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V变革+大会:消费分级是趋势 供应链的核心是匹配效率
腾讯科技讯 10月24日,GGV 变革+大会今日在京召开。小红书创始人瞿芳、缤果盒子创始人兼CEO陈子林、爱库存联合创始人冷静、环球捕手创始人兼CEO李潇等出席了大会,并就“新零售时代”的话题展开讨论。
以下为分享内容:
消费分级是趋势
童士豪:我先问第一个问题,小红书刚刚出现的时候消费升级是热词,而昨天消费分级概念又出来了。先请瞿芳说一下你们小红书在做的事情有什么的习惯和特征?
瞿芳: 我们挺认同消费升级这个概念的,我们仍然认为小红书聚焦在消费升级这个市场,我们的用户从女性到男性加女性,我们认为男性是快速崛起的市场,我们聚焦越来越年轻的消费市场,其实在这个多元化的市场里面一直有消费升级的需求。我觉得通过算法分发这样的逻辑去推送最准确的信息给市场,推动不同阶级的消费升级一定是大趋势,不管是消费升级还是消费分级。
李潇: 年收入100万的人也许在座很多,但是在整个中国还是很少,这种人在中国房价在1.5万平以上的套数也就一千万套,是非常小的群体。很多人认为拼多多做的是降低,我反而认为是部分人的升级。
消费升级是你花一样的钱买到更好的东西,我们会做会员卡,我的时间很宝贵,我要带小孩,我还在微商卖货,销售这个东西带来的好处,稍微坏掉一点就跟卖家说我的东西坏了,要不要赔。
陈子林: 我觉得消费分级一直存在,也是一个趋势,不同的消费能力有不同的喜好商品,以前消费分级是一直存在的,只是以前的中国分销渠道并没有满足每一个层级的消费需求。现在有这个条件了,所以就感受到了消费分级,如果以前没有这些定制化的技术,没有3D打印,如果没有定制服务的时候我是没法满足消费分级的。
供应链的核心是匹配效率
但是消费升级我看来是一个消费的趋势,我有能力就要升级,一个是大趋势,一个是永远存在的事情,只是现在我们做的越来越细而已。
冷静: 首先我不认同消费降级,我还是挺认同消费升级的。我们的产品通过代购买的是越来越下沉的,这些人服装品牌下沉到农村这个区域里成本是非常高的,你在一线城市可能买到的衣服是一百块钱,在像我老家买到这个衣服是三百块钱,这可能是效率的提升,所以我认为消费一定是升级的。
徐炳东:比如小红书达到几十亿的估值,在不同的分销领域,你们怎么看待供应链的问题,只要是需要消费的平台都需要供应链,而在中国最难攻克的也是供应链,我通过一个特别的渠道去买一个商品,大多数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甚至有的公司停滞了,不发展了,大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供应链的问题是什么,我们怎么想办法去解决?
冷静: 第一我们选择的品类SKU不是特别贵,都是很便宜的东西,我们夏天的衣服平均下来也就五六十,冬天一百左右,现在我们要卖20万件以上的衣服,对于交付来说是非常难的事情。后端你要把20万件的衣服准确无误送到购买者手上。
我们4月份的时候做过一次面膜,小B给我反馈需求,4月的时候天天给我要空调、防晒类的产品,我认为空调比较难,我们可以先尝试卖美妆,但是一百销售额的衣服需要很多人的在里面分拣,在零到一的过程中我们更多用的是代销的方式,用它的仓存能力,人员能力等等,我们更多是用他们来操作,但是我们发现我一定要求他在三天之内把货全部发掉,这个对于有一些品牌方来说是需要卖掉的。
这是你需要去解决的,我们有专门的团队上门去验货,但是不能很根本地解决问题,我们为什么拿投资,其实我们是一个财务上现金流非常好的公司,我有7天的账期,这些东西包括到我们从A轮到现在的钱都没有用过,其实是非常有良心的公司。为什么要拿钱?我们希望在供应链上控货,第二自由仓能够满足交付的需求。我们最近会有投融资的计划,我们开始建了自由仓,我们最近会开始使用。在供应链上踩了很多的坑,进入这个里面相对少,不干不知道,一干就觉得真不是人干的,所以我觉得真的蛮好的。
陈子林: 我们扩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快,我要在扩展中去运营这些盒子,确实需要一个有经验的团队去做,我们交给专业的人员去管理这些盒子,我们把供应链这块交给合作伙伴。未来还需要再看,因为缤果盒子还比较小,在前端我们有足够多的门店,足够多销售的时候给我们匹配一个供应链体系,这不是一天的时间或者一年的时间,我希望更有耐心的去打造。
李潇: 我可能是台上做电商最久的人,大家听起来就特别苦,但我可能已经苦习惯了,苦的可以笑出来了。供应链,包括很多的关注点可能会关注在买卖双方都认为是同样的东西,但是在交付的时候你会不会给我换货等一些过程。
比如说在日本这些问题大部分不存在,但是日本的供应链也会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会出在哪里,是我们现阶段对供应链的理解,为什么爱库存这个公司成长这么快?不是因为他们东西不好,是因为他们不匹配,我们的定位是中产,我们卖给都是头部的品牌,真货、假货源头的问题就解决了。
我觉得供应链除了真货假货,真正核心的问题是匹配,所以我们不需要做2千万个SKU。通过我们对供应链的理解,把好的东西给到不多的人,我们认为供应链匹配度低、或卖不出来的时候偷工减料,是问题根源。
商家开始选货的时候按照我们的标准把最好的东西给我卖。如果销售好是长期的利润,不会因为这个偷工减料,有一些我们是预付款的,其实账期也是对它的约束,这样它的匹配目前包括水果生鲜比较难搞的平台。
瞿芳: 供应链给小红书的价值是什么?其实这里面有两个大的成本,一个是品牌,一个是渠道,大量都是在赚渠道的钱,比如说一个化妆品渠道的占比可能是25%或者是20-30%的这样的流量。
我曾经问一个人为什么会来小红书?我希望他们是最有关品牌力的人,所以我觉得小红书一直是以自己的赋能价值在赋能供应链,把小红书当成一个品牌赋能的地方,现在中国越来越新兴的市场开始崛起,他们觉得只要进入小红书,对他们来说不只是多了一个宣传平台,更多的是他们可以跟他们的用户做互动,他们更看中的是这些,我们调整了供应链策略,我们打通了电商,跟供应链服务。这也是小红书供应链的护城河所在。
徐炳东: 谢谢,因为时间超的比较多,所以我们讨论进行到这里。
童士豪: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变革+的节目到这里结束了,我们要感谢我们的分享嘉宾,早上还有王翌等精彩的分享,也感谢下午的分享嘉宾,我们特别期望未来的合作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