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七八十个APP:现金贷为何不放过大学生?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据媒体报道,在云南某高校读书的张兵(化名)为了买名牌鞋子和手表,从2016年2月开始在现金贷APP上借钱。他手机上下载了七八十个现金贷APP,仅仅一年半时间,差不多借遍了其中的三分之一,为了“拆东墙补西墙”,反而背上7万多元的债务。

这样“拆东墙补西墙”的人群一直存在,而大学生更是高发群体。对于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且又缺乏基本理财意识的大学生群体来说,很多人在贷款之初根本就没想到自己会落得多头借贷来以贷养贷的结果,更不会想到,看起来的低利息,在经过了滚雪球式的膨胀之后,会变成泰山压顶式的雪崩。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不可忽视的现实是,校园贷、裸贷层出不穷,以P2P、校园贷、现金贷为代表的打着各式各样旗号的互金产品,却多成为了瞄准大学生群体的高利贷陷阱。

2017年12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其中明确了对于持牌经营和禁止发售校园贷的要求。

尽管监管部门多次下文要求清理整顿,不少违规机构纷纷退场,但仍有不少既不持牌、也没备案的“助贷机构”提供没有任何前期资质门槛审核的借贷服务机构,潜伏在APP市场中。

相信许多人对“网上借钱一分钟到账”“无抵押,免担保,来钱快”式的小广告都有印象。对于理财意识和判断能力尚在形成之中的大学生来说,这表面上看起来的简便,往往就成为助长其内心攀比和盲目消费的致命诱惑。

而这些现金贷APP公司更不是傻子,前期没有任何资质门槛的审核,没有任何风控把关的措施,是因为他们有自信通过后期的暴力催收来实现暴利。这样的APP,说到底还是借着移动互联网的新瓶,装的传统违规高利贷的旧酒。如果非要说其中有什么高技术含量,那也许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为以往小范围内存在的高利贷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获客空间,也让他们更轻易地找到了大学生这群初出茅庐的待宰羔羊。

对此,除了互金监管需要不断的细致、完善风控和门槛的设计、加大对于三无现金贷平台的查处惩治力度之外,同样有必要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理念和财商水平。也只有当他们真正意识到其中的巨大风险,这些违规平台才会真正失去市场。

随意打赏

现金贷 监管信而富现金贷现金贷系统现金贷整顿一个app网络借款魔法现金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