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环做到全球第一 黄汪却说华米刚刚小学毕业
文/腾讯科技 王潘
市场调研公司IDC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小米在第一季度超越Fitbit,成为全球最大的可穿戴设备厂商。 苹果 以微弱的劣势排名第二,Fitbit则滑落至市场第三。
不过,四年前华米准备做手环时,华米科技CEO黄汪完全没有想到能够挑战苹果和Fitbit的地位。
黄汪在接受腾讯科技独家专访时说,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想过去超越Fitbit和Jawbone这样的国际大牛,就想能干掉国内这么多山寨厂商就不错了,国内当时已经出现很多深圳的公司、杭州的公司。
不过,当时的小米已经很有名气了,另一家生态链企业紫米推出的小米移动电源已经卖得很火。华米和小米生态链团队都做了一个评估,一年卖两三百万只手环应该能做到的,但是包括小米生态链团队以及小米科技CEO 雷军 ( 微博 )本人,也都没有预料到小米手环能做到年销量千万量级。
后来,每当有小米投资的企业表达希望复制小米手环的成功时,得到的答复往往是,这是一款现象级产品,很难复制它的成功。
黄汪透露,小米手环目前的出货量超过3000万。2016年,华米销售额超过15亿,居小米生态链企业第一名;华米智能手表销量全国第一,但是目前销量还远没有手环那么大。
Fitbit在中国很难火爆,而华米却很快就获得了市场的认可,黄汪指出,这背后有一个不同的逻辑在于,Fitbit从一开始就只做运动手环,通过手环记步等等,但中国人热爱运动的比例并不高,小米手环一诞生就与手机进行联动,比如通过手环靠近小米手机可自动解锁,更像是一个人的数据中心。
曾抵押房子贷款发工资
2012年底到2013年上半年,是黄汪一生中最痛苦的日子,他在安徽合肥所创办的智器公司已经快要发不出工资,黄汪四处见投资人试图找融资,结果却吃了不少闭门羹,最终也没拿到投资。
无奈之下,为了维持公司正常运转,黄汪不得不把自己在安徽合肥的房子抵押,去银行贷款发工资。但不久之后,黄汪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坑,仅仅靠他一个人的房子抵押远远不够维持公司运转,在他的带头和提议之下,另外5个高管也都将自己的房子抵押去银行贷款。
即便如此,资金依然很难维持上百人的团队、高昂的研发成本以及库存周转资金,智器高管团队经过商量,最后采取的办法是,最先保证基层员工工资按时到位,中层管理则需要往后顺延一两个月,而高管团队不从公司拿工资,除非有高管家庭当月无法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开支,才从公司领取几千元的差额。
2013年9月,智器的智能手表ZWatch正式对外发布。由于当时在中国市场上仅有陈大年领导的果壳电子和智器两家公司实现了智能手表的量产,因此ZWatch发布后销量很快飙升,智器公司的现金开始流转为正,公司危机逐渐得到化解。
9月底,黄汪去南京参加极客公园当时举办的一个创客活动,搜狗CEO 王小川 作为评委嘉宾,给予了ZWatch很高的评价,称这是他看过的最靠谱的手表。不仅消费者买单,还得到懂行的人认可,这样的评价给了黄汪团队极大的信心。
不久后,小米生态链总监孙鹏从北京去合肥拜访科大讯飞,顺道去体验了同为中科大校友黄汪做的手表。在试戴了一段时间以后,孙鹏将这款手表推荐给了雷军,雷军很快约黄汪见面深聊了一次。双方接触了一个多月之后,就敲定了投资细节,成立了合资公司华米科技,正式开始研发产品小米手环。
雷军当时还向黄汪建议:“把所有的东西都抛下来,已有业务要么转掉,要么交给别人做,你和我一起干一件大事。”黄汪曾表示,这是雷军给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我听到这句话时有些吃惊。之前做了这么多,雷军却让我全部不要,重新开始。”
诞生即是爆款
