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拟在天津投建动力电池和MLCC项目 投资24亿美元
[ 摘要 ]三星中国高层人士表示,此次在天津加大投资,是三星在中国产业战略调整和产品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星在中国“进入、融入、升级”三级跳的关键一跃。
新华社天津12月9日电(记者 毛振华)记者日前从天津方面及三星中国获悉,三星拟在天津调整部分产品结构,同时投资建设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生产线和车用MLCC工厂(多层陶瓷电容器)等新项目,新增投资达24亿美元。三星中国高层人士表示,此次在天津加大投资,是三星在中国产业战略调整和产品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星在中国“进入、融入、升级”三级跳的关键一跃。
三星对在华投资前景信心饱满
天津长期以来一直是三星在中国投资最集中的地区以及三星主要的海外生产基地之一。
据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李伟华介绍,天津区域内现有10家三星系企业,累计投资超过58亿美元,占三星在华总投资的近1/5。这些企业2017年完成产值840亿元,与前两年基本持平,发展态势平稳。
三星在天津主要生产移动电话、液晶电视、OLED显示屏、陶瓷电容、锂离子电池等,这些企业互为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还吸引了大批三星海外供应商来天津投资,京津冀和本地均有配套企业,逐渐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极大提升了天津市电子产业的水平。
这些年,三星在天津投资的项目、产品与工艺的迭代升级一直在稳步推进。其中,三星曾在天津相继生产VCD、DVD、显像管、小型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等,这些产品曾具备相当竞争力,但目前均已退出市场,被其自己的新技术、新产品所取代。
近期有消息称,三星将对天津手机生产线进行调整,天津市方面认为,目前看即使调整也属正常产品战略调整之举,不会对天津移动通信配套产业链造成直接冲击。
三星公关负责人表示,天津一直以来都是三星的重要合作伙伴。上世纪90年代初,三星通过天津进入到中国市场,实现了在华业务的突飞猛进。他列举了一个数字,三星在华尖端产业的投资比重从2012年的13%已经上升到了2017年的52%。
“天津是三星在中国非常重要的制造基地,三星会一如既往重视尖端业务在天津的发展,拿出最好的产品参与中国市场,并对三星在中国的前景充满信心。”该负责人说。
产业调整顺应市场大势
在部分产品线调整的同时,三星在天津其他领域的业务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持续提升规模速度与质量水平,预计投资的更多新项目、新产品正在研究与规划中,这与我国供给侧改革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相一致。
2018年是三星在天津投资持续加码的一年。今年,三星SDI二期项目与天津开发区签署投资合作协议。该项目投资8亿美元建设圆柱形电池项目,占地10万平方米。
三星SDI是小型二次电池领域的知名企业,2017年全球销售额为60亿美元。三星公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投资新建的动力电池初期主要应用于储能系统、电动汽车和电动工具,后期将根据市场需求,增加其他应用领域电池生产线。三星SDI二期项目至今签约仅一年,主体厂房即已建成,一条生产线已安装,正在进行设备调试。
此外,三星电机株式会社在天津开发区投资兴建汽车用MLCC工厂。该项目预计明年底建成,2020年投产。建成后,天津将成为三星电机海外主要的MLCC生产基地之一。
“MLCC被称之为‘IT产业的大米’,对电子设备产业来说不可或缺。”南开大学滨海研究院院长刘刚表示,MLCC是手机、电脑、汽车电子等领域的主要电子元器件。仅一台智能手机就需要多达1000个MLCC,一辆车则最多需要15000个MLCC。
放眼未来,三星看好汽车电子设备业务,朝着高收益、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并以此作为未来成长新动能。
外资转型孕育发展新机遇
三星在天津投资重点转向MLCC、锂离子动力电池等核心技术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外企在中国投资领域的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产品有所转移,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投资不断增加,表明了外企对中国产业及人才环境的认可。
三星公关负责人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兴起给三星发展带来新机遇,三星也看好天津产业发展环境和优势,特别是对滨海新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良好产业生态及营商环境,因此将两大高端制造生产项目落户天津。
“抓住时机才能迎来更大市场。”三星SDI中国区销售负责人也表示,预计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继续快速发展,为此,三星SDI将加快在天津的投资和发展步伐,为中国节能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据统计,两个新项目投产后,合计产值将超过200亿元,是三星在天津手机产业产值的一倍以上,同时将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王京滨认为,除手机业务外,三星在天津还有芯片、电容、电池、显示屏等很多有竞争力的产品。手机业务表现不佳转做核心零部件,在细分领域同样占据优势,在价值链高端进行新布局,也可以让技术创造更多价值,将成为三星在天津的一次“华丽转身”。
他表示,从近年来落户和建设的新项目看,三星对在天津投资的信心坚定。对天津而言,要继续做优软硬件环境,与三星业务再布局相契合,从而争取更多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落地生根,培育地方经济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