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难兄难弟:华硕利润创七年新低后也要追求利润优先

腾讯科技讯 台湾地区最有名的三家科技品牌,目前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危机中。在HTC寻求变卖并和 谷歌 ( 微博 )谈判之后,华硕电脑也出现了利润暴跌。据媒体最新报道,华硕已经调整业务战略,强调利润率优先,希望在产品发货量下滑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利润稳定。

据台湾电子时报网站9月19日引述行业观察人士的话说,华硕已经采取措施更加关注高毛利的订单,以及平均售价更高的产品。

在二季度中,华硕的净利润同比暴跌了一半,只有20.1亿新台币,相当于6814万美元,这也是2010年四季度之后华硕最糟糕的季度利润。华硕利润暴跌,主要原因是新款智能手机出现延期上市,另外 笔记本 电脑销售疲软。

2017年,华硕预计对外交付1800万台笔记本电脑,低于去年的规模,不过由于华硕将个人电脑产品向中端和高端产品倾斜(比如游戏笔记本电脑、混合型产品以及超薄本),因此华硕的毛利率可能会提升。

在中国、印度在内的亚太市场,华硕未能够取得预期增长,不过在欧洲、拉丁美洲(比如秘鲁、哥伦比亚、智利)等地区,华硕仍然获得了销售增长。

为了保证利润率,华硕避免和对手展开价格战。据消息人士称,华硕瞄准高毛利的战略逐步产生了效果,预计在今年四季度,销售收入将会出现反弹,另外到明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将趋于稳定。

华硕的主要业务包括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不过,IDC等权威机构的统计显示,在全球个人电脑市场, 戴尔 、联想和 惠普 三家正在形成集中化趋势,市场份额提升,而宏碁、华硕、 苹果 这三家公司在内的二线厂商,电脑发货量已经出现了大幅下跌,其中华硕和宏碁的跌幅往往名列前茅。

在智能手机领域,华硕进入市场较晚,避开了竞争激烈的中国大陆市场,重点开发印度市场,但是随着大陆品牌占据了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一半的份额,华硕在印度的处境也颇为尴尬。

2017年,华硕的智能手机发货量目标为2000万部,目前已经调整到了1500万部。鉴于中国大陆品牌在印度的强势,华硕是否能够完成这一目标,尚存质疑。

六月底,华硕也开始了内部业务架构的重组,大批员工的岗位被调整,华硕希望提高人员效率,更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华硕官方强调说,在这次内部重组中,并未进行裁员。

在全球PC市场,宏碁和华硕均陷入了下滑的困境中,之前外界有呼声认为,两家台湾个人电脑企业应该合并,实现协同效应,争强和惠普、联想等巨头的竞争能力。

不过宏碁高管之前表示,华硕和宏碁不太可能合并,合并将迎来一些反垄断审核问题。

作为处境最困难的台湾科技企业,HTC方面,台湾媒体报道起向谷歌转让智能手机业务的谈判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有可能在年底前宣布交易。由于谷歌最多只有可能接受手机业务,因此HTC和 王雪红 仍然需要为虚拟现实业务寻找买家或者战略投资人。外界普遍认为,HTC在虚拟现实领域的“豪赌”风险巨大,是否有大型科技公司愿意接盘,仍不得而知。(综合/晨曦)

随意打赏

htc u ultrahtc one m9htc one m8htc vivehtc onehtc u11htc m8htc手机htc官网创历史新低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