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飞离职传闻背后:谷歌的技术商业化伦理困局
[ 摘要 ]怎么平衡价值观和商业化?这是个问题。
作者:饶文怡
当李飞飞在2017年12月被谷歌任命为AI中国中心的负责人时,不少人都期望,这位出生在中国大陆的学者能够带领谷歌的AI业务再向上走一个台阶。
原因很简单:李飞飞在行业中的履历足够光鲜。加入谷歌之前,她已经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终身教授、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主任,她在普林斯顿大学所启动的ImageNet项目,也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图像识别数据库。
但就是这么一位AI领域的领军人物,在谷歌还不满两年之后,却有可能要淡出公司业务管理。
谷歌方面的回应让人挑不出毛病:李飞飞加入谷歌时,利用的是大学特批的“学术假期”,如今学术假期即将完结,她理应回到大学继续任教。
“未来,李飞飞计划长期继续在谷歌云部门工作,但当她在斯坦福大学的休假结束后,她花在谷歌的时间将会减少。”谷歌在声明中称。
另一种说法则是,李飞飞的离开和谷歌近期陷入的技术道德争议有关。
事情要追溯到今年3月。
一则有关谷歌和美国五角大楼达成合作的消息不胫而走。合作的具体内容是,谷歌利用AI为五角大楼开发无人机相关技术,例如利用无人机在全球范围内拍摄数以百万计的照片,并进行数据分析等。双方的合作从2017年9月开始达成。
这一消息很快在谷歌内部引发了轩然大波。不少员工认为,谷歌参与这次合作,会导致技术被应用于战争之中,从而违背谷歌的“不作恶”道德标准。一个由9名员工组成的小团体开始在公司内大力宣传这次合作的不合理性,他们拒绝参与到这次合作的技术开发之中,并呼吁其他员工加入到抗争的行列。
最后,一封数千员工签名的请愿信被送到了公司CEO皮查伊的手中,要求谷歌终止和五角大楼的合作。一些员工更是以请辞来作为对抗的手段。
6月初,员工们的抗争似乎收到了成效。谷歌云服务的CEO戴安·格林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宣布,谷歌将会在当下这份合约于2019年到期后,停止和五角大楼的合作。
看上去这是一次员工的胜利,但从事态的发展来看,他们绝不是完胜的一方。
在今年5月,有不少媒体发现,“不作恶”这个长期以来被奉为圭臬的谷歌非官方座右铭,已经在谷歌的公司行为准则中被悄悄删除。在更新后的准则之中,“不作恶”仅仅在条文的最后被简单提及了一下。
此外,皮查伊也在本月早些时候发表了署名题为《AI at Google: our principles》的文章,列出7条指导原则,阐述谷歌在研发和使用AI时将遵循的目标。
这几条指导原则包括“对社会有益”、“避免制造或加强不公平的偏见”、“建立并测试安全性”、“对人负责”、“纳入隐私设计原则”、“坚持科学卓越的高标准”,以及规定了AI的使用范围。皮查伊提到,谷歌不会在会造成伤害、武器、违法收集信息等领域使用AI技术。
指导原则中并没有明确表示,谷歌之后不会和官方组织达成技术方面的合作。和底层员工的群情激昂相比,谷歌高层对于这类合作的态度较为模棱两可——对于谷歌来说,和官方进行合作,无疑会带来更大的潜在市场。
员工和高层之间的对立因而暗中形成。李飞飞也难免在其中被波及。她与其他高层的对话电邮在近期被泄露,她在其中提到,谷歌应当尽可能地避免谈及AI和武器和国防技术的联系,她本人也会尽一切可能保密,以保护公司的形象。
一直以来,李飞飞都在公开场合表示,AI技术的使用应当民主化、人性化,而这封邮件中泄露出的内容却让她蒙上和谷歌高层“同流合污”的阴影。
尽管目前不能肯定李飞飞的淡出与这一事件有直接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谷歌正面临严肃的技术伦理道德考验。
对于谷歌的部分员工而言,“不作恶”已经成为了他们心目中的行事标准。这条形成于1999年的非官方行为准则要求员工不把利益作为工作的主要驱动力,而是要保持诚实和正直。
换言之,技术在谷歌的价值观中理应是一个中立的存在,这一准则也和谷歌乃至硅谷地区盛行的工程师文化相符。
然而控制企业前行的,始终是企业家们。在考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仅仅依靠着技术本身的中立性无疑是不足够的。
于是,在过往的多年中,谷歌有违“不作恶”原则的事例多次出现。几年前,谷歌就曾经因为投放假药广告而被美国司法部处以5亿美元的罚款;在近年的“斯诺登事件”及美国总统大选中,也接连爆出谷歌参与信息操纵或与美国政府合作的传言。
如今,和军方的合作也被加入了谷歌的“作恶清单”上。
这些事实不仅使谷歌的商业伦理和价值观遭到了外界的质疑,也引起了内部员工的反感。在这次五角大楼合作事件中,一位选择离职的工程师就表示,谷歌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变化,而这正是迫使他选择离开的主要原因。
随着合同细节不断披露,谷歌和五角大楼的合作内容已逐渐浮出水面。根据Business Insider的报道,这次合作仅仅会给谷歌带来900万美元的报酬,但从长远来看,如果这个项目合作顺利,可能会成为谷歌敲开美国政府大门的敲门砖——按照原定的规划,谷歌本来打算和相关部门展开进一步合作,获取一个名为“JEDI”的项目机会,这个协议的价值可能会超过100亿美元。
如何从技术中恰当地获取收益,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一直是一个问题。此前在国内,百度就因为搜索竞价排名引发了广泛的社会风波,市值也一度遭受重挫。
谷歌在技术变现方面,无疑比百度棋高一着——它避开了极具争议性的社会领域,选择了更为隐秘的政府合作,即便遭到道德方面的质疑,企业自身也有回转的余地。
今天的硅谷,已经不再是极客精神的体现。谷歌悄然放弃“不作恶”准则,只是企业价值观开始转变的一个迹象,在未来,或许我们会看到一个截然不同的信息巨头。