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软银投资对Uber而言不利 不啻为引狼入室
BI中文站 1月22日报道
- 来自软银的Uber新董事暗示软银准备对该公司施加影响并影响该公司的发展方向。
- 问题是,软银希望Uber做的事对它自己的好处比对Uber更多。
软银对Uber的93亿美元投资刚刚到账,它就开始对其施加压力了。
来自软银的Uber新董事拉吉夫-米斯拉(Rajeev Misra)周四对《金融时报》表示,如果该公司离开某些国际市场而专注于其他市场,它将更快地实现盈利。他希望Uber专注于在美国、欧洲、拉美和澳大利亚发展业务。
他没有提到哪个市场?亚洲!
尽管Uber已经退出了像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钱坑市场,但是放弃亚洲市场对于Uber来说仍是战略上的一项重大转变。Uber的目标是成为“一种如奔流大江般可靠、无处不在、服务于所有人的交通工具。”
更重要的是,在新任首席执行官达拉-科斯罗萨西(Dara Khosrowshahi)的领导下,Uber在亚洲部分地区正在逐步变成更友善、合作和守法的公司的典范。Uber在整个亚洲地区已经与多家出租车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而后者以前曾是它的死敌。即使在面临激烈竞争、起步艰难、甚至因乘客被强奸而导致Uber一度被驱逐的印度,该公司也在2016年底的时候获得了40%的市场份额。
这类例子特别重要,因为Uber试图给伦敦监管机构留下一个好印象。伦敦是欧洲最重要的市场之一。由于包括使用“灰球”技术来躲避监管在内的一系列丑闻,Uber在去年9月失去了伦敦的牌照。
那么到底是什么促使米斯拉提出让Uber放弃亚洲市场的建议呢?
第一个想法是,Uber推出亚洲市场对软银有利,因为软银对亚洲各地的Uber竞争对手都进行了投资。
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2017年,电信和互联网巨头日本软银把手伸向其核心主业之外的广大领域,凭借当时它筹集到的1000亿美元的投资基金成为科技行业最强大、最令人畏惧的投资者。与投资Uber的交易一样,软银一直在向各种各样的公司进行重大投资。
在进行这些投资的时候,软银放弃了投资中的一条神圣法则:避免投资组合中出现利益冲突。
在投资Uber之前,软银已经是Uber的多家主要竞争对手的投资者,包括中国的滴滴出行、东南亚的Grab、巴西的99和印度的Ola等。
因此,在与Uber建立伙伴关系的第一天,软银的董事就暗示他想让Uber远离与上述公司存在竞争的市场。这样可以很好地按照软银的需求来划分打车市场的势力范围,即使这样并不符合Uber的全球抱负。
但请记住,被罢免的前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仍然是公司董事会成员,他也是公司大股东,并且仍然致力于帮助Uber不惜一切代价打败所有的竞争对手。因此,Uber接受软银的投资并不是标志着该公司董事会结束了功能失调的局面,结果可能刚好相反。
对于时刻关注该公司的人比如《纽约时报》记者迈克-艾萨克(Mike Isaac)来说,他们并没有忽视这个问题。艾萨克在《金融时报》上阅读了对米斯拉的专访后发表推文称:“(双方签订的交易书上的)墨水还没干透,软银的拉吉夫-米斯拉就在对Uber指手画脚了。这很神奇啊,但这可能还只是一个开始。”(编译/林靖东)
美国Business Insider作品的中文相关权益归腾讯公司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等。微信公众号:BI中文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