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东苏勃与合作者揭示太阳系外行星轨道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我国学者东苏勃与合作者揭示太阳系外行星轨道

近期,由北京大学科维理 天文 与天体物理研究所东苏勃研究员和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 科学 学院谢基伟副教授共同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位于河北省兴隆观测站的郭守敬望远镜(即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简称LAMOST)的数据,揭示了太阳系外行星轨道形状分布的规律。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PNAS)上。

直到上世纪90年代,人类对行星的认识还局限在太阳系。太阳系的大行星大多运行在近圆形轨道上(偏心率平均值0.06;偏心率取值0到1之间,值越大则越加偏离圆形),而且这些行星的轨道也几乎处于同一个平面上(轨道平均相对倾角仅3度左右)。几百年前,康德和拉普拉斯受到太阳系行星近圆、共面轨道分布规律的启发,提出了行星系统在盘上诞生的学说。该学说逐步发展成当今行星形成的“标准模型”。

1995年,天文学家利用测量恒星视向速度的方法在类太阳恒星飞马座51周围发现了一颗行星,拉开了太阳系外行星研究的序幕。到21世纪初,视向速度法已发现了上百颗行星,它们大多是比地球重数百倍的类木星行星。这些类木星行星的轨道形状分布出乎人们的意料--它们大多数运行在有较高偏心率的椭圆轨道上,平均偏心率达到0.3。这给行星形成的“标准模型”带来了挑战,成为一个长期以来困扰天文学家的谜题--太阳系行星的近圆、共面轨道在银河系中是特殊的还是普遍的?

我国学者东苏勃与合作者揭示太阳系外行星轨道

图一:位于河北省兴隆观测站的郭守敬望远镜

2009年升空的美国宇航局(NASA)开普勒(Kepler)卫星利用行星穿过恒星表面(即凌星)的方法发现了数千颗行星,其中很多是与地球大小相仿的类地行星。开普勒卫星的发现表明类地行星在银河系中普遍存在,掀起了太阳系外行星研究的一场革命。但是,仅通过开普勒卫星本身的凌星数据无法直接测量行星的偏心率,测量这些行星的偏心率需要其它观测手段的辅助。其中一个测量偏心率的方法是用宿主恒星半径作为“标尺”丈量行星凌星时长的分布,而实施该方法需要得到恒星的精确参数。

我国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采用独特的创新设计,能在大视场中同时观测数千天体的光谱,是世界上光谱获取能力最高的望远镜 (图一)。近几年来,LAMOST在开普勒卫星观测天区得到了数万条光谱,其中包括数百个行星的宿主恒星。通过与其它高精度方法(星震学和高分辨率光谱)的比较论证,研究团队发现,LAMOST光谱对恒星基本属性的测量结果非常可靠,达到相当高的精度。他们意识到LAMOST数据可以用来解开太阳系外行星轨道偏心率的谜题。

太阳系外行星轨道偏心率之谜的谜底是:近圆轨道在行星系统中并不特殊,太阳系外行星轨道的形状分布与太阳系内天体遵循共同的规律,因而太阳系行星系统的轨道形状分布及其形成、演化过程在银河系中很可能是相当普遍的。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