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零售概念火热 巨头、初创品牌竞相抢夺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无人零售概念火热 巨头、初创品牌竞相抢夺

阿里淘咖啡正式亮相已过去近一个月,今年夏天,无人零售的资本市场和酷暑一样火热。

继Amazon Go “即拿即走,免排队”的超前购物体验广受零售业界瞩目后, 阿里巴巴 、 深兰科技、缤果盒子等多家国内企业也纷纷开始布局。

随着线上增长放缓、获客成本渐高,线下流量开始重回大众视野, “线下”成了下一个互联网获取用户的必争之地。

入局者技术存差距

目前运用在无人便利店的几种技术模式中,“无人”概念在实际操作上有所不同。粗略可分为“如何识别进店消费者是谁”和“如何识别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两大技术问题,无人便利店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直接影响零售过程的防盗性与用户体验

东吴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当前无人零售在技术上大致可分为三种路线:一是以 Amazon Go、阿里淘咖啡、Take Go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流派,主要采用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算法、传感器融合技术、卷积神经网络、 生物 识别等技术;二是以缤果盒子、罗森日本无人店为代表的物联网流派, 主要采用 RFID 标签技术;三是以便利蜂、小 e 微店为代表的互联网流派, 主要利用二维码来完成对货物的识别。

事实上,人工智能技术综合运用起来成本颇高,技术考量的背后,关于无人零售是否真正能节约成本,一直存在争议之处。

近日,记者走访了位于广州一线商圈的一间无人便利店EasyGo,店门上醒目地标明“请扫码开门”。记者在现场留意到店内商品不多,主要以进口零食和日用品为主,每一件商品上都贴有一张“未来便利店”小程序码的RFID标签。

EasyGo 未来便利店的联合创始人王牧牧告诉记者,该便利店是首家广州本土研发的无人便利店,是第一家也是目前惟一将店门设计成结算区域(即支付门)的无人便利店。每个EasyGo便利店的sku都能达到500+,提供标准化商品,目前主要集中为进口商品,熟食和热加工的商品暂时不在范围之内。商品通过RFID标签进行识别,顾客携带商品,在店门位置站立数秒,通过微信小程序就可以无感支付,做到拿完即走。

在王牧牧看来,与传统便利店相比,EasyGo“不是颠覆,而是一种升级和进化”。

成本和效率之争

当前无人便利店业态尚处于探索阶段,业界对于探索路线和运营模式都存在不同看法。易观近日发布的《中国无人便利店发展 专题 分析2017》指出,在早期运营中,由于技术不确定性导致的针对货损、货缺风险防范乏力,为商铺带来运营风险。

关于无人便利店的成本核算,中百集团总经理万明治曾撰文分析,无人零售盒子平均每个平方投资6000-10000元,相比夫妻老婆店每平方投资800-1000元,普通便利店每平方平均投资2000元。“目前来说我无法在投资、成本、和销售产出这几个方面无法找到无人便利店的突破点。”

王牧牧告诉记者,传统便利店每个月有固定支出,一家60平方米的传统便利店每月支出3万元左右租金,同时雇佣4名员工,按平均月薪4000元计算,每月人工成本约1.6-2万元。在不计算加盟费、店铺转让费和装修费用的情况下,传统便利店每日流水须达到8000元,才能实现盈亏平衡。

在EasyGo的模式里,整个流程实现无人收银,人工成本非常轻。同时不需要店铺租金,因为所在位置都是小区里面,不需要固定铺位,是一个完成的盒子。通过和小区物业深度合作,双方一同维护设备,并实行利润分成(物业方将得到销售额的5%-8%)。

记者从EasyGo团队处了解,单个盒子的造价在8-10万元。单个盒子的占地面积约为10-15平方米,里面会有便利店配合的商品货柜,安装摄像头,门口处安装识别设备,并设计紧急按钮,提供客服服务。

在创始团队的计算中,EasyGo单店每月营收约在6-8万元左右,利润30%-40%。店内商品的供货和补货,均由供应商完成。供应商通过EasyGo的后台大数据,能掌握具体的货物销售信息,及时和统一配送、补充货品。未来,预计每30-50家门店只需3-5名管理人员即可维护。同时,EasyGo便利店也将通过后台大数据分析哪些商品更受欢迎,从而调整sku和货架摆放。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腾讯科技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腾讯 初创企业美国零售巨头京东零售巨头百货零售巨头巨头的新零售零售业巨头品牌初创期无人机巨头新零售概念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