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复制流水线“名师”,在线教育一对一陷入四重危机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 摘要 ]有人甚至这样形容,“K12平台上兼职的大学生们,就像是马路边上遍地的共享单车,大量且疯狂地制造,却没人在乎成本,压榨到底。”


科技这只手驱动了产业升级,资本则是另一只手。

依靠大量的资本,K12在线教育行业也在急速膨胀,其中“一对一”模式是这一轮资本红利的最大受益者。不到一年内,行业内的头部公司前后脚宣布“完成过亿美元融资”,与此同时,他们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几百万学生,和数量过万的“名师”。

据《2017年教育行业蓝皮书》(芥末堆与德勤中国)统计,仅 2017 年的前八个月, 一级市场教育行业的总融资额达96.4亿元,公布金额的融资案例达156起;和去年同期的58.1亿元相比增长66%。

至于何种模式更“烧钱”,有投资界人士表示,“想融前几轮,总得靠智能;想融后几轮,还靠一对一。”

K12在线教育一对一模式,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藩篱,平台们的愿景也千篇一律——满足时代对于个性化的需求,解决教育资源不平均的问题,“为偏远地区的学生输送了优质的师资。”

资本催熟之下,一对一行业背后的危机和乱象也开始浮现: 制造出来的大量付费听课需求能否满足?动辄上万的教师从何而来? 钛媒体看到了有人这样形容:

“K12平台上兼职的大学生们,就像是马路边上遍地的共享单车,大量且疯狂地制造,没人在乎它的成本,压榨至报废。”


教师的困惑:“平台凭什么拿走3/4?”

在线教育行业极高的毛利率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在线一对一辅导,更是被知名投资机构当作优质赛道和投资标的。

数据是在线教育平台的生命线。巨量的数据可以为其快速积累口碑,而站在资本角度,可进一步抬高估值。

为一对一平台贡献高毛利率的是双边群体:一方是平台上的服务者“教师”、另一方是教育产品的买单者“学员”。对比几家主流的在线1对1平台,一节课收费均价大概在200-300元之间,那么教师能够拿到多少呢?平台上的教师的每上一节课,初级阶段的教师大约可以获得50元左右的课时费, 占家长所付的金额15%至25%——这意味着,至少75%的课时费进入了平台。

毛利率越高,意味着将来盈利的可能性越大,这是一级市场的算盘。钛媒体先后报道过的头部 K12 在线一对一平台,速度快的已经在三年内完成六轮融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匿名接受钛媒体采访的教师表示,“平台抽成太高了”。同时,兼职教师在课前准备以及课后所付出的时间成本,平台并不会顾及。

“他们(平台)除了找来学生,其他什么都没有做。所谓的题库和讲课的PPT,也是全网可以搜得到的素材,为什么拿走了几乎3/4的钱?” 已经从在线教育平台离职的路同学,向钛媒体回忆了自己在读研期间的一段兼职教师经历。

路同学告诉钛媒体,最早是被上述教育机构一对一业务的宣传口碑所吸引,再加上平台许诺的高额报酬,收入和积累经验可以兼得,很快就登陆平台进行了申请。平台快速审核通过了“没有教学经验”的路同学,并未参加相关培训的情况下,平台就给她对接了一个外地学生,进行线上授课,“就再也没有管过我们了”。

而当她得知学生花了近300元一节课时费时,自己只拿到几十块钱,扣完税之后更少了——距离此前的承诺相差甚远,她向钛媒体说“感觉自己被坑了”。

路同学一样抱怨的教师不在少数。钛媒体了解到,兼职教师最大困惑在于,为什么学生交了那么贵的课时费,自己到手的时薪却少得可怜。

尤其是目前,多家机构都推出了大量的首节课免费的测评课,假如没有“转化”成功,成本一部分需要教师承担,他们只能0.5小时课时费,转化正常才会发放1小时工资。

而一套试听课下来,有责任心的教师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从了解学生情况、教学范围、准备课件、上课、课后总结、填写几百字的课后反馈、与家长联系互动。没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无法完成。

