多多果园是站在什么样的位置上?以后这个应用还会给拼多多带来什么样的想象空间呢?
黄峥:这个就是我刚才讲的,一定要有好的产品、技术人员投入到扶贫助农里面去,不光是投钱,要有针对性的创新,让产品能扶贫,让用户成为扶贫的一份子,而且他还能收获快乐。多多果园是这个计划里很小的一部分,它跟以前你刚才讲的浇水的游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它也有很多创新,比如把虚拟的和现实收到的东西结合,以前都没有的。我们研发团队的投入远不止这个,除了多多果园,还有好多个不一样的产品,很多在内测了。我们觉得是挺有意思的。这个东西不能说是改变,至少是有效的补充,或者是增添了扶贫助农的心意,它不再是一篇文章永远在那边喊,说某某地方的老农卖不掉,很需要帮助,好像跟捐款似的。做了多多果园之后,其实果子还是那个果子,老农还是那个老农,但是消费者得到这个东西的时候,他的喜悦程度是大幅增加的,老农在参与这个过程当中,一方面他的经济收益更高了,因为我们经常溢价收购。另外一方面,整个链路里面,每个人都更加开心、更加正能量,我觉得这样的东西是产品、技术投入到这些以前大家看不上,甚至看不起的领域,或者说是觉得好像是传统领域里面能够爆发出来的东西,当然有些产品没有上线,以后你们可以关注,还有好多个。
这里面是很多细节的堆砌,做这些事情就好像做农业生产一样的,你是每天锄地,每天浇水,定期抓虫子撒农药,慢工出细活,最终呈现给你的是一个很甜很好吃的哈密瓜。拼多多做产品研发也是一样的,你看到多多果园出来,其实后面的工程人员和产品人员的投入是很大的,看起来越简单的东西其实后面的东西是越难的,而且这个地方也跟你长期是不是对这个东西感兴趣有关,可能你看到的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但是可能我们已经失败了十个。
媒体:人工智能未来一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您怎么看这种趋势?拼多多会怎么把握这个机遇?包括在以拼助捐上可能会有哪些应用?
黄峥:我们永远是这样的态度,要在这个领域里面做实事,可能你也知道我自己就是学人工智能的,数据挖掘,我们公司好些人员都是因为之前专业的关系,都是学人工智能的。所以你学的越多,可能越不愿意把这个概念虚化,好像是一个时髦的概念,但是这个领域能产生的变革确实是非常剧烈的,这个我觉得丁磊讲的一点都没错,这是非常深刻的变化。对于拼多多来讲,其实我们在这个领域的投入是非常大的,很早以前,我们就在讲分布式人工智能这个东西了。公众对分布式人工智能的理解以及未来是怎么样可能相对较弱,甚至对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大家的理解都是弱的。我们的独立董事陆奇前两天在拼多多,特别就分布式人工智能话题跟所有的工程师很深入地探讨过。而且从他这么多年的人工智能领域研究来讲,也觉得分布式人工智能极有可能是下一代的一个巨大方向。昨天跟浙大的校长在聊天,他也觉得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可能会有很大的开拓进展,因为人的大脑里面,神经网络是两种的,一种是结构性从上往下的,就是集中式的,另外一种就是多对多混杂的,现在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更多是结构式的,而多对多的能够产生情绪,能够调动非理性的环节的这一部分研究是很少的。拼多多一直在这个方向上,我们也做了好多积累,但是大的宣布现在不是一个合适的时候,可以先透露一下,要不了半年,我们应该会有一些能够跟媒体进行沟通,会有比较大的分布式人工智能方面的东西会出来。
媒体:对创业的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言?未来和浙江会不会有更多的联系?
黄峥:和家乡联系本来就很多,距离又这么近,联系非常非常多。你讲的学弟学妹创业,当前的环境下,如果要说建议的话,我觉得还是不要去追宽泛的大的概念,尤其是第一次创业的,或者是刚学校毕业的,有人做算法,就所有人都去做算法,经济有周期,热门也有周期,所以你应该更多回归到事情的本质。我们讲本分嘛,踏踏实实去做一些东西,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媒体:拼多多在贫困地区有站点吗?农产品从农户手中到市场上,到消费者手中,整个过程是怎么样的?拼多多会统一收购吗?