事实证明,华米当时正好抓住了可穿戴设备的风口。小米手环从发布之日起就异常火爆,其79元的超低定价几乎震惊了中国所有手环厂商。
从2014年8月到11月,小米手环销量突破100万仅仅用了3个月时间。几个月后,小米手环出货量继续暴涨,达到了每月100万台规模。
小米手环的成功,不仅仅是华米做出了性价比高的产品,也离不开雷军和小米的光环加持。
雷军曾多次对外表示,小米自身只生产手机、平板、电视、盒子、路由器五类核心产品,然后通过投资生态链的打法带动全行业的革命,目标是投资100家公司,小米将利用自己的品牌、用户群、供应链和销售渠道去帮助这些公司发展。
小米手环的产品线,由小米和华米一起研发,也一起做市场,销售则是通过小米网和小米在京东、天猫的旗舰店。
被问及小米是否会帮助华米拿下某个具体的供应商,黄汪说,华米在与供应商谈合作的过程中,通常让对方知道华米背后有小米背书就行了,剩下的事主要由华米自己去谈。
据悉,除了小米对华米进行股权投资以外,小米手环在刨除一切成本以后赚取的利润,将由小米和华米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分成。
拒绝三星投资
就在小米手环火爆以后,众多国际大厂商开始找上门来寻求对华米的投资或收购。其中,韩国三星总部是其中之一。
不过,黄汪经过考虑直接拒绝了三星申来的橄榄枝,因为三星自己也有可穿戴设备,黄汪担心最后对方选择不投资华米,但却把华米的商业模式、供应链体系、销售体系等全部摸得一清二楚。
2016年,华米还与全球可穿戴设备厂商进行了多次近距离接触,其中包括Jawbone和Pebble,华米与这两家公司都谈过收购、合并之类的事,但最终没有谈成。
至于为什么最终没有买下Pebble,黄汪说,Fitbits是上市公司,更舍得出钱,所有最后被他们买去了,华米去评估了一下性价比,觉得不划算,就没有出更高的价。
黄汪对Jawbone和Pebble这两家公司的所有财务数据、产品计划等十分清楚,经过一番对比之后,黄汪发现,中国的智能硬件公司有很多天然的竞争优势,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离供应链很近,因为目前全世界几乎所有的智能硬件生产最终都在中国完成。
离供应链近可以带来两个好处:第一是速度很快,开一个模具可能45天就搞定了,但是美国硅谷的公司来来回回折腾,可能需要三四倍的时间。第二是硅谷公司做产品的成本没有中国公司这么低。
以前,黄汪还急着去海外市场站稳脚跟,但经过一番调研之后,他反而不那么急了。他打趣说,华米在等着Fitbit自己内部崩掉。“你看他们的财报,会发现去年他们掉下来的地方是亚太区,我们预计他们今年掉下来的地方会是欧洲。”黄汪说,美国毕竟是Fitbit的大本营,会有很多很铁的本地供应商和广告商,但欧洲是一个相对更广阔和复杂的市场,并不容易打透。
“刚刚小学毕业”
做到全球第一,但这并不算华米的终点,黄汪说,过去三年华米用两代产品拼命往前跑,目前已经跑到全球第一的出货量,这对于投资人、股东、供应链和员工都是最好的交代,花三年时间把小米手环干到全球第一,这是华米的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华米将在此基础上做更多的事,包括自有品牌、数据价值深度挖掘等。黄汪说,华米会把自己定位成运动和健康领域的公司,而不仅仅只是硬件,华米要在运动和健康这两个方向上垂直纵深。
除了手环,华米还发布了智能手表。今年4月底,华米发布AMAZFIT米动健康手环,这是一款监测心血管健康的智能手环。与此同时,华米还发了件运动T恤,还投资团队做了电动牙刷,这些就是围绕健康领域进行布局。
黄汪说,如果把华米比作一个人的话,过去三年将小米手环做到全球第一算是小学毕业了,接下来还要继续修炼初中和高中,如果速度足够快的话,也许初中和高中就三年一起读完了,然后才是进入名校殿堂。
据悉,华米科技成立三年多以来一直处于盈利状态,因此如果市场环境足够好的话,华米接下来有可能会选择IPO。不过,对于此事,黄汪表示不便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