在一些教师看来,这是“既要当好老师,又要干销售的活”。

“我觉得我真的很认真在讲,也很注意幽默了,课件也都是精心做的。上了两节测评,没有转化,有点儿难受……”一位新手教师向钛媒体吐槽说,家长在网页上点击免费试听的按钮那么轻松,而大部分学生家长就是抱着听个课玩玩或随便看看的态度。

对于这些教师的困惑和不满,某1对1平台 CEO 则曾对钛媒体回应,兼职教师初上岗的试听课不可能有100%的转化率,况且,“转化结果不一定立竿见影,有时候过了一段时间,学生有上课的需求了,才会想起你、找到你。作为一家教育公司,立场始终是以学生第一,教师第二。”


“跳单”频现,平台拿什么留住教师?

对于收入的不满,直接导致的就是教师的灰心与离职;部分优秀的教师,则会考虑或者收到“跳单”的邀请。

“很多家长都会在后期引导我说,要不要单独出来做?”某一对一平台兼职教师王同学告诉钛媒体,大部分生源城市是连像样的二本院校都没有的地方,家长发现了一位合适且负责任的、还是来自名校家教,很容易认定且产生信任感,会想绕来平台,谈妥一个比较折中的价格,让教师在QQ或微信上直接上课。

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在入职前,平台会要求教师签署私下不能授课相关的协议。当然,也有一些教师告诉钛媒体,“很鄙视私下接单的,违背了契约精神”。

但是,对那些只为了赚零花钱而不是考虑职业长远发展的学生而言,似乎并不在意。他们的逻辑是,既能赚到更多钱,也能教好学生,又减轻了家长的负担,为什么不去做呢?

上述的“跳单”现象,几乎成了每家在线教育平台难以回避的问题。那么,提高教师的福利和薪资,是否就可以平息误解和矛盾,提高师生的对平台黏性呢?

答案自然不会这么简单,问题也不是机构当前可以解决的。事实上,从全行业来看,大部分在线教育公司处于亏损的状态。依靠大量的融资输血的公司,生存都可能是个问题。

具体到在线一对一,由于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更加面临规模化盈利的挑战。公司在市场早期阶段,要走下去的关键的是扩大市场占有率——只有教师端和学生端的质量和数量达到了一定量级,双方才能够从平台上获取足够的益处,平台才有可能实现盈利。

此前,一位头部一对一平台创始人就在公开采访时表示,与线下K12培训机构市场极度分散不同,互联网行业往往只有第一名能盈利,第二名勉强打平,第三名会亏损最终失败。“对于我们而言,只有做到第一,做第二没有意义。”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渠道,营销成本、获客成本不断攀升已经成为常态。这样的“第一”的焦虑感,促使他们时刻紧盯市场占有率,持续大面积铺渠道做推广。在全行业盈利都困难的情况下,可以预想,在短期内能够给到教师的薪资不会有太大改观。

不断放水的“名校名师”资格

通过这样大量的营销推广和“免费首课”补贴的结果是,获得了大量的注册学员。市场上最多的一家机构,宣称自己达到了800多万的注册学员。

要满足这些庞大数量学员的需求,当务之急就是扩大教师库。然而,优质师资是稀缺资源,他们也更倾向于获利更高的大班课。因此,大量招聘的兼职大学生,毫无教学经验也能成为摇身一变成为“名校教师”,成为这些平台间的默契。

在某985高校师范院校攻读研究生的王同学,刚入职某一对一平台的时候,还是一所211大学的大四学生。据她对钛媒体的描述,当时保研成功后,大量的时间空闲下来了,想赚点外快,就试着拿着保研通知书去面试,也通过了。

“他们在前期招募门槛并不高,系统也不是很完善。当时虽然对外是要求必须985高校的学生,但是我只有保研通知书,录制了一个授课视频,很快就面试成功接到学生了。”王同学说。

钛媒体从行业内部了解到,某主打名校教师的平台,在学校招募系统中,一开始严格要求只要C9联盟学校,到现在对外声称只要985高校的学生,但其实内部已经进一步放宽了限制,有了“其他”的选项。