黄峥:拼多多是一个平台,所以拼多多自己不做统一收购,但是拼多多在很多贫困的地方都有站点,今天早上的发言我也讲了,和好几十个县已经都签了战略的合作协议,很多当地的县委书记都非常支持,而且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还在把这个东西落的更细,甚至是落到村里面,我们有“100个村支书”的计划,相当于是这个村支书为这个村代言,在这个村里面在果子开始和结束的季节,都会有人过去。在一些产量更多的地区,我们就会有长期的驻点,只不过我们比较少去宣传这个事,我们觉得这本来就是应该做的事情。
媒体:农村电商往往会建一些产业基地,推出一些电商的自有品牌,拼多多会不会在这个领域发力?会不会考虑扶持或者投资一些小的农村电商,或者农村电商的相关项目?
黄峥:农村的电商,或者说农产品的品牌化,其实这是一个挺好的方向,但是它不会像手机一样,只会有三四个,四五个品牌,它一定会有很多很多品牌,因为它有各个地方的区域性,新疆的哈密瓜,云南的石榴,石榴里面可能又分这个种类那个种类。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我们更多鼓励当地的农户以及当地的村、当地的县去做自己的品牌,这在一点上,拼多多会给予绿色通道,也有定向的流量倾斜。当然了,有工业化的大企业去做,试图把这个东西做成一个大农业的概念,也不是坏事。但是从我们的观察来讲,我觉得更有可能的是会百花齐放的局面,因为这是中国自身的农产品生产决定的。
拼多多是一个平台,作为平台自身来讲,我们不会去投商户,否则我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了,这个是不对的。我们可能会投中间的公用环节,尤其是那些资本回报低的,一时半会儿VC/PE不会去投的,这些是拼多多会去投的,因为这些点是必须打通的。比方我刚才讲的农村物联网,包括信息反哺、远距离指导农户的这些东西,很有可能这些东西是VC/PE不会投的,因为它一时半会儿见不了100倍的回报。但是这些东西恰恰是我们应该去做的,因为一方面它对社会有作用,另一方面对平台也有作用,它提升整体的服务质量。
媒体:怎么看现在其它大的电商平台都在发力“拼购”业务,现在拼多多有没有考虑构筑其它的业务方向?
黄峥:大家都做拼购是好事,好像说“模仿是最好的赞美”。尤其是农产品这个领域,我们就更期望大家去做拼购,因为这个东西确实能够大幅提高效率,减少农产品上行的瓶颈,我们一家的力量也是不够的,因为这个产业特别大,而且农业这个里头很多东西并不是立竿见影的,所以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是做的人越多越好。从护城河的角度来讲,大家做的越多,一方面在你看来好像大家在分食拼多多的市场,但是另外一方面,其实它也在做大拼多多的市场,尤其在拼多多早期的时候,这个现象就会更明显,拼多多涨的快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大概过了四五个月之后,就有一大堆的人开始做各种各样的拼购,瞬间教育了整个市场。
媒体:在工业互联网的阶段,拼多多或者说整个电商行业有哪些机会带来哪些改变?
黄峥:这个里面的机会量是非常大的,能够被VC/PE投的反倒是少的。比如农业相关的,种植环节有大量的传感器和信息同步可以做。工业品领域里头,现在是德国在这方面所谓的工业4.0,进步是非常快的,能够做到通过完全智能化的机器。可能再过一两年就会有前端拼单的信息、预测的信息有了之后,信息同步给机器,这个机器就自动调节后端工厂的生产产能,包括设计,甚至会出现无人的工厂。前后信息的打通以及整个产业的迭代是很厉害的,昨天跟运营商交谈的时候,他说现在的手机卡都是一人一号,而物联网时代的卡的数量增幅是巨大的,如果我们中国的人口,比方说互联网用户有8个亿,物联网的用户,就是每个机器人、每个设备,这80个亿都是少的,甚至会到800亿。所以这个时候它的数据量爆发以及数据通讯量的爆发,不是一个量级,是乘以10、乘以100的,这个过程在未来的三五年里面会很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