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证券交易所将与香港美国交易所共同争夺科技股IPO盛宴

大陆证券交易所将与香港美国交易所共同争夺科技股IPO盛宴

腾讯科技讯 据外媒报道,当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Charles Li)在去年宣布计划帮助中国科技初创公司在香港上市时,银行家们曾对此欢欣雀跃,因为通过像美国的证券交易所一样接纳多重股权结构的企业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港交所将能够与纽交所和纳斯达克证券市场共同争夺初创公司的首次公开募股。

但是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新的竞争对手闯入港交所的首次公开募股盛宴当中--中国大陆自己的证券交易所。中国证监会在3月30日发布了《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鼓励一部分中国科技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

三方角斗的核心,是预计未来若干年将有估值约5000亿美元的中国科技公司将会上市。他们的上市,意味着能够带来巨额的首次公开募股承销费用。对中国而言,更多的科技企业在本土上市,能够让国内投资人通过这些企业的成功取得回报。私募公司Balloch Group主席罗纳德-双(Ronald Shuang)表示:“中国当前鼓励创新,但如果所有成功的创新企业都蜂拥前往海外上市,这会是一种尴尬的情况。”

百度旗下的爱奇艺上月在纽约挂牌交易。该公司在首次公开募股中募集到22.5亿美元,为自阿里巴巴集团之后最大规模的中国互联网公司首次公开募股。小米和美团点评当前正筹备于今年在港交所挂牌。其中,小米寻求以1000亿美元的估值上市。

港交所就吸引“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的细则咨询于上月底完结,港交所上市主管戴林瀚在本月初出席立法会财委会时表示,有关咨询收到超过280份意见,大部分均表态支持上市改革,现正分析有关意见。港交所预计在本月底推出上市改革的规则,同时接受上市申请。李小加表示:“毫无疑问,许多公司将积极考虑在大陆上市的问题,但我们认为也会有许多公司有意在香港上市。”“竞争永远是一个因素,但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的资本市场有一些根本性的差异,不会让我们成为直接竞争对手,”他还表示。

银行家们表示,中国大陆如何抢夺港交所的科技股首次公开募股盛宴,主要取决于如何实施中国存托凭证发行细则。中国存托凭证能够让中国大陆投资人买卖已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的股票,因为以人民币交易,有可能造成中国存托凭证和以美元计价的美国存托凭证或港元计价的股票之间产生套利。

不同的交易机制也带来了其他一些问题。中国大陆证券市场拥有涨跌板限制,中国存托凭证很可能会使用这一机制。“在极端的情况下,阿里巴巴集团的美国存托凭证在一天的涨跌幅可能会超过10%,但在中国大陆证券市场,现有规则限制了它的涨跌,”一位投资人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有多少家科技公司会发行中国存托凭证,以及它们在中国大陆的发行量是多少。瑞银集团的分析师预计,如果腾讯、阿里巴巴集团、百度和京东四家科技巨头在中国大陆证券市场发行5%的总股本,将要从市场中吸取550亿美元的资金。

此外,H股、A股、B股、红筹股和美国存托凭证以不同的估值进行交易。“因为监管规则的不同和市场交易规则的不同,同一家公司在中国大陆证券市场和港交所的股价也不相同,而且这种不同仍将会长期存在。因此,投资人在交易时需要风险管理,并理解价格差距背后的逻辑,”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分析师Tai Hui表示。(编译/明轩)

随意打赏

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所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