“‘名校’的招牌实在是太吸引家长了,我都认为机构把名校学生的效果太夸大了,但没办法,中国的家长就认这个。”王同学说。

很多学生和家长并不了解的是,这些兼职的在校大学生,大部分都不具备教师资格证。我国对获取教师资格证有明确规定,即便师范类专业的学生,也必须通过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普通话等级一系列测试之后,方可在毕业时获取。

同时,对具备教育教学能力且有证的公办学校教师来说,教育部对其课外兼职也有明确的“禁令”。教育部2015年暑期颁布了《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

“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

更夸张的是,钛媒体了解到,培训机构包装和美化教师履历,甚至是造假,行业内似乎早已见怪不怪了。

一位已经从某上市培训机构离职的黄先生告诉钛媒体,此前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他,期待的首次岗前培训“倍感意外”。培训的大部分内容,不是教他们如何上好课,而是一些应对家长的“话术”。公司还多次明确提醒他们,不要向学生和家长透露自己不是正规教师、也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事实。

“这让我感到很有些气愤和恶心,因为教师应该是教书育人,他们却让我们欺骗学生,这也与他们外在的树立的公司形象太不符了。”黄先生说。

培训通过之后,机构对于讲课的细节和内容并不在意。黄先生称,他们只要求教师要表现得很幽默,让学生觉得你有趣,内容浅显听得懂,“这样的教学方法实在是太功利了”。

每期课程都有续费率指标。续约率越高,教师就能拿到更高的绩效,达不到指标就会扣钱。课程到了中途时,机构就会让教师去观察以及劝导有续费意向的学生,“对于没有什么主见、摇摆不定的学生,会私底下找他谈话,以老师的身份循循善诱,只要劝他继续买课成功就行”。


一对一“个性化”:看上去很美

为了与线下机构的做出差异化竞争,也为了赶上这一轮风口,大部分在线教育的公司都打出了人工智能的牌。

这自然成了互联网授课基因的在线一对一首选。家长们为这些“大数据”“定制化”“个性化”所吸引,而付出高额学费。

然而,这却成为了大量一线教师比较反感的事情。好几位一线从事网课教学的老师,几乎都向钛媒体反馈说,现在一对一网校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现在对外宣传的依靠人工智能精准匹配师生,以及主张的个性化教学的理念,在实际的操作中并没有起到什么实质上的作用。

“他们对外说的人脸识别,微表情读懂学生……这些打着人工智能噱头的应用,在讲课的时候,根本就起不了什么作用。有一些科目非常缺少师资,能为学生找到教师就不错了,还谈什么精准匹配?”某在线一对一平台兼职教师告诉钛媒体。

她已经在这个平台兼职了一年半的时间,按她的话来说,算是“老员工”了。即便已经熟悉了教培行业的套路,但她每天看着课程顾问(销售)会在朋友圈疯狂发布一些看不懂名词的系统和技术的文案,“实在是太夸大效果了,感觉比我做微商的时候还要夸张”。

不仅难以做到个性化,在线一对一授课反而变得越来越“流水线”式操作。

大型的教育机构,一般都有专门教研团队负责课程内容研发,为这些临时上岗的教师们准备好PPT和教案。一方面,这确实降低了教师尤其是兼职教师的准入门槛和备课压力;而另一方面,会导致许多一线的兼职教师依赖教研组提供素材,而疏于自身领悟和打磨授课技巧。

由于教课的大部分是新手,缺乏教学经验的他们,往往都依赖平台统一提供的课件PPT。

“老师采用统一教学模板PPT,感觉也没有针对学生弱项讲解,如时间和钱耗得起,那就报名吧。不过,退款没那么轻松,上了一节课扣管理费1500元。”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一位家长还对钛媒体称,之前接触到的一位教师,就是照着PPT上的文字念稿,对于自家孩子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回答得也比较敷衍。“如果没有学生判断力,而且不投诉的话,平台不会注意到这些问题。”

本文被转载2次

首发媒体 腾讯科技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一对一在线教育教育直播平台在线教育系统在线授课平台名师在线教育名师一对一付诸行动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